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最近整了两款250排量的踏板车,一个叫鸿250 CITY SE,一个叫鸿250 BREAKER,亮相那天还是在周末,微信群好些人早起就炸了——起售价竟然才1.7万出头。按现在踏板的物价来看,这个价位本地店小田听完只来了一句“太卷了,真不怕人说挣钱少”。不过,名字倒比以前那些什么神雕侠侣的系列听着顺眼。
拿着饭盒溜去门口店头摸了下市车,CITY SE那圆敦敦的前脸,有点像钓鱼佬的鲢鱼头,跟现在满大街的机甲外壳确实不一样。前挡风居然能电动升降,老刘说这个得习惯了才好使,“这玩意下雨天赶脚挡不住雨,升太高反正视线别给遮了”。前藏了个箱,钥匙一拧就能掏出手纸、票据那种小东西,但别想着能塞进太大的家伙。
发动机排量官宣是250cc,水冷四气门,全转出来时能爆19千瓦,最大扭矩24.5牛米,发力带点暴脾气。骑起来低扭时没那么绵,6000转一过稍微有点推背,如果你吃惯了125、150小号踏板,这一下子还真挺明显。听店师傅讲,这机器其实跟去年出的那批水冷块头用的是基本同规格,耐不耐用得真骑一两年才说。
说点养护话题,这次主机厂打包了五年不限公里质保,我们群里有个外卖佬直接拍视频骂娘——这么卷,别的牌子以后咋混啊?不过也有人担心,质保条条框框的“易损件不包”,“碰擦不包”,换零件还得备案,不懂行的还真得多问营业员免得签糊涂账。
刹车这次还挺全面,前后都是碟刹,双活塞,配ABS和TCS,硬盘子路段抓地还算有点用处。记得半个月前山道出了点事,微信群老胡就发长语音——去年入手的某款170的踏板没这俩配置,碰上下雨天差点侧滑。虽然真遇事也不指望ABS救命,多少还是多个心安。城市里骑车,说白了性能再好,一踩油门总有刹车党敢从边上硬插。
CITY SE中控那个彩色屏,只有五寸,但凑近了能投屏导航,怠速起停指示也有。容量的话(油箱12.5L),按常理骑个三百五十公里不成问题。这会子电池仓USB+Type-C接口都有,快充也能用,手机快没电时靠得住。提个老闲话,雨天骑行接口得记着不用时封住,不然进水后,维修工王师傅说过“不怕滴,就怕你插着不拔”——反正被他抓包过,结局都不优雅。
拐头说说那台鸿250 BREAKER,外观一看就是往运动上刮的,比CITY SE那鲢鱼头利落许多,灯眉也凶。邻居小李评价这壳有点over,又说“谁买踏板还不是图点稳当,越机甲越不敢骑远道”。Breakeer那新架子,官方吹操控好了些,真要试过才知道,钢管结点多怕的就是后期异响,得清楚哪些螺丝松不得。
动力账面差一点,比CITY SE弱半点儿(18.5千瓦、24牛米),可脚感不见得真差多少,日常代步无感。刹车升级到前面三活塞,后双活塞,这配置只在以前进口踏板车上见过。新SR(滑坡防抱死)同标准标配,省了借路刹焦虑。
BREAKERR的座桶空间不小,可以怼下一顶全盔,剩下一点空还能塞个薄雨衣、手套之类的杂七杂八。之前市区那段暴雨,有兄弟拢齐一堆杂物塞箱子,说开盖全撒了,师傅敲侧盖道“没绑系带,摔丢了鸡还怪鸡跑了”。新车这个桶用料感觉厚实,手动试压没啥软腿,就是常用下来的合页寿命不知道跟不跟得上。
操控配置方面,7英寸大彩屏,前带行车记录仪,骑友圈有人说这玩意反倒安全,能防碰瓷。胎压能直显,手机导航同样由投屏搞定,油箱都加大到13L,官方宣传能拼到四百公里一箱。但油耗标称没明说,我估算按平时二点七、二点八那水平,跑满也得像长途客一样打点小算盘。
有一说一,两个车都没做什么浮夸噱头,该配的配齐,没花里胡哨的灯光秀、也没自动起落大尾翼什么虚的。倒是出来个五年不限里程的发动机质保,摆明了冲着高跑量用户下手。顺便插一嘴冷知识,有车友吐槽几年前打折促销的150老钱江踏板其实还没贴现在这俩的新价位划算,毕竟带全配置的150也得一万多,真对比下来250更合算。
要说维修老话,好多外行误以为ABS损坏很难修,其实换感应齿圈跟解码就行,王师傅常讲“就怕你啥都懂,啥都自己修”,结果拆坏了来店里更麻烦——可别学。有个旧友还拍短视频,怼着仪表盘问“新款的胎压监控表头防水不”,一边喊一边把矿泉水洒上去,群友说“盘都进水,就剩壳子管啥用”。
到头一句,各地用法不一,有人送外卖有人上下班代步,县道烂路伤减震,城里堵车却嫌体格大了点。刚上市这几天,洗车店小哥还拉着打听:“你说这新车跑快点,摔了保险能全赔不?”谁知道呢——具体还得看那天你是不是系着头盔。这年头,车吧,人随缘,骑哪哪是家。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