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里有个消息挺热闹的,说的是那个一直以硬汉形象示人的斯巴鲁,要一口气推出三款全新的电动车,还喊出了“忘记特斯拉”的口号。
这事儿听起来就有点意思了。
斯巴鲁,在咱们普通老百姓的印象里,那可是个“理工男”,脑子里全是水平对置发动机、全时四驱这些机械玩意儿,最擅长的就是带你翻山越岭,去一些路况不那么好的地方撒野。
现在,这么一个“纯爷们”品牌,突然说要全面拥抱电动化,这转变是不是太大了点?
这到底是下定决心要换个活法,还是眼看着别人都吃上肉了,自己再不跟上连汤都喝不着了?
今天咱们就来当一回“吃瓜群众”,好好聊聊斯巴aruba这盘棋到底想怎么下。
咱们得先明白一个大背景,那就是斯巴鲁在电动车这条路上,确实是慢了好几拍。
前几年,当咱们国内的比亚迪、蔚来、小鹏这些品牌已经把电动车从续航里程卷到智能座舱,快充速度都按分钟算了的时候,斯巴鲁才和丰田一起,小心翼翼地推出了第一款纯电车Solterra。
结果怎么样呢?
市场反应很平淡,就像往大湖里扔了颗小石子,连个像样的水花都没看见。
所以说,这次传闻中要连发三款新车的计划,更像是被市场狠狠上了一课之后,幡然醒悟,决定奋起直追。
咱们先来看看打头阵的这第一款车,名字挺有意思,叫“Uncharted”,翻译过来大概是“未知领域”的意思,听着就挺有探索精神,也可能暗示了斯巴鲁自己心里也没个准谱。
按照透露出来的消息,这是一款紧凑型的SUV,主打入门市场,既能在城里开,也能偶尔去郊外转转。
但这里面有个最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地方,就是它竟然要出一个前轮驱动的版本。
这对于斯巴鲁来说,简直是颠覆性的。
要知道,斯巴鲁的看家本领、它的品牌灵魂,就是那套能让你在任何天气和路况下都感觉四平八稳的全时四驱系统。
现在为了降低门槛,为了迎合城市用户,竟然要把自己的“祖传手艺”给暂时放下了。
这背后,其实能看出来斯巴鲁的一种妥协和焦虑。
它很清楚,在现在的汽车市场,尤其是在咱们中国这个竞争激烈到白热化的市场里,想把车卖出去,价格是绕不开的坎。
我们再看看它的具体参数。
前驱版配个57.7度电的电池,在欧洲的测试标准(WLTP)下能跑445公里。
这个数据,说句实话,放到2025年或者2026年的中国市场,可能真没什么竞争力。
咱们现在十几万的国产电动车,续航超这个数的一抓一大把。
而且欧洲那个标准,到了咱们国内实际用起来,往往还要打个折扣。
它还有一个长续航版,电池加大到77度电,续航585公里,这个听起来还不错。
而最能代表斯巴鲁精神的全轮驱动版,用了前后两个电机,马力有338匹,性能很强,但续航就掉到了470公里。
动力是猛,可对于一台名字里就带着“探险”意味的车来说,这个续航里程会不会让车主心里有点发慌?
真开到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那可就真成了“未知领域”的冒险了。
当然,它也有亮点,比如210毫米的离地间隙,保证了走烂路的能力,这很斯巴鲁。
还有那个14英寸的大屏幕和有点像游戏手柄的方形方向盘,能看出来它在努力变得年轻和科技化。
接下来是第二款车,叫“E-Outback”,也就是电动版的傲虎。
如果说前面那款车是斯巴鲁向市场的妥协,那这款电动傲虎,就是它想要守住自己品牌精髓的代表作。
傲虎这个车型,在很多车迷心中,就是“诗和远方”的代名词,是家庭和越野的完美结合。
这次电动化,斯巴鲁给出的数据看着就很有诚意。
全轮驱动是必须的,这是底线。
马力给到了375匹,百公里加速只要4.4秒,这已经是一台高性能车的水平了,开着它去户外,光想想就觉得过瘾。
1500公斤的拖拽能力,210毫米的离地间隙,这些都是老傲虎车主最看重的东西,斯巴鲁都给保留了下来。
很明显,这台车就是冲着那些忠实粉丝和向往这种生活方式的新用户去的。
它卖的不仅仅是一台交通工具,更是一种“我随时可以逃离城市喧嚣”的底气和情怀。
最后是第三款,升级版的Solterra。
作为斯巴鲁的第一款电动车,Solterra确实有不少毛病,比如续航不够扎实、充电速度慢、车机系统也不够智能。
这次的2026款升级版,就是来“亡羊补牢”的。
续航里程提到了500公里以上,动力也加强了,充电速度也说有提升。
这说明斯巴鲁还是听进去了用户的意见,态度是好的。
但问题在于时间,等到2025年底它上市的时候,咱们国内的电动车市场又会进化成什么样了?
到时候,它这些所谓的“升级”,会不会在别人看来,仅仅是达到了“及格线”而已?
说到这里,一个最关键的问题就浮出水面了:斯巴鲁这套电动车“组合拳”,拿到咱们中国市场来,还够打吗?
坦白说,情况不容乐观。
我们不妨拿咱们自己国家的品牌来比一比。
比续航?
当斯巴鲁还在为欧洲标准下的500多公里续航努力时,咱们的国产品牌已经把实际能跑六七百公里当成了主流,甚至开始冲击1000公里了。
比充电速度?
斯巴鲁宣传的半小时充到80%,听起来不错,但咱们的小鹏、理想等品牌早就用上了800V高压快充技术,充电跟手机充电似的,喝杯咖啡的工夫就能补能三四百公里,这体验是完全不一样的。
再比智能化?
斯巴鲁拿出一个14英寸的大屏幕,可能自己觉得挺有科技感,但在咱们的新势力品牌面前,这简直就是“常规操作”。
我们已经有了能在全国高速和大部分城市里辅助驾驶的系统,有能听懂各种方言、像真人一样对话的智能语音助手,还有能把车和手机、智能家居连在一起的生态系统。
这些软件和体验上的优势,是斯巴鲁和它背后的丰田平台短时间内很难追上的。
所以,斯巴鲁面临的真正挑战,已经不是能不能造出一台合格的电动车了,而是在一群“科技高手”的包围下,怎么才能体现出自己的与众不同。
它过去最引以为傲的全时四驱技术,在电动时代反而变得简单了,用两个电机就能轻松实现,甚至控制得更精准。
当大家都能轻松做到四驱和强劲动力的时候,斯巴鲁的独特优势又在哪里呢?
或许,它能依靠的,就剩下多年来积累的品牌口碑,和那种崇尚户外、追求可靠的品牌文化了。
但这份“情怀”,在咱们这个极其看重性价比和新鲜科技的市场上,到底能有多大的吸引力,这确实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对于这个一向硬朗的品牌来说,电动化的这条路,恐怕真的像它的新车名字一样,是一片充满挑战的“未知领域”。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