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技术突破到无端非议,比亚迪到底经历了什么?

最近,关于某辆车在成都天府机场出现的那段模糊视频,又一次把比亚迪推上了风口浪尖。画面简单,背景含混,却迅速引发全网传播,“失控”“刹车问题”等字眼像标签一样被迅速贴在比亚迪头上。人们没有等待调查结论,也没有质疑视频的完整性,甚至连事发车辆是否经过鉴定都还没弄清楚,“定罪式”的判断就已经在社交平台上漫天飞舞。

从技术突破到无端非议,比亚迪到底经历了什么?-有驾

更令人唏嘘的是,这样的舆情爆发,恰好发生在比亚迪海狮06的发布会当晚。再加上第二天还有知名汽车平台的性能测试曝光,这场“突如其来”的传播节奏,不禁让人怀疑其中是否有人刻意制造噪音、扰乱视线。我们并不是在为任何一家企业“洗白”,但基本的事实和程序,至少值得被尊重。一段未经验证的视频,真的能代表全部真相吗?一辆车被拖走的画面,就能判定它有严重质量问题吗?大家真的有去了解相关的监管调查和现场还原吗?

从技术突破到无端非议,比亚迪到底经历了什么?-有驾

在碎片化的社交媒体时代,比亚迪这样的企业似乎成了“流量攻击”的高危对象。之前是因为资助青少年足球,被扣上了“赞助国足”的帽子,现在又是因为机场附近的一辆车,技术能力就被质疑。善意的投入变成被误解的负担,持续的创新变成了“阴谋论”的素材。

从技术突破到无端非议,比亚迪到底经历了什么?-有驾
从技术突破到无端非议,比亚迪到底经历了什么?-有驾

但回头看看比亚迪这些年的坚持,我们就能看见比亚迪在风波中的坚守与不易,是一步一个脚印的深耕。是敢于啃下电池、电机、芯片这些“硬骨头”的勇气,是把高端技术平民化的信念,是把中国元素融入汽车设计、输出文化自信的底气,一个靠研发撑起行业门面的品牌,不值得被草率定义;一个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引领全球的中国企业,不该因为几段视频就被否定技术声誉。

从技术突破到无端非议,比亚迪到底经历了什么?-有驾

更应该被讨论的是,那些主动传播误导内容的账号,那些拿“热度”当饭吃、却忽视事实的媒体,那些把“猜测”当真相说的人他们承担了什么后果?这不是一句“误传了”就能轻轻带过的事,因为受伤的是企业的声誉、是工程师的心血、是公众对中国制造的信任。

从技术突破到无端非议,比亚迪到底经历了什么?-有驾

舆论应有监督的功能,但不能成为打压创新的工具公众有表达的权利,但不应成为被操控的流量棋子。我们不能在口头上鼓励科技创新,转身却用“谣言+情绪”把真正做研发的人拖进泥潭,如果连像比亚迪这样真正用心做产品、做公益、做研发的企业,都要在每一次发声前顾忌流言的风向,那未来谁还敢全力以赴搞技术?

从技术突破到无端非议,比亚迪到底经历了什么?-有驾

保护一个品牌的清誉,不只是企业自己的事。它背后牵动的是整个行业的信心,是我们对“中国制造”的认同,是公众对于公平与真相的基本期待。创新者不该成为流量时代的“牺牲品”。比亚迪所承受的委屈,也许只是冰山一角。我们期待每一个理性声音的回归,也希望每一次错误引导的代价,能够真的被认真追究。

在这个信息过载的年代,让我们多一点耐心,少一点情绪。真相从来不怕被审视,但怕的是还没等它出现,就已经被噪音湮没。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