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车企逆袭崛起,打破日本垄断格局,年赚40亿成全球第一

从濒临破产到年赚40亿,这家河南车企,打破日本垄断,成全球第一

郑州站外的大巴停靠区,天还没亮,司机窝在车头抽烟,修车工蹲在泥地上抠轮胎,旁边小卖铺老板娘一边数零钱一边骂娘,说订单全让宇通抢了,前两天老表才被骗去买别的牌子,结果坐了三小时,大巴半路趴窝,电话打爆没人接,这年头,连买辆大巴都得攒人品。

河南车企逆袭崛起,打破日本垄断格局,年赚40亿成全球第一-有驾

二十年前,谁信大巴还能挣钱,河南那家老厂,厂门锈得能划破裤子,工人下班骑的破自行车,连门卫都看不起自家车,1993年汤玉祥被扔到厂里,帐上没钱发工资,锅炉冒黑烟,车间里冷得掉冰渣,大家都说这厂药丸,结果人家扛下来了,推了个卧铺大巴出来,司机一传十十传百,说能躺的车头一回本,运输公司笑了,订单成堆砸过来,1995年销量翻了快一倍,谁还敢说国企没戏。

厂子里老工人说,那阵子宇通是熬过来的,1998年又咬牙搞了亚洲最大生产线,别人还在贴牌混饭吃,宇通已能一年造一万台,都是正儿八经的流水线活,后来还学德国人,拉了MAN合资,搞欧洲标准,那几年宇通厂区天天拉横幅,干得像不要命一样,2004年就成了国内头把交椅,出口也开了口子,老厂熬成大厂,谁见了不得嘀咕一句服气。

河南车企逆袭崛起,打破日本垄断格局,年赚40亿成全球第一-有驾

但这行水太深,外头风光,里头闹腾,厂区小卖部老板娘说,司机们最怕的不是路堵,是大巴出毛病没人管,之前用日本车,贵是真贵,出事了售后就摆谱,宇通后来把服务做到家,卖完还天天打电话问你用得咋样,2010年起还在海外建服务点、培训中心,非洲中亚的司机都夸人家靠谱,网上段子都说宇通是“卖完不撒手”,这话有点糙,可就是实在。

2024年才叫真爆发,新能源政策一推,国外市场像被捅了马蜂窝,宇通一年出口1万辆,沙特、智利、哈萨克斯坦全在买,郑州厂区大屏幕挂着一行字,“10000台中亚客户专供”,整个厂区都跟过年似的,海外收入一年涨了46%,152亿,国内175亿,出口第一次跟内销打了个平手,司机们笑,说这下可牛了,厂家自己都没想到,老外居然排队抢。

河南车企逆袭崛起,打破日本垄断格局,年赚40亿成全球第一-有驾

可热闹归热闹,也有人不服气,厂区工人说,现在挣钱没以前爽,销售费用和研发费都在缩,2025年头三个月,营收掉了3%,但净利润还涨14%,大车卖不动,小新能源车倒火,半年来大车销量少了7%,小车涨了74%,小区大爷聊起天都说,现在旅游市场人多但穷,景区让配百万级大巴,谁信,饭都吃不起了还坐豪车,宇通今年推的S12大巴,说是国产高端,但网友骂“脱离实际”,旅游公司老板私下嘀咕,买这玩意儿还不如多发几台小车。

行业老炮说,早些年卖大巴跟信仰似的,造车是技术活,讲究个气派,司机们图个面子,乘客图个舒坦,现在全是套餐式玩法,能省就省,能拆就拆,维修费、服务费一项项单列,去年《价格法修正草案》刚冒头,车企嘴上答应配合,心里还在想怎么多赚点,老客户说管是要管,厂家该怎么赚还怎么赚,没人真傻等着肉到嘴边飞了。

河南车企逆袭崛起,打破日本垄断格局,年赚40亿成全球第一-有驾

厂子里年轻人说,哪有啥高端路线,都是拼命压成本,电池热管理、续航优化,搞得像手机推新机,买家只看能跑多远省多少钱,哪管你什么品牌,网上吐槽也多,视频平台一搜“宇通售后”,评论区一半夸一半骂,有人说服务真到位,也有人抱怨配件贵、排队久,连培训都得掏钱,官方号底下留言怼天怼地。

宇通的员工私下说,市场变了,活不好干了,汤玉祥讲话都变保守,前几年还讲技术引领,现在只敢说稳健前行,厂子合同负债19亿多,比去年少了三成多,大家都明白,订单动力没准头,日子没以前那么稳。

河南车企逆袭崛起,打破日本垄断格局,年赚40亿成全球第一-有驾

大巴行业这口锅,谁都想蹭点汤喝,老字号熬成世界第一,背后还是得看谁能熬住,政策天天变,市场天天卷,司机、老板、工人都在盯着厂家的脸色吃饭,外面风光,里面苦水,郑州站外的大巴还在排队,没人知道下一个爆单是谁。

河南车企逆袭崛起,打破日本垄断格局,年赚40亿成全球第一-有驾

普通人要是想买大巴,不信广告信口碑,先打听售后服务,别贪便宜选冷门型号,买配件得问清楚价格,签合同时写明违约条款,别被销售忽悠说全包,真要用新车跑远路,找同行请教再下单,别只信厂家自夸,跌坑里赔的都是自己的辛苦钱。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