政策破冰 L3加速 智驾平权正当时

#上海观光路线推荐#

政策破冰 L3加速 智驾平权正当时

周末刷新闻。看到八部门发的汽车稳增长方案。本以为又是些大方向。仔细看却发现。智能驾驶的落地真的要近了。

这不是空话。L3级智驾。已经成为政策核心发力点。商业化进程正在加速。2025年。就是商用元年。

01 政策破冰,L3终于能“名正言顺”上路

法律障碍正在清除。北京武汉等地已实施《自动驾驶汽车条例》。明确L3级车辆责任划分。允许特定道路自动驾驶。

工信部将推出L3认证标准。初期限定高速公路场景。逐步扩展至城市道路。中国在L3立法进度上已超越欧盟。

责任划分是关键。以前出事故。说不清是谁的责任。现在明确了。车企消费者都吃下定心丸。

02 技术爆发,算力算法双引擎驱动

芯片算力大跃进。小鹏自研“图灵AI芯片”。算力达750 TOPS。特斯拉HW5.0芯片更惊人。1500 TOPS。足够处理复杂路况。

算法进化了。华为ADS 3.0、小鹏V6版本采用端到端架构。通过海量路测数据提升极端场景应对能力。车像人一样学习感知和决策。

政策破冰 L3加速 智驾平权正当时-有驾

成本大幅下降。比亚迪将激光雷达与纯视觉方案融合。L3级硬件成本降低40%。20万元车型也能搭载。

03 车企抢滩,谁能赢得智驾定义权?

华系车强势崛起。尊界S800作为首款L3车型4月上市。江淮+华为组合剑指高端市场。

新势力加速落地。小鹏V6版本年中发布准L3功能。年底实现全场景覆盖。极氪旗舰车型上海车展首发L3技术。

传统车企不甘示弱。比亚迪“天神之眼”系统覆盖20万元以下车型。长安“北斗天枢2.0”计划2026年全场景落地。

04 市场爆发,千亿赛道重构在即

渗透率飙升。群智咨询预测。2026年全球L3级新车占比达8.5%。2030年突破10%。对应市场规模超3000亿元。

价格持续下探。智能驾驶车型价格持续下降。部分支持城区NOA的车型起售价已降至15万元左右。未来还会更便宜。

产业链红利到来。激光雷达、域控制器、高精地图等细分赛道迎爆发期。德赛西威、伯特利等供应商订单激增。

05 安全至上,史上最严新规落地

政策破冰 L3加速 智驾平权正当时-有驾

监管大幅收紧。8月出台的新规被称为“史上最严”。强制要求警示与接管机制。车企必须开发高可靠性驾驶员监测系统。

一旦检测到脱手、闭眼等行为。立即启动预警乃至控制措施。市场监管总局将开展专项调查。纳入缺陷分析与召回管理。

行业告别野蛮生长。追求“功能炫技”和“速度优先”的时代结束了。迈入“安全至上、规范发展”的新阶段。

06 智驾平权,从高端选配到大众标配

比亚迪打响第一枪。推出“智驾平权”战略。将L2+级智能驾驶系统的单车成本控制在5000元以内。率先在10万元以上车型全系标配。甚至下探至7万元级别车型。

销量证明一切。搭载“天神之眼”的比亚迪车型累计销量已突破120万辆。智驾系统行驶总里程超过37亿公里。

产业链受益明显。德赛西威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46.44亿元。同比增长25.25%。净利润增长45.82%。新项目订单年化销售额突破180亿元。

07 未来已来,智能终端重塑出行

政策破冰 L3加速 智驾平权正当时-有驾

汽车不再是交通工具。而是智能移动空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定位为“新一代智能终端”。

范式转变了。从“硬件+软件”到“生态+服务”。车企需超越传统制造思维。通过技术、生态、用户的协同创新。重构产业价值链与商业模式。

智慧交通系统正在形成。L3级自动驾驶的普及将改变人们出行方式。减少人为驾驶失误。提高交通安全性和效率。推动智能交通系统建设和发展。

智驾时代。真的来了。

不只是技术升级。更是整个产业的重构。从政策到技术。从车企到供应链。都在为L3落地做准备。

消费者将受益。更安全。更便捷。更经济。花更少的钱。享受更好的智驾体验。

A股投资者机会多多。激光雷达、域控制器、高精地图。每个细分赛道都有龙头。值得长期关注。

未来已来。只是尚未普及。但普及的速度。可能比我们想象的更快。

你准备好了吗?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