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你讲,现在看新车发布会,感觉就像在看神仙打架。
数据一个个往外蹦,不是这个破千,就是那个上万,搞得我总觉得自己的计算器快跟不上时代了。
这不,东风那个猛士M817 Max+版的参数表扔我脸上的时候,我盯着看了半天,愣是没缓过神。
车长5米1,扭矩848牛·米,续航1365公里。
哥们,这是造车呢,还是在堆数据玩乐高呢?
这玩意儿就透着一股子魔幻。
848牛·米是什么概念?
就是那种理论上能拖着一头成年大象上坡的劲儿。
1365公里的续航,意味着你从北京出发,一路开到上海,可能还有电去趟苏州逛个园林。
可问题来了,谁家买个车是准备天天拖大象,或者每周进行一次横跨中国的大迁徙?
这感觉就像你妈怕你饿着,给你烙了一张直径两米的饼,爱是挺感人的,但你真不知道从哪下口。
这车的名字就挺有意思,“猛士”。
人家祖上确实是干粗活的,在各种鸟不拉屎的地方摸爬滚打,一身的军工血统,讲究的就是一个字:硬。
以前的猛士,那是纯粹的工具,糙就糙了点,但关键时刻能救命。
可你再看现在这个M817,搞起了什么“雄魂美学2.0”,内饰颜色叫“青山黛”,听着跟谁家姑娘的名字似的。
一个浑身腱子肉的硬汉,突然开始跟你聊起了诗和远方,这画面,啧啧。
但你要说它忘了本,那可就冤枉它了。
31度的接近角,820毫米的涉水深度,这些硬指标明明白白地告诉你:别拿城里那套规矩来烦我。
这台插电混动越野车骨子里就没把自己当个都市丽人。
它渴望的是泥地、是戈壁、是地图上没有标记的野路子。
可最分裂的地方就在这儿。
一个如此渴望撒野的灵魂,却被塞进了一套华为的鸿蒙座舱,车身上下恨不得装了27个“眼睛”,包括那颗192线的激光雷雷达。
这套华为乾崑智驾ADS 2.0系统,比驾校教练看得都严,能在高速上自己开,自己找时机超车。
这就好比给一匹汗血宝马套上了最精密的GPS导航和自动驾驶仪,它既能日行千里,也能在你打瞌睡的时候自己找着草料吃。
这到底是想干嘛?
我猜,东风猛士是想通吃。
它想把那些穿着始祖鸟冲锋衣,心里却装着一个越野梦的城市精英们一网打尽。
这帮人,既想要征服自然的豪情,又舍不得智能手机带来的便利。
他们要的是一种“虽然我用不上,但我必须有”的安全感。
这台车完美地戳中了他们的痒处:既能让你在朋友面前吹嘘它的越野性能,又能让你在堵车时,安逸地让车自己跟着走。
所以,那个36.99万的售价,卖的已经不纯粹是一台车了。
它卖的是一种选择权,一种生活方式的可能性。
在这个人人都想给自己贴标签的时代,开着这么一台国产高端SUV出门,标签简直不要太明显。
它就像一个移动的宣言,告诉所有人:“我很强,很智能,而且随时可以离开这里。”
不过话说回来,这股风潮也挺让人迷惑的。
现在车企都在拼命“堆料”,好像不把车子做成一个全能的电子产品,就没法在市场上混。
功能越来越多,驾驶模式越来越复杂,可我们真正开车时,用得上的又有多少?
我们是不是正在被一堆自己并不真正需要的功能绑架,然后心甘情愿地为它们买单?
这台猛士M817,就像是这个“内卷”时代的极致产物。
它强大、矛盾、甚至有点过剩。
它试图用最顶级的硬件和最聪明的软件,去回答关于未来汽车的所有问题。
只是,当我看着它那几乎完美的参数时,心里总会冒出一个小小的疑问:当我们拥有了一台无所不能的汽车之后,那种开着一辆破车,凭着一腔孤勇去探索世界的快乐,还找得回来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