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还记得三年前的新能源车市?那会儿路上能碰到几台奇形怪状的电动车,已经算是见世面了。如今大街上花花绿绿,电动车堪比共享单车随处可见。刚才路过4S店,比亚迪门口像办婚礼似的铺着红地毯,销售嗓子都快喊破了,手里揣着订单本像抢红包一样,连电话都来不及接完。如果你不着急,汉EV现车分分钟卖完,哪怕你中午来,人家都能把剩下的车说成抢手货。
我琢磨着,这家伙们是真有本事吗?销售这么奋力,其实背后是比亚迪本身的“硬功夫”,但你环顾一下隔壁那家小众品牌的门店,门口玻璃上糊着个“门店转让”的纸,店员穿着便装蹲在门口抽烟,看着人来人往一脸沧桑。试驾车停在哪儿都落了一层灰,车标快被风吹掉了。用句大白话说,有的品牌才叫活成了主角,有的连配角都不算,被剧组裁员了。
我就在想,这车企的命到底是怎么定的?为啥同样的市场,有人订单排成长龙,有人却连夏天都过不去?是不是买新能源车得像买彩票,踩雷的概率高得让人睁不开眼?
说起来新能源车企的出身,各家的路数完全不一样。比亚迪那是和电池一块熬出来的,“电池王朝”谁没听过?王传福1995年靠手机电池起家,靠自己的电池技术,后来把秦川汽车收购了,才算正式敲开汽车圈的大门。别人愁续航、愁安全,它愁啥?刀片电池针刺都不怕。到今天,海鸥、汉EV这些车,价格能从5万拉到三十来万,工厂不分白天黑夜地生产,销量直接炸裂,员工都得连轴转,不然根本供不上。
那新势力早年的活法就不一样,蔚来、理想、小鹏这些名字热得像段子,但一开始谁不是靠代工厂,背后站着大腿才敢造车?蔚来找了江淮、理想收了力帆资质,小鹏又和海马合作。造出车来跟打仗似的,智能驾驶、增程系统,拿点新技术蹭起名头。等有点底气了,小鹏靠自动驾驶卖翻了天,销量一年涨幅百八十个点,把座次都搅乱了。
传统品牌转型这事儿也有意思,比如吉利出极氪,广汽埃安剥离品牌,根本不怕造不出。人家有供应链、有工厂,有钱有技术,转型起码比新势力稳得多。你别看“老炮儿”慢,但靠家底“稳扎稳打”,也不是谁都能小看。
反正“三条路”摆这儿,从起点就拉开差距。如果你是干大事还是碰运气,谁都瞧得出来。
再看看现在的市场,才发现啥叫真正的洗牌。以前是“造出来都能卖”,现在光有车是白搭,不会玩策略的品牌已经黄了。比亚迪是咋做的?十万到三十万全都有,轿车SUV混动纯电大片通吃。不光国内,国外市场也不差,泰国都排队买车,经销商笑得合不拢嘴,让你挑都挑花了眼。
结果你再瞅新势力,有逆袭的也有凉透的。零跑好家伙,性价比玩到极致,什么都自己造,价格压到没人敢跟。年轻人一看:“我花小钱,买大配置,这性价比你不心动?”蔚来靠换电站扎稳高端阵营,理想搞奶爸车就是不做小众。不过很多小品牌呢,销量多的也不过几千,融资断了,门店都快变废品收购站——纯靠资本,没技术又没市场,谁舍得砸钱买他们的车?
传统转型的极氪、深蓝、岚图什么的,月销稳定,横着走。人家根本不冒进,稳稳把市场咬住,谁说慢就一定要淘汰?有时候不折腾反倒能活更久。
问题是,这场仗还没打到底。未来三年谁能活下来?别看热闹,主要得看三方面:技术、出海、实用。
首先固态电池要是落地,续航、充电都翻天。哪个品牌没钱没技术,肯定被淘汰,没那个家底撑研发小厂连明年都熬不过。这玩意研发需几十亿资金,不是吹牛就能做到,真正能搞定的都是资本厚、技术硬的“头部玩家”。你要是非买那种小众品牌,不出一年变成“孤儿车”,维修都没人管。
第二,不出海早晚得完蛋。国内太卷了,比亚迪早就去欧洲、东南亚盖工厂,连充电桩都跟着走。蔚来在德国搞换电,欧洲车主夸到不行。但海外市场哪那么好混?当地有政策、有保护,小品牌贸然出击多半吃苦头。真的能活下来的,肯定是本土赚钱、海外能开拓的品牌。挣得了人民币,也能搞欧元、泰铢,这才叫自信。
第三,用户实际上越来越“精明”,不再光看续航和配置。你堆屏幕、堆音响,没用。理想后排冰箱能冰可乐,蔚来三分钟换电,零跑能让AI精准开个天窗。现在买车图的是能“用得顺手”,不是配置表拼谁长。厂商要是只想着虚头巴脑,必然被丢进淘汰堆,毕竟大家的钱不是冤枉钱。
所以“技术、出海、实用”这三个“生死符”,谁能踩准谁就能继续活,踩空就直接回家睡觉。你是技术流、是出海王,还是实用派,人人心里都门儿清,忽悠不了太久。
归根结底,新能源车企的路就是马拉松,不是百米冲刺,有的人前十公里风头无两,后面脚抽筋;有的人慢吞吞地坚持,最后却笑着冲线。你说谁会倒下?下一个贴“门店转让”的会是哪家?特斯拉还是比亚迪能笑到最后?这买车的“生死局”,就是一场关乎选择和实力的考验。
你要问我怎么看,你就得想清楚这些问题:你是看品牌、看技术,还是图实用?是图便宜,还是想用五年十年不掉链子?你信广告还是信体验?难不成只看销量?未来的新能源车,肯定不是一两家独大,但没真本事的注定要被淘汰。买车这事,永远要多问多想,不然到头来为“门店转让”买单的,就是自己。
评论区聊聊,你觉得下一个关门的会是谁?下一次我就给你揭一揭各家品牌的“隐藏技能”和“隐藏缺陷”,帮你买车时少踩坑!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依法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