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步车不再只看便宜!用户抢着买带智驾的小车,五菱还在啃老本

当宏光MINIEV的车钥匙还攥在百万家庭手里,五菱却突然发现自己站在了悬崖边。170万辆累计销量的荣光还没散尽,比亚迪海鸥用27个月破百万辆的速度撞碎了它的安全感,吉利星愿带着智能语音和全景影像冲进6万元市场,把“便宜够用”的老规矩撕得粉碎。中国汽车工业最懂“人民”的企业,正被“人民”的新需求逼到了必须改命的十字路口。

代步车不再只看便宜!用户抢着买带智驾的小车,五菱还在啃老本-有驾

一、低端市场:从“我说了算”到“别人说了算”

五菱曾把A00级纯电市场变成自己的后花园。2020年宏光MINIEV上市时,2.88万元的起售价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无数家庭的第一辆新能源车大门。那时的用户要的很简单:能遮风挡雨,能买菜接娃,价格越低越好。五菱用“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造什么”的口号,把“实用主义”刻进了品牌基因,也把自己变成了低端市场的“规则制定者”——连续60个月蝉联销量冠军,170万辆的累计销量,至今仍是微型新能源车的天花板。

但规则正在被改写。2023年比亚迪海鸥上市,用305公里续航和5.98万元起售价撕开缺口;2024年吉利星愿更狠,6万元不仅给了智能语音,还把L2级辅助驾驶塞进小车里。用户突然发现,代步车原来可以不只是“四个轮子加沙发”——能语音控制空调,能自动泊车,甚至能跑长途,这才是“一车多用”的新刚需。

数据不会说谎。海鸥27个月卖破百万辆,相当于每个月平均卖出3.7万辆,比宏光MINIEV巅峰期的月销还猛;星愿前7个月卖了20万辆,相当于每月近3万辆,直逼五菱在该区间的份额。更扎心的是,这些后来者不仅配置碾压,价格还没贵多少——海鸥起售价5.98万,星愿6万起,和宏光MINIEV高配版(约5万元)只差一万块。用户为什么不选更“聪明”的?

五菱不是没反应。宏光MINIEV推出了马卡龙、GameBoy等版本,加了快充和装饰,但核心的续航、智能配置没跟上。就像用户想要智能手机时,你还在功能机上贴彩膜——不是不好,是根本没踩对需求点。低端市场早已不是“谁便宜谁赢”,而是“谁能花小钱办大事”,五菱的“护城河”正在被更懂新需求的对手挖空。

代步车不再只看便宜!用户抢着买带智驾的小车,五菱还在啃老本-有驾

二、品牌认知:“国民工具车”的标签,成了向上的枷锁

五菱想过突围。2023年推缤果,2024年上星光系列,剑指10万元级市场。星光刚上市时月销破万,看起来势头不错,但很快被比亚迪秦PLUS、吉利帝豪L等车型压了下去。为什么?

不是产品不够好,是用户不认。在消费者心理,五菱等于“便宜车”,就像提到“五菱宏光”,想到的是拉货、跑山路,而不是舒适、智能。这种根深蒂固的“工具属性”认知,让它在10万元市场寸步难行——这个价位的用户既要性价比,也要“面子”和体验,他们会觉得“花10万买五菱,不如加两万买比亚迪”。

更要命的是,对手在10万元级的配置堆得太狠。比亚迪秦PLUS给了DiLink智能座舱、刀片电池,吉利给了银河OS、L2级智驾,而五菱星光的卖点还是“省油”“空间大”——这些是优势,但不够“高级”。用户买10万级车,想要的是“超出预期的体验”,而五菱还在用低端市场的逻辑做产品,自然打不过。

于是有了和华为的合作。传闻双方要推15万元以上的SUV,搭华为ADS高阶智驾。这步棋没错,借华为的智能光环破局,但风险巨大。华为和车企合作不是第一次,问界火了,北汽极狐却没起来。单靠一款车改变品牌认知太难,就像当年宝骏推高端品牌“新宝骏”,最后还是回归性价比路线。品牌升级是系统工程,需要技术、产品、营销一起改,不是贴个“华为牌”就能搞定。

代步车不再只看便宜!用户抢着买带智驾的小车,五菱还在啃老本-有驾

三、上下夹击:向上冲不动,向下守不住,五菱的路越走越窄

现在的五菱,像被两面墙挤着。上面是10万元以上市场的铜墙铁壁,比亚迪、吉利、长安重兵把守,每个品牌都有成熟的技术、完善的产品矩阵;下面是6万元以下市场的红海,海鸥、星愿拿着更高配置、更强供应链杀进来,五菱的份额被一点点啃掉。

这种夹击带来的是“两头不讨好”。继续做低价车,利润薄,而且对手越打越狠,迟早被挤出局;冲中高端,品牌认知跟不上,投入大回报慢,可能还没等到成功就撑不住。五菱2024年财报显示,净利润率只有2.3%,比比亚迪(4.5%)、吉利(3.8%)低一大截——利润空间越收窄,越没钱搞研发,越难突破,陷入恶性循环。

突围的关键在哪?不是找外援,也不是靠一款爆款,而是重建“价值能力”。

技术上,得真刀真枪干。五菱的混动技术还行,但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是短板。用户现在买车看“智驾能不能自动泊车”“语音能不能连续对话”,这些需要大模型、传感器、算法的积累,不是短期能补上的。要么狠砸研发,要么找到真正能深度绑定的伙伴,而不是浅尝辄止的合作。

产品上,要撕掉“工具车”标签。别再只强调“耐用”“便宜”,多想想用户的情感需求。年轻人买小车,要的是“个性”“好玩”;家庭用户要的是“安全”“智能”。五菱需要一款能重新定义“国民车”的产品——不是更便宜,而是更懂当代“人民”的车。

品牌上,得换个讲故事的方式。“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造什么”没错,但现在的“人民”需要的是“进步”“体验升级”。五菱要从“满足基本需求”变成“引领生活方式”,就像当年宏光MINIEV让大家觉得“新能源车可以很便宜”,现在需要让大家觉得“五菱车可以很智能、很有品质”。

代步车不再只看便宜!用户抢着买带智驾的小车,五菱还在啃老本-有驾

结语:从爆款神话到系统战争,五菱的突围是中国车企的集体考题

五菱的困境,也是很多中国车企的缩影。早年靠性价比、单一爆款能活,现在不行了——行业进入“系统战争”,比的是技术储备、供应链效率、品牌溢价、用户运营,缺一不可。五菱曾是“爆款制造者”,但现在需要变成“系统建设者”。

它还有机会。中国汽车市场足够大,下沉市场依然有潜力,用户对“国民品牌”仍有感情。但机会不等人,比亚迪、吉利还在加速,新势力也在往下探。五菱必须快点醒过来:靠“便宜”赢一次是运气,靠“价值”赢下去才是本事。

这场突围,没有捷径。需要扔掉过去的成功经验,忍受转型的阵痛,一点一点重建技术、产品、品牌的护城河。宏光MINIEV的时代结束了,五菱的下一个时代,得自己亲手凿出来。这很难,但中国汽车工业的升级,本就是无数个“五菱”在困境中突围的故事。#优质图文扶持计划#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