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腾势最近又整了个新活,N9,说自己不怕横风。
这事儿吧,听着就特别玄学。比亚迪的技术鱼池里又捞出来一条新鱼,叫“易三方”,专门治这个“侧吹不跑偏”。现在车圈这个环境,不讲点普通人听不懂的黑话,不给你创造一点你可能一辈子都遇不到的场景焦虑,你都不好意思开发布会。感觉就像手机厂商们为了卖手机,强行发明了“AI消除路人”这种功能,问题是我连出门旅游的时间都没有,我消除个寂寞?
但腾势这波操作,有点不一样。它不是在解决一个伪需求,它是在解一道非常具体的、能把人吓尿的题。
我作为一个中年男人,开过十几年的破捷达,对这事儿有发言权。什么叫横风?就是你高高兴兴在高速最左侧车道开着120,旁边一辆擎天柱级别的大货车“呼”一下超过去,你那小破车会猛地向右一抽搐,方向盘瞬间就轻了,那一秒钟你的心跳绝对超过180,感觉自己刚刚从鬼门关门口漂移了回来。那个瞬间,你脑子里会闪过老婆孩子,闪过房贷车贷,甚至会闪过你小学二年级抄同桌作业被老师罚站的屈辱画面。
这就是物理,纯粹的物理,不讲道理。货车开过去,中间的空气被排开,形成一个低压区,你的车就会被“吸”过去。典中典的要命场景。
而腾势N9说,这都不是事儿。它那个“易三方”,本质上就是给车装了个超级大脑和无数个神经末梢。当那阵看不见的风,像一个无形的巴掌一样扇过来的时候,车上的传感器比你还先知道。然后毫秒之内,这套系统就开始疯狂操作了。它会主动调整悬挂的软硬,比如左边来风,它就把左边悬挂变硬顶住,右边变软卸力,就像一个武林高手瞬间扎稳了马步,给你一种“定海神针”的感觉。
这还没完,后轮还能独立转向。左边来风想把你往右推,对吧?它的后轮就悄悄地往左打那么一丢丢角度,给你硬掰回来。这操作骚不骚?三电机还能瞬间调整四个轮子的扭矩,哪个轮子要打滑了,马上把动力挪走。
这一套组合拳下来,结果就是,大货车过去了,横风刮过来了,你的车身只是轻微晃了一下,像一个两百斤的胖子被林黛玉推了一把,纹丝不动。你甚至都没反应过来,危险就已经过去了。
这已经不是物理学了,这是修仙。别的车在路上跑,腾势N9是在渡劫,横风就是天劫。车企们现在不卷配置,开始卷“道法”了。以前我们比谁的冰箱彩电大沙发舒服,现在我们比谁的“金钟罩铁布衫”更硬。就问你服不服!
写到这里,我突然感觉把开车比喻成修仙有点中二,但你别说,还真挺贴切的。
这个世界最魔幻的地方在于,真正决定一项技术牛不牛的,往往不是实验室里的数据,而是现实世界里最不讲理的场景。就像自动驾驶,你以为它的天敌是极端天气?是复杂的路口?错了,自动驾驶的终极难题,是“老头乐”。一个不遵守任何交规、走位全凭心情、能从任何角度切入你车头的“老头乐”,是所有AI工程师的噩梦。只要大爷躺得快,摄像头再多也没用。
同理,腾势这个横风稳定技术,它要挑战的也不是气象台预报的台风天,而是中国高速上神出鬼没的“大货车结界”。这才是最真实的中国路况,最真实的恐惧来源。能把这个场景治得服服帖帖,那你就是真的牛。
说起来,上次在跨海大桥上堵车,我满脑子想的都不是安全,而是想吃一份热乎的猪脚饭。人的悲欢并不相通。
比亚迪现在放出来的技术,就像一个又一个的压缩毛巾,平时看着不起眼,就是一个名词。一旦遇到特定的场景(水),就“嘭”一下膨胀开来,变成一个完整的、让你“卧槽”的解决方案。云辇是这样,易四方是这样,现在这个易三方也是这样。它在用一种近乎偏执的方式,去解决那些传统车企觉得“没必要”或者“成本太高”的犄角旮旯里的问题。
同行们看了也得傻。人家还在研究怎么把沙发做得更软,你怎么开始研究怎么对抗“任意门”一样的侧风了?这不是一个维度的竞争。如果说以前大家是在一个餐厅里抢蛋糕吃,那比亚迪现在的做法是,直接把餐厅给爆了,然后自己开了个外卖修仙平台。你不跟我玩,我就让你没得玩。
当然,你可能一年也碰不到一次需要它救命的横风,但它必须得有。这就是高端车型的“军备竞赛”,用不上的功能才是最牛的功能。它就像你手机里的飞行模式,你可能从没在飞机上开过机,但它存在本身,就给了你一种“我能应付那种场景”的底气。对于一台卖到三四十万的车来说,给用户这种“底气玄学”,比给个真皮座椅重要多了。这是一种精神马杀鸡。
所以,腾势N9这波操作,看似是在秀肌肉,其实是在重塑一个价值坐标。它告诉你,豪华不只是看得见的皮囊,更是看不见的骨骼。当你真的在高速上被大货车别了一下,车身稳如老狗的那一刻,你才会明白,这几十万花得到底值不值。那一刻的安心,是任何Nappa真皮都给不了的。
所以这项技术的终极意义是什么?是让你在高速上可以更放肆地开快车,更嚣张地超大车。它不是给你加了一层保险,是给了你一张“作死许可证”。它让你在面对物理规则的时候,有了耍流氓的资本。这才是技术进步的真正意义,把人的胆子搞大,再把天给捅破。
本新闻旨在引导公众树立正确价值观,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权益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修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