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拉电池安全出问题,紧急召回,这次态度大转变?

最近汽车圈里有件不大不小的事,可能很多人没太注意,但仔细琢磨一下还挺有意思的。

长城汽车旗下的新能源品牌欧拉,突然宣布要召回一部分卖出去的黑猫和白猫这两款小车。

一听到“召回”,大家第一反应可能就是“这车质量又出问题了?”。

欧拉电池安全出问题,紧急召回,这次态度大转变?-有驾

但这次有点不一样,让人感觉怪怪的。

召回的汽车数量非常少,总共加起来还不到七十辆,可解决问题的办法却相当实在,直接给换掉整个动力电池模组。

这操作跟咱们印象里那个曾经因为“锁电”和“芯片门”被骂得不轻的欧拉,简直判若两人。

这到底是浪子回头,真心悔改,还是有什么别的盘算?

这背后藏着的故事,值得咱们普通老百姓好好聊一聊。

先说说这次召回具体是怎么回事。

根据官方发出的公告,这次召回涉及的是2021年到2022年间生产的一小批欧拉黑猫和白猫纯电动车,具体来说是53辆黑猫和14辆白猫,总共67辆。

问题出在了动力电池上,说是电池在生产制造的时候,里面的一些电芯正负极片可能没对齐,有点错位了。

这个小小的错位会带来一个不大不小的麻烦,就是电池会自己悄悄地跑电,比正常的自放电要严重。

这就好比一个水桶虽然没有大窟窿,但桶壁上有个看不见的裂缝,水会慢慢地渗漏光。

电池的电量这么一直“漏”,时间长了就容易发热,在一些极端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电池过热,这就存在安全隐患了。

为了杜绝这种风险,欧拉给出的解决方案是,把这67辆车召回来,不搞什么软件升级,也不做什么修修补补,而是直接把有问题的那部分动力电池模组整个换成新的。

欧拉电池安全出问题,紧急召回,这次态度大转变?-有驾

这态度,可以说是相当干脆利落,也相当有诚意了。

为什么说这次欧拉的态度让人意外呢?

因为这跟它以前的作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咱们把时间往前倒个两三年,回到2021年,那时候的欧拉可没这么“老实”。

当年,欧拉也搞过一次大召回,主角是它的iQ车型,数量可不少,足足有一万六千多辆。

当时的问题也是出在电池上,说是部分电池的一致性不太好,跟电池管理系统(BMS)的软件控制策略不太匹配。

用大白话说就是,一组电池里,有的“体格好”,有的“体格弱”,但管理系统却用同一个标准来要求它们,尤其是在频繁快速充电这种高强度工作下,那些“体格弱”的电池就容易掉队,甚至可能“罢工”,引发热失控的危险。

当时欧拉的解决办法是,给车辆的电池管理系统进行软件升级。

听起来好像没毛病,但车主们实际用起来才发现不对劲。

所谓的“升级”,其实是强行限制了电池的性能,充电速度变慢了,而且电池的可用容量也变小了。

这就好比你买了个10000毫安的充电宝,厂家为了安全,通过软件更新让你最多只能充进去8000毫安,充电速度还给你降了一半。

车主们当然不干了,感觉自己花钱买的续航里程被厂家用几行代码就给“偷”走了,这件事在当时引起了非常大的不满,被车主们称为“锁电门”。

同样是在2021年,欧拉还捅了个更大的娄子,就是著名的“芯片门”。

欧拉电池安全出问题,紧急召回,这次态度大转变?-有驾

当时欧拉在宣传好猫这款车的时候,白纸黑字写着用的是高性能的高通八核芯片,听起来特别高大上。

结果车主们拿到车后,有懂行的拆开一看,发现里面根本不是宣传的高通芯片,而是一款很多年前的老旧英特尔四核芯片。

这一下就炸了锅,这已经不是简单的配置缩水了,而是赤裸裸的虚假宣传。

事情闹得非常大,甚至被官方媒体点名批评。

最后,为了平息车主们的怒火,据说欧拉付出了高达数亿元的代价来进行补偿。

这两件事,让欧拉的品牌形象受到了重创,从一个备受女性喜爱的“网红”品牌,一下子跌落谷底。

品牌形象的崩塌,最直接的后果就是销量的断崖式下跌。

咱们看看数据就知道了,根据长城汽车自己公布的销量报告,欧拉品牌在2024年上半年的累计销量同比下滑了超过百分之四十,要知道现在国内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虽然激烈,但整体大盘是在增长的,别人都在进步,你却在大幅倒退,这问题就非常严重了。

可以说,欧拉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边缘。

在这样的危急关头,长城汽车集团做出了一个重要的人事调整,把原来在哈弗品牌立下汗马功劳的吕文斌调任为欧拉品牌的总经理,全面负责欧拉的管理工作。

这明显就是派来了一个“救火队长”,任务就是要带领欧拉走出困境。

了解了这些前因后果,我们再回过头来看这次只涉及67辆车的召回事件,是不是就品出点不一样的味道了?

欧拉电池安全出问题,紧急召回,这次态度大转变?-有驾

新官上任三把火,这很可能是新任总经理烧的第一把火,而且烧得非常巧妙。

首先,从成本上看,更换67辆车的电池模组,对于一个大车企来说,花的钱并不算多,完全在可承受范围之内。

但从公关和品牌形象的角度看,这笔钱花得太值了。

它用一个最小的行动,向整个市场传递了一个最强烈的信号:我们变了,我们和过去不一样了。

你看,现在只要发现问题,哪怕只有几十辆车,我们也会用最彻底、最负责任的方式去解决,绝不含糊。

这与当年那个用“锁电”来应付上万名车主的欧拉,形成了天壤之别。

这无疑是在告诉所有潜在的消费者,欧拉正在努力重塑自己的形象,要把“安全”和“诚信”重新刻在自己的脑门上。

而且,这个举动也和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近期的言论高度一致。

在整个行业都在打“价格战”,各种减配、降本乱象丛生的时候,魏总多次在公开场合强调要造“良心车”,要坚持“长期主义”,反对无底线的竞争。

欧拉这次教科书式的召回处理,正是对这种理念的最好实践。

所以,这可能不仅仅是欧拉一个品牌的自救行为,更是整个长城汽车集团在经历了市场的毒打和深刻反思后,做出的一次战略调整。

他们可能已经深刻地认识到,在当今这个信息高度透明的社会,任何的小聪明和投机取巧最终都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消费者虽然关心价格,但更关心安全和诚信。

想要让消费者心甘情愿地掏出真金白银,唯一的办法就是拿出真心,用实实在在的产品和负责任的态度去打动他们。

这次召回,或许就是欧拉迈出的第一步,它试图用行动来证明,自己正在努力成为一个值得信赖的中国品牌。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