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智能驾驶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汽车配备了辅助驾驶功能,例如车道保持、自适应巡航等。然而,这些功能并不等同于“自动驾驶”,驾驶者仍然需要保持警惕,不能完全依赖这些系统。
“脱手脱眼”风险巨大!
公安部交管局局长王强明确指出,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汽车所搭载的“智驾”系统,都还没有实现“自动驾驶”的目标,驾驶人才是终责任主体。如果驾驶人在车辆行驶过程中“脱手脱眼”,不仅存在严重道路交通安全风险,还可能面临民事赔偿、行政处罚及刑事追责三重法律风险。
“智驾”≠“自动驾驶”!
那么,什么是“自动驾驶”呢?根据《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标准,自动驾驶分为0至5级,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智驾汽车都属于L2级以下,也就是“组合驾驶辅助”阶段。L3级以上才属于真正的“自动驾驶”,但目前只处于示范应用或道路测试阶段,并没有面向个人销售。
如何安全使用“智驾”系统?
驾驶者在使用“智驾”系统时,需要清楚了解其功能特性、操作方法和禁止事项,并始终保持对车辆的控制,不能完全依赖系统。此外,驾驶者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避免疲劳驾驶:长时间驾驶容易造成疲劳,降低反应能力,即使开启“智驾”系统,也需要定时休息。
保持注意力集中:即使“智驾”系统可以辅助驾驶,驾驶者仍然需要保持对路况的观察,随时准备接管车辆。
遵守交通规则:不要因为开启“智驾”系统就忽视交通规则,例如超速、闯红灯等。
定期检查车辆:确保车辆各项功能正常,例如刹车、转向等,避免因车辆故障导致事故。
未来展望!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自动驾驶技术将会越来越成熟,未来我们有望实现真正的“自动驾驶”。但是,在此之前,驾驶者仍然需要保持警惕,安全驾驶,避免“脱手脱眼”带来的风险。
总结!
“智驾”系统是辅助驾驶工具,不是“自动驾驶”的代名词。驾驶者在使用“智驾”系统时,需要保持警惕,不能完全依赖系统,才能确保行车安全。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