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广汽丰田赛那在经销商终端普遍给出3万元左右的优惠,入门版实际成交价从指导价29.98万降到27万左右!
这消息一出来,评论区炸了:"丰田这是怂了?""赛那终于不装了?""优惠3万是不是卖不动了?"
要知道,赛那这款车之前可是"加价神车",2021年刚上市那会儿,有些地方加价5万都得排队等车。
现在大幅优惠,这画风转得也太快了吧?
有人说这是"诚意满满",也有人怀疑是"清库存"。那问题来了:优惠3万的赛那,到底是真便宜了,还是另有隐情?30万级MPV市场,赛那还能打吗?咱今天就来扒一扒。
从"加价王"到"优惠3万"?赛那这两年到底经历了啥?
咱先把时间线捋一捋。2021年10月30日,广汽丰田赛那正式上市,官方指导价30.98万-40.58万元。那时候正赶上国内MPV市场开始火热,商务市场被别克GL8牢牢占据,但家用MPV这块市场基本是空白。
赛那一来就瞄准了"7座家用MPV"这个定位,2.5L混动系统+双侧电滑门+第二排航空座椅,把"奶爸车"该有的卖点全给拉满了。当时很多人一看:哎呦,这不就是丰田给家庭用户量身定制的"移动客厅"吗?
结果呢,上市不到半年,全国各地的经销商就开始坐地起价——普遍加价3到5万,热门城市像北京、上海、深圳,加价8万都是起步价,还得乖乖等车3个月。
那阵子论坛上到处都是吐槽:"丰田真把自己当成埃尔法了?""一辆30多万的车凭啥加价?"
但抱怨归抱怨,该买的人还是排着队交钱。
为啥?
因为当时市场上真没啥能跟赛那对打的对手——别克GL8太商务,开着像司机;本田奥德赛空间小了点,配置也一般;国产MPV要么是传祺M8这种20万级别的,要么就是还没起势的新能源车。
赛那就这么卡在一个"既有丰田的品牌背书、又有混动省油的实惠、还有家用MPV的稀缺性"的甜蜜位置上,想不火都难。很多人当时断言:赛那要复刻埃尔法的"加价神话",至少火个三五年没问题。
但好景不长。
从2023年下半年开始,市场风向就变了。先是有消息传出来,某些城市的赛那可以"平价提车"了,不用加价;到了2024年初,部分4S店开始主动给出1到2万的优惠;2024年底,优惠幅度扩大到2万左右,个别店甚至能谈到2.5万。
很多当年加价买车的老车主气得跳脚:"我当初加价5万买的车,现在倒贴2万都没人要?"
这到底咋回事?
其实说穿了就四个字——对手杀疯了!
第一波冲击来自传统合资MPV的价格战。别克GL8陆尊从2023年开始就频繁搞"限时优惠""金融贴息",终端优惠最高能到5万,把30万级MPV的价格天花板给捅破了。
本田奥德赛也不甘示弱,优惠2到3万成了常态操作。
这两位老大哥一降价,赛那的"性价比"立马就不香了——人家GL8商务家用两不误,奥德赛开着灵活好停车,赛那除了混动省油,好像也没啥绝对优势了。
第二波冲击更狠,是国产新能源MPV的强势崛起。2022年8月,腾势D9正式上市,主打"30万级智能电动MPV",一上来就把智能化配置拉满——高通8155芯片、冰箱彩电大沙发、辅助驾驶、电吸门,这些配置在传统合资MPV上想都不敢想。
关键是价格也不贵,插混版32.98万起,纯电版33.98万起,跟赛那的中配差不多价钱,但配置和豪华感碾压。
到了2024年,腾势D9的全年销量超过10万辆,成了MPV市场的销量冠军。
紧跟着,极氪009、理想MEGA、岚图梦想家这些新面孔也陆续杀进来,虽然价格更贵,但把"智能+豪华+性能"的天花板顶到了一个新高度,让消费者意识到:"哦,原来MPV还能这么玩?"
第三波冲击来自价格更亲民的选手。传祺M8宗师系列20万出头就能拿下顶配,虽然品牌力比不上丰田,但配置给得真舍得——冰箱、电视、按摩座椅、氛围灯,该有的都有,开出去面子一点不差。
进口的丰田塞纳虽然贵,但人家有混动四驱版本,适合那些预算充足、追求越野性能的家庭用户,也分流了一部分高端买家。
到了2025年,赛那的日子就更难过了。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赛那销量为89450辆,虽然拿下MPV市场第二名,但被腾势D9(超过10万辆)拉开了距离。
而且新能源MPV的月销占比持续攀升,2025年9月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经达到历史新高,预计10月可能突破六成。
广汽丰田坐不住了,2025年10月各地经销商普遍给出3万左右的优惠幅度!
入门版实际成交价约27万、中配约30万、顶配约38万。
表面上说法是"为了回馈消费者",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是被市场逼的!30万买个油混MPV,智能化配置还停留在几年前的水平,连个像样的辅助驾驶都没有,冰箱彩电大沙发想都别想,不降价真没人买账了。
优惠3万后的赛那,产品力到底还剩几成?
可能有人要问了:降价3万是挺爽的,但赛那这车本身到底还值不值得买?
咱得把它的家底好好扒一扒。
先说优点,赛那确实有几把刷子在手里。
第一就是混动省油这个杀手锏。
搭载丰田THS混动系统,2.5L自然吸气发动机配电机,官方综合油耗6.9L/100km,实际城市路况跑下来也就7到8个油左右。别小看这个数据,你拿同级别的纯燃油MPV来比,比如别克GL8,油耗轻轻松松上10个,高速还好点,市区堵车能飙到12、13个油。
算笔账:一年跑两万公里,按现在95号汽油8块钱一升算,赛那一年油费大概1.2万,GL8得1.6万往上,赛那能省出小5000块。
而且混动的平顺性是真舒服,起步不肉、加速线性,开起来比纯燃油车安静太多,坐在车里那种高级感立马就上来了。
第二是空间实用性确实到位。车身尺寸5165×1995×1785mm,轴距3060mm,标准7座布局。
第二排配了两个独立航空座椅,支持电动调节、腿托、加热通风,坐上去那叫一个舒坦,长途坐三四个小时腰也不酸。
第三排也不是那种"应急座椅",成年人坐进去腿部空间还有150mm左右,短途完全够用,不至于蜷着腿受罪。
双侧电滑门加上低地台设计,老人小孩上下车特别方便,不用爬高踩低的。后备箱基础容积560L,把第三排座椅放倒能扩展到1800L以上,拉货装行李都不在话下,周末带全家出去露营,帐篷烧烤架零食箱全塞得下。
第三是品质靠谱这个老本行。丰田的三大件——发动机、变速箱、底盘,口碑一直在线,混动系统质保8年20万公里,车主反馈小毛病很少,保养也便宜,一次小保养五六百块钱搞定。
开个十来年基本不用大修,二手保值率也稳定在同级前列。
这对于那些"买车就是图省心"的家庭用户来说,吸引力还是很大的。
但话说回来,槽点也是真明显,赛那的"老气"现在快藏不住了。
第一就是智能化实在太拉胯。
都2025年了,赛那的车机还是12.3英寸中控屏加机械仪表盘的老套路,虽然换装了高通8155芯片,但整体体验依然不如新势力车型流畅。
语音助手?
有是有,但功能比较基础,想连续对话体验还是不够顺滑。
别提什么激光雷达、高阶辅助驾驶了,全系最高就给个ACC自适应巡航加车道保持,连并线辅助都得选装。你再看看腾势D9,高通8155芯片、语音能连续对话、L2++辅助驾驶,岚图梦想家更狠,上激光雷达加自动泊车。
赛那的智能化水平,保守估计落后同行至少两三年。
第二是配置真的抠门。27万左右的入门版,连电动尾门、座椅通风、后排独立空调这些基础配置都没有,想要?
加钱上中配。
中配30多万才给你全景天窗和JBL音响,顶配38万左右也就多个HUD抬头显示。你再看腾势D9入门版32.98万,标配冰箱、电吸门、全车隔音玻璃、智能香氛系统,豪华感吊打赛那好几条街。
同样花30多万,一个像"移动客厅",一个像"普通工具车",这差距不是一星半点。
第三是动力表现太"温吞"。2.5L混动系统综合功率183马力,账面数据看着还行,但实际开起来就是"够用但没激情"——超车得深踩油门等动力响应,高速后段加速明显乏力,想超个大货车都得提前规划好。
对比腾势D9的纯电版本,最大功率360kW,零百加速6.9秒,那加速推背感简直不是一个次元的。
赛那这动力,用"老年人开的慢车"来形容真不过分。
说白了,赛那现在就是个典型的"偏科生"——省油、可靠、空间大,这些传统优势还在;但智能化、豪华感、驾驶乐趣全面落后。
优惠3万能弥补一部分差距,但想靠价格优势硬刚新能源MPV?
难!
27万起的赛那,为啥还是"不够香"?
现在问题来了:优惠3万之后,赛那的性价比到底行不行?
咱得好好算算账、比比对手。
先看价格这个维度。
27万左右的入门版赛那,对标的是谁?
燃油MPV里头,别克GL8陆尊入门版指导价29.99万,但终端优惠狠,实际落地25万左右,而且配置比赛那高——标配电动尾门、全景天窗这些。本田奥德赛入门版22.98万,优惠完20万出头就能拿下,虽然配置一般但胜在便宜啊。
新能源MPV这边,腾势D9纯电版入门32.98万,是贵了5万多,但智能化和豪华感是碾压级别的。
传祺M8宗师入门才18.98万,便宜将近10万,冰箱彩电大沙发全给你安排上。
你看,赛那的27万就卡在一个特别尴尬的位置——比燃油MPV没便宜多少,比新能源MPV又缺智能化,比自主品牌又贵一大截,左右不是人。
再看用户需求的变化。2025年买MPV的人,早就不是2021年那批"只要省油可靠就行"的保守派了。
现在的奶爸宝妈们要什么?
第一是智能化必须到位——语音控制、辅助驾驶、车机流畅度,这些都是刚需。
你想啊,带着娃开车本来就手忙脚乱,语音控制空调和导航能省大事儿,辅助驾驶能减轻长途疲劳,车机卡顿半天反应不过来那简直要命。
第二是豪华感得跟上——冰箱、电吸门、氛围灯、大屏幕,这些"面子配置"能显著提升家庭出行的幸福感。
周末带全家出去玩,车里冰箱放点饮料水果,氛围灯一开,孩子坐在后排看动画片,这才叫享受啊。
第三是动力性能不能太肉——新能源MPV零百加速6到7秒很常见,赛那这"温吞"混动就显得老气横秋了,年轻爸爸们开着都觉得没劲。
赛那恰恰在这三项上全面落后,优惠3万只是"止血",根本没解决"产品力跟不上时代"的根本问题。
品牌溢价在崩塌。
以前丰田这个牌子等于可靠加保值,这个标签能让消费者愿意多花几万块钱。
但现在呢?
国产新能源MPV在智能化、豪华感上全面反超,质量口碑也在快速追赶——比如腾势D9的车主反馈故障率很低,保养也便宜,跟丰田的差距越来越小。
国产品牌还在"卷服务"——腾势提供免费充电桩安装加终身质保,岚图有24小时管家服务,你有问题随时打电话有人管。
赛那呢?
除了广汽丰田4S店的常规保养,啥附加服务都没有,该花的钱一分不少。
品牌溢价没了,价格优势又不够狠,赛那的"性价比神话"自然就破灭了。
从市场大趋势来看,赛那的困境其实是整个合资燃油车的缩影。2025年9月国内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经达到历史新高,10月预计将突破六成。
30万级家用车市场,消费者越来越倾向于"智能电动"而不是"传统油混"。
年轻家庭的想法很简单:既然花30万买车,为啥不买个智能化高、豪华感强、用车成本还低的新能源车?
赛那优惠3万,本质上是在用"价格换时间"——希望用性价比留住一部分保守型用户,比如那些不想安装充电桩、担心新能源保值率、或者就是信任丰田品牌的人。
但这招能撑多久?
等腾势D9们再降个两三万,或者推出增程版既能充电又能加油,赛那连"省油"这个最后的遮羞布都保不住了。
何况,国产新能源MPV的迭代速度快得吓人,半年一小改、一年一大改,智能化配置不断升级。
赛那这种"几年不变"的产品节奏,在这个快速变化的市场里,只会越来越被动。
网友吵翻了!这些疑问你中招了吗?
赛那优惠3万的消息出来之后,评论区成了"大型辩论现场",各种观点满天飞。
咱挑几个最典型的问题聊聊。
问题1:"27万买赛那,还是加点钱上腾势D9?"
这个问题争议最大,两派人吵得不可开交。
支持赛那的人理由很:丰田混动省油可靠,开10年都不用操心,而且27万比腾势D9便宜5万多,这钱够加好几年油了,何必冒险去买新能源车?
支持腾势D9的人立马反驳:5万多块换来的可是全方位碾压啊——智能化方面高通8155芯片加辅助驾驶,豪华感方面冰箱彩电大沙发,动力方面零百6.9秒,而且腾势D9有终身质保,保值率也在快速上涨,5万多差价绝对值回票价!
个人觉得这个问题得看你是哪类用户。
如果你是"保守型"的,家里没充电桩条件、预算卡死30万以内、就想买个省心的工具车代步,那赛那还能考虑一下。
但如果你重视智能化和驾乘体验,或者家里有充电条件,那闭眼选腾势D9——5万多差价带来的体验提升,是质的飞跃。
再说了,现在公共充电桩到处都是,充电焦虑早就不是大问题了。
问题2:"赛那优惠3万是不是要换代了?现在买会不会当冤大头?"
这个担心确实有道理。
汽车圈有个"潜规则":大幅优惠往往意味着清库存或者新款在路上。
但根据目前掌握的信息,赛那短期内应该不会大改款——广汽丰田刚在2024年做了小改款,调整了前脸格栅、增加了部分配置,还换装了8155芯片。
按照丰田的换代周期,一般是5到7年,下一代赛那最快也得等到2026-2027年。
所以现在买不算"当冤大头",但也别指望有啥"抄底价"——这个优惠幅度估计会持续挺长一段时间,不会再往下降太多了。
问题3:"赛那的混动系统真的比燃油车省钱吗?"
这个账得细算。
赛那综合油耗约7.5L/100km,按现在95号汽油8块钱一升算,每公里油费0.6元,一年跑两万公里油费1.2万。
对比纯燃油的别克GL8,油耗约10L/100km,每公里0.8元,一年油费1.6万——赛那确实能省4000块一年。
但别忘了,赛那入门版优惠后约27万,GL8优惠后约25万,赛那还贵2万,这个差价得开5年才能靠油费省回来。
而且如果你考虑腾势D9纯电版,百公里电费大概10块钱,一年电费才2000块,比赛那一年能省1万油费,5年就省出5万来!
这么一算,混动的省钱优势其实没那么夸张。
问题4:"丰田这个牌子还值得信吗?会不会像大众一样口碑崩盘?"
丰田的品质口碑短期内应该问题不大,混动技术确实成熟,三大件故障率低,这是人家几十年积累下来的硬实力。
但"值不值得信"不只看品质,还得看品牌有没有与时俱进。
丰田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太保守了——在智能化、电动化转型上明显慢半拍,赛那就是个典型例子。
如果丰田再不加速转型,比如推出纯电MPV、升级智能座舱,几年可能真会像大众一样,被国产品牌"降维打击"。
消费者的耐心是有限的,你不进步,别人进步得飞快,慢慢就被甩下了。
丰田赛那的"优惠3万",是自救还是"回光返照"?
从2025年10月赛那终端优惠3万这一波操作就能看出来:丰田终于意识到"躺赢时代"结束了,开始主动"放下身段"跟国产品牌拼刺刀。
但问题是,降价3万只是"战术调整",并没有解决"产品力落后"的战略问题——智能化拉胯、配置抠门、动力温吞,这些硬伤不是靠便宜几万块就能掩盖的。
说白了,赛那现在就是"廉颇老矣"——混动省油、空间大、质量稳,这些优点还在,但面对腾势D9、岚图梦想家这些"智能化加豪华感"拉满的新对手,已经很难靠"情怀"和"品牌"打动年轻消费者了。
27万的入门价确实比以前香,但放在2025年的MPV市场里,也就是"能看但不够香"的水平。
这次降价有点"饮鸩止渴"的意思——短期内可能刺激一波销量,但长期来看,如果产品力不升级、智能化不跟上,赛那只会越来越边缘化。
最后来个灵魂拷问:如果你有30万预算买7座MPV,会选"省油可靠但老气"的赛那,还是"智能豪华但相对新"的国产新能源MPV?
评论区说说你的真实想法!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