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的高速公路,是中国人最后的竞技场。这个国庆中秋一体化、卷成麻花的假期,祖国大地比手机还烫,连马路都在冒烟。想象一下,全国人民集体在路上踩油门,不是为诗和远方,只为堵在前方。于是,我国充电桩集体上岗,一场新旧动能的较量悄然打响:内燃机的尾气还在空气里飘荡,新能源的电流已经开始过节。
以前,大家出门最怕堵车。现在进化版了——新能源车主最怕“里程焦虑”。你以为新能源的春天来了,其实只是担忧的花粉症开始复发。车开到一半,驾驶员盯着剩余电量,像高考考生盯题卡上的空白。多年后,大家都能把“我不怕路途遥远,就怕找不到充电桩”写进朋友圈的悲伤文学。
不过别怕,“充电地图”这个东西,比气象预报还勤快,比你妈问你在哪还实时。只要你有指头会点屏幕,想知道300公里外有什么桩都不是事。有桩的地方没咖啡,但咖啡馆门口肯定能充电。真要饿急了,插座口的温度也能烤一盘玉米。
国家能源局的同志们,这个假期可没歇着。数据都飚红了,10月1号到3号,全国高速公路的充电量直奔4380万千瓦时,这同比增长率,连股市看了都害怕。日均充电量是平时2.54倍。举国高速没发红包,全发电流了。
也怪不得,山东威海到海港湾景区都布上了液冷超充桩,4台就把一堆新能源汽车喂得饱饱的。“十分钟满格”,听起来比吃碗面还快——想想以前的充电桩,充一次电相当于在马路上种棵树等它长大;现在好了,一边尿遁一边能冲进下一站KTV。
你说新能源多环保?可现实里,“环保”是你要等的,不是空气变清新。威海供电公司的李玉午同志说了,液冷超充桩,一个头充电能跑480千瓦,普通桩挤牛奶似的干八回还没它多。什么叫效率?换做女人生娃,普通父母一胎抵八胎,谁都扛不住。
川藏南线今年成了自驾版网红打卡地,秋天的川西、甘孜,颜值爆表,你以为大家是去拍照的?不,车主要的是沿途不“断粮”。于是,甘孜州沿线58个充电站像蒙古包一样分布,每隔60公里一个,生怕你迷路。12个超充站,密度堪比小区奶茶店,一头上去,能量续满,分分钟继续飙山路。至于能不能躲过牦牛,那就看你被续命到哪一站了。
还有沈海高速东台服务区,这地方其实是长三角的充电大战场。盐城电力部门都不淡定了,把原来才1120千瓦的小变压器,直接升级到4000千瓦。24台新充电桩,比去年多三倍多。这下,从上海回老家的徐先生插上充电枪,比家里按电视遥控还顺溜。没有插队、没有慢充,充满就走人,像打包午餐一样高效——说到底,电车造福最大的是服务区的拉面馆,再不怕客人等充电等到发霉。
政策是不会迟到的,迟到的是那些还没买车的人。今年8月底,全国内大功率充电站这家族,已经冒出13379座,10万个大功率充电枪。你们要的“能量补给”,早就织成网络,密不透风。充电桩排场做起来跟ATM机似的,但不出意外,ATM机里没钱了,充电桩只要不断电,不管多拥挤都能分你一口电。
当然了,充电桩不是傻大粗,还得讲究布置。广州南沙,一位黄女士,开着新能源车,优哉游哉地停在超充站,玩手机的工夫车就满了。10分钟60度电,大佬,烧开水都没这么快。广州现在已经有了4588座公共充电站,5.45万个充电桩,超充站点还有324座。都不用担心找不到桩,你更多在为停车费伤心。
浙江台州灵湖景区也不示弱。景区一天能充掉8000多度电,连游客都在一边观鱼一边刷充电app。台州市最近50台新充电桩上线,五台直接砸在灵湖边。国网台州的章明杰说了,哪怕老家在十八线乡村和高速交界处,也能实现“无忧充电”。高速路口、乡村、景区,全覆盖了。别的地方人靠接力,新能源靠电网铺地毯。
至于贵州贵阳,人家南方电网不露脸都不行。截至目前,贵阳公共充电桩已超2800个,全部安排进4A级景点和高速服务区。承诺“乡镇充电10分钟可达”,配速比119还快。以后串亲戚,见面先问:“你村有超充吗?”——风水轮流转,这年头,谁家桩多谁有面儿。
数据不会骗人,国家能源局说,截止8月底,全国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总数已经1700多万个,同比增长50%。可别说基础薄弱了,要是还能焦虑,那只能怪你有被焦虑体质。
但是你以为只有充电桩很忙?不,司机们更忙。他们的假期是逃离现实的盛大行动,但也是与充电桩之间的浪漫邂逅,一路充、一路堵、一路拍摄新朋友圈素材。自驾的快乐,是在充电桩下偶遇前同事,和服务区卖卤蛋的大妈讨论新能源趋势,是和不认识的大哥拼桩互助,各自掏出充电线汇成一个合家欢。
每隔十公里,你能看到一群人蹲在车旁边聊天,偶有“插不上”的尴尬。比插座更难找的,是队头那辆慢悠悠的理想L9,不着急,不慌张,占着超充桩研究人生。此情此景,我大受启发,那叫一场无声的社交:人人都在为能量焦虑的锅里焖着。你以为自驾是自由,其实是一场实时追踪电量的封闭式修炼。新能源汽车的充电站,是当代都市青年最后的据点,比KTV还热闹,比网红餐厅还容易邂逅缘分。
现实发糖的方式很简单:多建点充电桩,网友就少点精神内耗。谁还敢说新能源“踢铁板”——未来连铁板都能发电。至于那些还在车里数着电量过日子的朋友,不如转念一想,这才是真正的中国式浪漫:诗和远方在电量剩余区间里摇晃,旅途的意义是和充电桩赛跑,人生的苦辣全写在App的电流曲线上。
有人说新能源能否代替燃油,问题不是还有多少公里没解决,而是你有没有勇气突破“续航焦虑”自我。要是还觉得不踏实,大可选择步行出行,毕竟双脚的极限,充电桩也帮不上忙。只要心不焦虑,哪里都是桃花源。
最终,这场假期的自驾出行,说不上环保大决战,倒像是集体参与了一场“电流游戏”。在充电桩的世界里,人人平等,只不过,有的人充满电走远了,有的人还在等待。社会的步伐是一队队新能源汽车,身后是被电流追赶的大地。我们谁都不是先驱,不过都是下一个桩口候着运气的那一只。
假期快结束了,朋友圈被充电桩刷屏的人,可能比被堵车刷屏的人还多。这才是人间真实:车是充满了,人还是焦虑着,唯一被治愈的,是服务区卖方便面的商贩。世界上本没有完美假期,但总有电可以充,这就够了——不能再多了,电表会跳。
本报道旨在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如有版权或内容问题,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第一时间核查并调整。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