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已来?问界M8深陷“预制车”漩涡

#教师节出游记录#

未来已来?问界M8深陷“预制车”漩涡

八月。还未结束。九月。却已“生产”出整车。时间。在此刻错位。

一张铭牌截图掀起风暴。2025年8月20日。汽车博主“懂车老王”发现问界M8纯电版的铭牌。制造年月赫然标注:2025年9月。画面定格。现实与未来碰撞。网友惊呼:这是“预制车”吗?车未诞生。出生证却已提前签发。

舆论迅速发酵。质疑声如潮水涌来。数小时后。汽车之家删除图片。但截图早已病毒式传播。赛力斯沉默。电话无人接听。官方未作任何回应。留下市场一片猜疑。

为何会出现“未来车辆”?

行业惯例被打破。经销商直言:8月现车通常为6-7月生产。从未见过9月标注的车辆。异常。太异常。

三种可能性浮出水面:

•IT系统时间戳Bug?工厂MES若提前启用下月模板。可能导致日期跳月。

•市场策略“抢跑”?提前打印铭牌。营造“上市即交付”高效形象。新能源内卷。速度成竞争焦点。

•供应链“暗箱操作”?为抢订单。个别物流中心提前解锁9月批次车辆。

这并非问界M8首次“信息打架”。五月。电池类型乌龙:官方宣传三元锂。合格证却标磷酸铁锂。最终解释:印刷错误。短短三月。再现“时间穿越”。管理流程受质疑。

未来已来?问界M8深陷“预制车”漩涡-有驾

法律红线:虚假标注

国家标准《GB/T 18411》明确规定:制造日期须与实际下线日期一致。提前或滞后。均视为虚假标注。

后果严重。若查实故意造假。企业可能面临召回、罚款。甚至暂停公告型号。市场监管总局已注意到舆情。内部人士透露:正在了解情况。不排除调查。

消费者影响:潜在风险不容忽视

车辆本身质量或不受影响。但衍生问题不容小觑:

•二手车残值评估。以铭牌日期为准。

•保险起保时间。关联生产日期。

•三包期限。从开具发票日起算。但日期混乱可能引发纠纷。

律师建议:已下订用户应要求经销商书面确认真实生产日期。若存在欺诈。可主张“退一赔三”。

行业镜鉴:速度与质量的平衡

问界M8风波。折射行业深层焦虑。新能源淘汰赛白热化。产能即生死线。小米为保障YU7交付。预生产上万台车辆停放厂外。雷军拼了。但用户仍需等待36周以上。

未来已来?问界M8深陷“预制车”漩涡-有驾

研发周期大幅压缩。从过去5-7年。缩短至18-20个月。效率提升带来先发优势。但也埋下隐患:2023年新能源汽车召回数量创历史新高。达160.3万辆。电气设备缺陷占比近六成。

“上市即交付”成流量密码。但代价是什么?当速度碾压诚信。当营销超越实质。用户信任。逐渐侵蚀。

回到问界M8:问题待解

赛力斯亟需回答四个问题:

1.9月批次共有多少辆?

2.系统错误还是人为指令?

3.已流出的“未来车辆”是否会更换铭牌?

4.如何避免第三次“低级错误”?

答案不应继续“预制”。而需尽快给出经得起检验的“生产日期”。

结尾思考

车市很卷。但诚信应是底线。日期可以预制。信任无法预支。

用户不怕等。怕的是被糊弄。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