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新车越堆越重,李斌为何反怼续航内卷?

全铝车身、2.5吨、蔚来ES8。数据摆在这,李斌一句“堆续航没意思”还没冷透,蔚来已经在材料和重量上开了个新局。你说巧不巧,人前一句话刚落地,转头自家新车扎扎实实堆料到底。这剧情要是放在篮球赛场上,绝对是“三分打铁,篮板全靠自己抢”的那种。谁还记得当初新能源车圈炒得最火的是什么?续航、续航、还是续航。堆电池赛跑,谁家电池包更大,PPT上先赢一半。但车主心里真舒服吗?开过那种轻得像风筝的电车,上高速手心全是汗——飘,真的飘。

记得那年蔚来请媒体试驾,ES8刚上手,油门一踩,底盘的厚实感像夜宵摊上的大铁锅,分量十足。你坐在车里,减速带直接给你来个下马威。有人喜欢,有人头晕。有人说这叫“安全感”,有人嘴角微微抽搐。轻量化好是好,可一味减重,真就能换来驾驶的快乐吗?去年某新势力品牌为减重把零部件能用塑料绝不用金属,车主后台留言都快能写段子了:“这玩意儿能不能别一撞就碎?”一辆车轻到能飞,真要飞起来,谁来兜底?

蔚来新车越堆越重,李斌为何反怼续航内卷?-有驾

蔚来这波全铝、铝合金底盘,钱花得明明白白。行业里都看得出来,这不是省成本,反倒是技术和工艺的内卷新玩法。你要说蔚来不懂舆论战,明显低估了车企老板的嘴炮水平。嘴上怼完“堆续航”,产品上却堆起了材料。有人调侃这叫“嘴上减肥,身体增重”。但你真坐进ES8那宽厚的座椅里,方向一打,车身的贴地感就像穿着铁鞋跳国标舞。那种厚重不是白给的,真金白银砸出来的体验,有些人会觉得这车像“小型坦克”,也有老司机一脸享受:这才叫正经SUV。

说到底,堆料、堆电池这事儿,说简单也不简单。你看保时捷Taycan,车轻,底盘调得像芭蕾舞演员,灵巧还扎实。蔚来想学人家玩材料科学,砸钱堆技术,硬是没去走“塑料路数”。轻量化的车真有那么香吗?有朋友买了市面上最轻的一款纯电SUV,头半年嘴上全是“灵活、轻快”,半年后高速飘得他怀疑人生。车是轻了,安全感却成了奢侈品。

蔚来新车越堆越重,李斌为何反怼续航内卷?-有驾

新能源圈最不缺的就是争议。蔚来“重”得理直气壮,友商“轻”得一身轻松。你说这像不像篮球场上的内线和外线?一个讲究对抗,一个追求速度。到底哪种才是未来?数据其实很诚实。蔚来ES8高配2.5吨,保时捷Taycan 2.3吨,Model Y也得两吨出头。可怎么就没谁说保时捷重得难看?底盘调校、动力分配、转向反馈,每一样都有学问。蔚来敢砸钱玩全铝,起码在安全和车身刚性上动了真格。

舆论场上,网友永远比工程师更有想象力。李斌一句“堆续航没意思”刚挂热搜,评论区已经开盘了。有的质疑蔚来是不是反向冲刺,有的点赞厚道实在。其实新能源行业的“续航焦虑”只是表象,真要让人愿意掏钱,还是那句话——开着舒服才是硬道理。堆电池的,堆材料的,最后都得在驾驶体验上见分晓。你觉得自己是喜欢开灵巧小车的“青春派”,还是喜欢厚重SUV的“中年稳健流”?这事没人能替你决定,只有屁股坐在座椅上的一刻,才知道自己选对没选对。

蔚来新车越堆越重,李斌为何反怼续航内卷?-有驾

写到这,想起另一桩热闹事。去年特斯拉Model Y降价,网上一片欢腾。有人说这才是真正的“平民普及”,有人却在群里吐槽:“塑料感太强了,摸着不踏实。”精品电车和“拼多多电车”,各有各的粉丝。蔚来这波走厚重路线,是在和主流唱反调,还是另辟蹊径?没人敢下定论,但敢砸钱做全铝车身的,起码不是为了省那点成本。别忘了,全铝车身的制造成本和维修难度在行业里可不是小数。你说蔚来这是赌未来,还是在下慢棋?只有市场会给出答案。

说到底,新能源车的世界,早就不是“谁跑得远谁赢”。开得爽、坐得稳、用得久,每一项都值钱。李斌这次操作,嘴上说得潇洒,产品上砸得硬核,多少带点中国企业家的那股轴劲儿。你说他是嘴上功夫,还是实打实的战略?或许只有时间能给说法。到最后,谁能笑到最后?没人知道。你更喜欢哪种车?留言区见,咱们一起琢磨琢磨,到底什么才叫“新时代的驾驶快感”。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