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驾驶广告乱吹,标准出台定规矩,买车安全更有保障

我们经常在路上看到那些花里胡哨的新车广告,动不动就吹自己家车有多智能、自动驾驶多厉害,好像坐进去就能双手撒开喝茶了似的。可真到了自己开的时候,发现这些功能和宣传说的差了十万八千里,甚至有时候让人怀疑自己是不是被忽悠了。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这么多车说会自己开,结果用起来不仅不靠谱,有时候还让你心里打鼓,到底是哪儿出了岔子?

其实这个毛病,根本病灶在于标准不统一。你看看现在市面上的智能驾驶,各家车厂的名字多热闹呀,一个“智能驾驶辅助”能被拆成一堆花样,什么领航辅助,什么一键变道自动跟车,听得人云里雾里。各家都拿自己说事儿,可咱们老百姓哪有工夫挨个研究?买车就指望“能自动开点”,结果实际用起来,要么反应慢,要么老误判,轻的扑空,重的闹心,撞了擦了谁来说理?

这不,工信部终于出手了,要给智能网联汽车和这些强行乱炫的“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定规矩。据说这标准马上要公开征求意见,年底就有望正式发布。这事儿是个大新闻,说白了就是要让那些车厂不许再乱吹了,谁说自己家车会自动驾驶,必须要按标准来,有证有据,有本事你就干出来、干规矩点。

你说为什么非得给他们约束约束?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思考:买一辆带智能辅助的车,我们到底为了啥?是为了安全,舒服,省心还是单纯觉得自己潮流有面子?买之前都觉得自己能用到自动泊车、自动变道,真用起来却发现不是卡顿就是跑偏。到底是技术本身不成熟,还是企业为卖车故意报大了?有没有想过,假如大家都认准了“自动驾驶”这词儿,实际上八百家车企搞的是八百种不同的货色,但名字却差不多,这样的市场,除了让黑心商家钻空子,还能让谁受益?

还有一大块问题,其实是安全隐患。以前咱们手动开车,出了事你自己认账。但现在智能辅助一参与,遇到系统误判、应急响应迟钝,出事了这责任到底谁担?你敢不敢真把生命交给机器?不少人都有体会,开着所谓自动跟车功能,遇到前面紧急刹车它反应比你慢半拍;或者是语音系统命令半天都不理你。你想想,出个什么意外,厂家说“你操作不当”,车主说“系统失灵”,最后一拍脑袋,全赖消费者倒霉。这种争议要是不解决,谁敢大胆相信所谓智能?

所以你再看看工信部这次标准是站在谁的角度做的。按我直观的理解,这事儿可不是单为车厂好交差,其实是给咱们普罗大众找个定心丸。有了标准,类型明确——你买的是单车道辅助、多车道辅助、是不是能领航,是不是高速能用还是城区能用,以后都有标签有分级。你不用再靠销售一张嘴选车,今后全中国的车企都得按一把尺子来做,谁达标谁上,谁达不了下线。

而对于企业来说,这也是让市场回归正道。你技术不成熟就别往外卖,你成熟了才能说自己有这功能,对消费者、对行业来说,都是提升。再说有了标准,责任归属也更明确:出事了是车主操作有错还是系统失误,法律有章可循,谁也别再推来推去。只要标准里写清楚功能边界、起止条件、失效预警,出了意外一查立判,大家再也不用一拍桌子互骂谁坑了谁。

可能有人要问,现在换新车要不要等标准出来?其实标准出来什么功能能宣传、什么功能不能吹牛,车企被迫实现有罪即改;所以说,有需求就买自己用得上的、用顺手的就行,别听什么“高配多了智能,低配买的都是傻”,关键还是看你天天在什么场景用。比如那些说城区智驾很牛的车,实际体验下来你会发现还没自己脚踩得爽,倒不如选个更新频率快、售后靠谱点的车企。

智能驾驶广告乱吹,标准出台定规矩,买车安全更有保障-有驾
智能驾驶广告乱吹,标准出台定规矩,买车安全更有保障-有驾

另外,现在智能网联车能通过OTA升级,理论上买回家功能还会变得更智能。可你注意没有,前提是你得选个能持续升级的“有料”车厂,有些厂家一张画饼,实际软件更新慢得可怜,买回来用两年,发现车里那套“智能”跟不上新技术,纯是坑爹。所以,这也是标准能保护大家的一个点——以后车厂更得拼更新速度和技术迭代,谁偷懒谁被淘汰。

如果再往长远看,这波标准不仅仅是国内汽车市场立规矩,更是在给中国智能汽车跟世界平台较量铺路。你想,标准统一了,将来中国车到全球去卖,外国买家也能一眼看懂这车的智能驾驶水平,不再被一堆翻译名字忽悠。“中国智驾”也能在国际市场拿出底气,行业肯定越搞越大,技术越卷越强,这就是标准化带来的溢出效益。

写到这儿,咱不是专挑毛病,也不是端铁饭碗黑谁一把。其实我本人也很期待未来车子能像科幻电影那样让人解放双手,坐在方舱里到处撒欢,可理智告诉我,现在这事儿还远。咱们买车,不能光看宣传片,不能人是机器的测试小白鼠。至少等标准出来了,花钱买的功能有保障、出事有说法,谁也不再是平台甩锅的“锅盖侠”。

智能驾驶广告乱吹,标准出台定规矩,买车安全更有保障-有驾

最后想问问各位:你们真用过智能驾驶以后觉得靠谱吗?是感受到了便利,还是一肚子吐槽?或者其实你也发现,很多宣传和实际体验差不多,谁也逃不掉被晃一晃。标准不是万能,但有了规范,至少让市场多一层净化,也让咱们消费者多一点底气。以后智能汽车怎么发展,得看各家能不能在统一规则下拉开差距,甭管说辞怎么变,产品才是硬道理。

咱们买车看重的是那份真实感和安全感,而不是高科技堆砌的屏幕和口号。工信部这次出手,算是替大家捋清了个明白账。以后谁家车智能驾驶真好用,谁家智能只是摆设,一试便知——这才是技术创新该有的态度,也才是消费者该享有的权益。

本文以传递社会正能量为核心,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联系我方进行修正或删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