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看武侠小说,总觉得江湖很刺激。刀光剑影,你来我往,谁也不服谁。等长大了才明白,真正的江湖不在武侠世界,而是在中国的车企财报里。那场杀疯了的“价格战”,就像网红在直播间抢粉丝,每一单都透着一股不要脸的勇气。
说到今年上半年车企的数据,简直可以用一句诗来形容:“白发三千丈,因财报愁更长。”但说实话,愁也不是他们的,按“比亚迪定律”,只有躺着躺着就把钱赚了的人才能笑到最后。别以为财报是一堆数字,实际上藏着的是中国车企的半壁江山和半个段子。不信你看——销量涨、营收加、净利润挤牙膏式增长,然后研发投入突然像吃了春药一样蹿升,这比网文作者三更半夜爆肝写男频爽文还真实,还励志。
先说比亚迪。人家今年上半年卖了两百一十四万多辆车,净赚了一百五十五亿,销量和营收增速手拉手齐步走,净利润也给了个两位数的增长。海外市场更是给力,出口分分钟吊打西方兄弟,走的不是价格战那一套,而是“技术输出+高单价+高利润”。妥妥的大赢家。但要我说,这不是“赢在起跑线”,这是“赢在地球另一边”;海外市场那单车均价高得不像话,赚得开心还给国家纳了两百多亿税,这下谁也不能说他是“割韭菜”吧,顶多算是把韭菜种到国外了。
比亚迪就是那个在赌场里耍酷的人,别人拼命砸筹码,他就坐那儿观牌,等着监控拍下大合影。他们信奉一个道理:打价格战是穷人的马拉松,有钱有技术的直接走高速。你见过谁在微信朋友圈炫耀自己多会砍价吗?没有,都在炫自己买的贵货多高端。比亚迪也是一样,卷技术、卷研发,价格卷得少,脸卷得多,说不定下班还发个朋友圈:“今日研发30899999999元,请点赞。”这要是发出来,吉利、长城、广汽都得在评论区点个哭脸。
讲到其他车企,财报就一声叹息。吉利汽车销量涨得猛,净利润却哆嗦了下,仿佛每卖出一辆车就被扣了一顿饭钱。研发投入开开心心地涨,但利润却和小学生考试一样,能及格就不错了。长城也是,一个亿一个亿地砸研发,还没来得及炫耀就发现净利润不见了,每年披星戴月搞科技,结果饶是一年到头还在账上画圈圈。
广汽今年干脆玩了把逆天操作,又亏又减,亏损数字像彩票头奖一样让人怀疑自己眼花。小鹏汽车销量暴涨,可惜亏得比涨得还快。理想汽车好歹能盈利,但净利润比自家SUV的中控屏还薄,想拍个竖屏影集都费劲。零跑今年算是熬出来了,上半年刚盈利,终于不用在投资人面前背诵“亏损不是原罪”。长安和东风做着最后的挣扎,他们的业绩表像用Excel画的笑脸,又笑又哭。奇瑞数据还没公布,不过据说出口能把发达国家的汽车市场快卷没了,车企自信心爆表——舆论场上是“奇瑞牛逼”,财务表上大概率也是“奇瑞,你真行”。
这场价格战,为啥越打越热闹?因为车企们都在演职业跳水运动员,能砸价绝不砸脸。社会教给我们一句话: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钱的研发万里挑一。比亚迪靠研发堆出了护城河,堆得多了,连长江都嫌弃它水深。今年上半年309亿都砸研发了,估计年底连卷烟厂的老板都得敬它三分。再看看别人家,新势力们要么玩热搜,要么玩融资,真正能盈利的凤毛麟角。
不是我黑谁,数据摆在那儿,财报就是赤裸裸的原始欲望,是一场没有硝烟的“自杀式价格战”。有人靠降价抢市场,抢完了发现“赔钱赚吆喝”,吆喝完了要进医院打吊针。比亚迪就不一样,他们给研发打疫苗,花大钱堆技术,靠的是实力说话。说到这里,我都有点佩服了,这么狠,难怪国内除了华为,也就只有比亚迪敢硬刚全球。
你问为什么打价格战?还不是因为谁都想当老大,谁都怕被勒住裤腰带。当年那句“你不涨价我不涨价”成了笑话,现在是“你不降价我降价”。咱们中国汽车界,已经不是市场在分蛋糕了,是谁一脚踹翻蛋糕再抢地上那一块。打价格战的,嘴上喊市场自律,行动上拼命贱卖。嘴里一边吐槽“内卷”,手上“卷”得让人头晕。反正有些车企的财报是靠降价拦车,收利润靠海啸起风,未来趋势八成是“价格战打到天荒地老,研发投入卷到头发掉”。
说白了,市场就是大号舞台,每家车企都在表演“我不是最惨的那个”,可惜观众全是大聪明。每次财报季一到,留言区就炸了,什么“又亏了”、“还赚吗”、“明年还能卷吗”。甚至有的车企不发财报,自称低调做人,不跟风炒作,但销量数据还是被人挖出来比着看。其实大家心知肚明,比的是谁活得久,谁研发卷得狠。
比亚迪的亮点,绝对不是在价格战上赢了,而是把别人头发卷掉那一刻自己还在洗澡唱歌。为什么能做到?因为人家搞研发搞得像盖别墅,原材料堆得满满的,邻居都羡慕。12万人堆技术,这不是开玩笑,民营高科技制造业除了华为也只有它有这个气魄。要说这家企业有没有未来,只能说:只要地球自转,财报都能翻着花样发红包。
当然,这样的好日子不是谁都能有。大部分车企还在价格战里拼命挣扎,自我安慰“做薄利多销”。但多销变多亏,薄利变无利,市场只会看到比亚迪和少数几个技术流。那些纯靠降价抢市场的企业,明年财报估计要请心理医生。等到技术壁垒起来,别人还在口号里找慰藉,人家已经坐着高铁去新兴市场边收税边扩张。
再说研发投入这件事,所有企业都知道钱烧得快要爆炸。比亚迪每年疯砸300多亿,眼看就要破600亿纪录。你说靠什么打价格战?靠什么做高端?没有技术研发,都靠擦边球吗?也许可以,但持续不了多久。中国过去是“用价格战打出口”,现在是“用技术战打全球”,没点家底,财报就是丧钟。
最后看看那些亏损还能讲故事的新势力,嘴里说:“亏损不是原罪,成长才是。”但成长也分对象,用户的钱包和股东的耐心都是有限的。归根到底,市场没傻子,财报更不是鬼故事。数据才是硬道理,谁笑到下半年,还得看谁的牙没打掉。
在这个车企江湖,没有永远的赢家,只有永远的黑色幽默。财报季不是比谁炫,是比谁耐得住做技术的寂寞。比亚迪靠研发赢了场面,靠高价赚了体面,国内外都能卖能收税,这样的剧本,多少车企都想抄,可惜没资金没实力,连段子都说不出。等到下一季财报出来,也许赢家还是它,也许有人别开生面,反正输家一直在变,赢家永远都在洗澡唱歌。
至于我们这些吃瓜群众,也只能在财报里找几个段子,学比亚迪提一提税收,学小鹏做做销量爆发,学广汽亏个头奖,学理想天天自我安慰。等到最后,有人说:“中国汽车真厉害!”有人说:“关键数据真晃眼!”还有人只看价格战,心里默念:“幸好我不用造车,要不头发真掉光了。”
反正人生就是一场财报,谁笑到最后,谁就能在荒诞剧里唱主角。打价格战的是丧钟,搞研发的是乐章。下半年,谁还敢在歌里乱喊“内卷”,谁还敢把技术当笑话,那就只能等下一季上市发公告的时候,在评论区发个:嗯,确实是赢家——这年头,能发研发费用的才是高端,能给国家纳税的才算有脸,剩下的是给段子供稿,给头发加班。
如果你觉得这些数据没意思,那说明你还没掉头发;等到有一天你发现头发和净利润比起来,还是头发更珍贵——你就懂了比亚迪的自信,也就懂了财报里的荒诞幽默。至于下半年谁才是赢家?我只能说,数据不会骗人,段子不会骗人,但人会骗人。别问谁是真君子,问问谁是真技术,谁是真的能赚钱的。剩下的,只能交给评论区的段友了。
我们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倡导文明、健康的社会风气。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相关证明以便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