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驰C260L皓夜配置曝光引热议

最近汽车圈有个数据挺扎眼:2023年国内某新势力品牌的净亏损额,直接炸到百亿级别。是百亿,不是十亿,不是几亿。百亿,听着像天文数字。更吓人的是,这个品牌当年卖出去的车,差不多也就是20万辆上下。也就是说,卖一辆赔五十多万。五十多万,这是台奔驰E级车的价格啊!听到这儿,很多人第一反应是:这企业是不是疯了?或者说,这还能撑多久?

别急,我们把这事儿拆开看看。首先,亏损百亿真的是实打实的现金流出吗?其实未必。汽车行业尤其是新势力造车,研发投入、工厂建设、销售网络拓展……这些“看不见”的投入是个无底洞。而且账面上的亏损,很多时候是“结构性吓人”。比如,你今年投了几十亿建个新工厂,这钱等于提前花掉了,但工厂明年才能产车,后年才能算回报。所以这些账,放到一个季度或者一年里看,简直像个深坑。可拉长到五年、十年,可能就没那么夸张了。

奔驰C260L皓夜配置曝光引热议-有驾

再来看另一个关键点:毛利率。毛利率就是卖车赚的钱,刨去造车的成本,还剩多少。传统车企的毛利率一般在10%-20%之间,豪华品牌会更高一点。但新势力呢?很多时候是负的。像这个亏百亿的新势力品牌,2023年的毛利率直接是-10%。意思就是,每卖一辆车,别说赚钱了,连成本都填不平,还要赔钱。听起来很离谱对吧?但这事儿其实行业里早就见怪不怪了。新势力的逻辑是“先占市场、后赚钱”。一开始赔钱卖车,是为了尽快铺开销量、打响品牌。等规模上来了,供应链成本压下去,毛利率就能慢慢转正。

奔驰C260L皓夜配置曝光引热议-有驾

为什么这么干?因为不这么干,就根本没机会活下去。传统车企靠几十年的品牌积累和庞大的销售网络,新势力没这些,只能靠低价、靠“堆料”来吸引用户。像这个亏百亿的品牌,车机系统、辅助驾驶、内饰用料,全都拉满。柏林之声、座椅通风、L2级驾驶辅助,一些30万的车直接卷到豪华品牌的配置水平。这些东西真便宜吗?不便宜,成本高得吓人。但消费者买车的时候不看你亏不亏,只看这车值不值。所以,新势力只能咬牙赔钱堆配置,先把车卖出去。

奔驰C260L皓夜配置曝光引热议-有驾

那传统车企和外资品牌呢?是不是也在亏?其实不是完全一个逻辑。传统车企的燃油车业务是赚钱的,但电动车业务普遍亏损。原因很简单——电动车的产销规模还不够大。而且传统车企不像新势力那样能轻装上阵,他们肩上背着庞大的燃油车体系,转型成本高、效率低。而外资品牌呢?更惨一些。国内市场竞争太卷了,BBA之外的二线豪华品牌日子都不好过。日系车企的电动化步伐慢,市场份额在下滑。即便是特斯拉,也是在靠规模效应摊低成本,毛利率这两年在下滑。

奔驰C260L皓夜配置曝光引热议-有驾

所以回到新势力亏百亿这件事儿,得这么看:它亏得“很正常”。行业里,造车新势力初期都得经历这个阶段。特斯拉早年也亏过几十亿美金,后来才靠规模和技术积累翻身。国内这些新势力品牌,虽然亏钱,但在扩充市场份额、提升产品力这件事上动作很快。尤其是在研发上,真没少花钱。像辅助驾驶、智能座舱这些东西,全球都在摸索,国内的新势力甚至在部分技术上领先了传统车企和外资品牌。

奔驰C260L皓夜配置曝光引热议-有驾

那问题来了:亏百亿,究竟是战略性亏损,还是没活路了?答案其实很简单——得看企业自己有没有章法。如果亏的钱是花在研发、建厂、扩充供应链上,那就是在为未来铺路。怕就怕有些企业花钱没谱,大手大脚报高价、搞噱头,结果钱烧完了,技术没落地,市场也没打开。

所以,这事儿看着吓人,拆开看,其实没那么夸张。新势力造车,短期内不可能盈利,但只要企业走得稳,后劲还是很足的。尤其是现在国内新能源市场增长这么快,机会还在。大家盯着百亿亏损的时候,更应该关注它下一步要怎么走。是继续猛砸研发和渠道,还是开始调整策略、追求盈利?这才是能决定它未来命运的关键。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