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汽菲克倒闭,五年拍卖无人要,车主成 “冤大头”?

车主们的"修车渡劫记":

这不是个例。广汽菲克管理人早就说了,“公司及相关供应商停产后,汽车零部件陆续出现短缺”。翻译成人话就是:以前合资时配套的零件厂,要么跟着黄了,要么转产给别家了,现在想找个保险杠、变速箱滤芯,比找对象还难。

更扎心的是"保修范围内"的售后。李姐的自由光还在三年质保期,发动机异响去索赔,结果被告知"广汽菲克破产了,质保协议自动失效"。找Stellantis(斯泰兰蒂斯)客服,对方客气但坚定:"我们只负责进口Jeep,国产的您得找管理人。"管理人又说:"我们正和服务商谈合作草案,等债权人会议表决。"这皮球踢的,比世界杯还精彩。

广汽菲克倒闭,五年拍卖无人要,车主成 “冤大头”?-有驾

Stellantis的"暖心承诺":

Stellantis集团说得多好听:“秉持始终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通过经销商网络提供延续性售后服务”。可这话里有几个坑,得掰开揉碎了看。

第一个坑:“经销商网络持续扩张”。现在全国还有多少Jeep授权经销商?2017年巅峰时,广汽菲克有近300家4S店,现在呢?有媒体调查,只剩不到50家还挂着Jeep招牌,其中一大半兼卖别的品牌。所谓"扩张",说白了就是把以前的"广汽菲克4S店"改个名,叫"Jeep进口车服务商",换汤不换药。

广汽菲克倒闭,五年拍卖无人要,车主成 “冤大头”?-有驾

第二个坑:“配件短缺的困境下”。这话说得好像Stellantis多委屈似的,可配件为啥短缺?2022年宣布终止合资时,Stellantis但凡有点担当,就该提前跟供应商签好零件保供协议,而不是一拍屁股走人,让77万车主等着"后续协商"。现在倒好,两年过去了,才说"恢复部分自制件生产",早干嘛去了?

第三个坑:“进口Jeep与国产Jeep的切割”。Stellantis反复强调"当前中国市场在售Jeep车型均为进口车型",潜台词就是:国产Jeep是广汽菲克的锅,跟我进口Jeep没关系。可消费者买车时,冲着的是"Jeep"这个品牌,谁管你是国产还是进口?

广汽菲克倒闭,五年拍卖无人要,车主成 “冤大头”?-有驾

广汽菲克的"作死简史":

要我说,广汽菲克走到今天,一点不冤。2010年跟广汽合资时,菲亚特带着克莱斯勒的技术,广汽有本土渠道,本来是天作之合。2016年卖了18万辆,2017年冲到22万辆,占广汽集团销量10%以上,那会儿Jeep自由光、指南者往4S店一摆,跟不要钱似的。

转折点就在2018年。为啥突然卖不动了?说出来你可能不信:产品迭代跟乌龟爬似的。2017年的爆款自由光,发动机还是老掉牙的2.4L自吸,油耗高得能跑赢坦克,同年竞品CR-V都上混动了。消费者不傻啊,你涨价、减配,还不更新技术,谁买账?结果2018年销量暴跌44%,2019年再跌41%,2021年只剩2万辆,跟过山车似的,直接从山顶扎进沟里。

广汽菲克倒闭,五年拍卖无人要,车主成 “冤大头”?-有驾

更要命的是"双输"的合资关系。Stellantis(那会儿叫菲亚特克莱斯勒)总想控股,广汽不乐意,双方从2020年就开始掰扯,谁也不让谁。管理层内斗、决策效率低下,新车计划一拖再拖。2022年Stellantis不耐烦了,宣布"采用轻资产方式在中国发展Jeep"——说白了就是不想投钱搞合资了,要当甩手掌柜。广汽一看,行啊,你不投我也不投,合资公司直接停摆。

汽车圈的"售后黑洞":

广汽菲克倒闭,五年拍卖无人要,车主成 “冤大头”?-有驾

广汽菲克不是第一个破产的合资车企,也不会是后一个。前有长安铃木、东风雷诺,后有广汽菲克,每次车企一倒,惨的都是车主。为啥?因为咱们的汽车售后保障体系,简直是个筛子。

第一个漏洞:"谁销售谁负责"就是句空话。

第二个漏洞:配件保供没有强制规定。

第三个漏洞:二手车残值暴跌。

给买车人的"血泪教训":

说了这么多,不是为了吐槽,是想给大家提个醒:以后买车,真不能只看颜值、看配置、看销售吹的"终身质保"了,还得留个心眼:这家车企会不会破产?破产了我的车找谁修?

广汽菲克倒闭,五年拍卖无人要,车主成 “冤大头”?-有驾

避坑指南:

远离"销量暴跌+持续亏损"的品牌。

合资车优先选"中方控股"或"股东关系稳定"的。

问清楚"停产配件保障"。

结语:

汽车不是快消品,买的是十几年的使用体验,售后比售前更重要。希望这次广汽菲克的事儿,能倒逼相关部门出台"车企破产售后保障法",别再让消费者当车企博弈的牺牲品。毕竟,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买辆车而已,没要渡劫。

#每日汽车资讯#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