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聊聊领克10 EM-P这新车,不少人关心的第一个问题肯定是:“这东西到底值不值?”还有,市场里横七竖八那么多车,领克10 EM-P拿啥跟人家拼?光靠全系电四驱,起售价不到17万,这配置就能直接上车位吗?可劲琢磨琢磨,这背后究竟藏的是什么门道。
先说说价格。以前预售价近20万打底,熊猫眼瞪得通红也没多少人肉眼可见地激动,毕竟预售价嘛,爱咋咋的。大家都明白,这价格按惯例,迟早得“跳个水”。现在来看,直接干到16万多,全系都是电四驱,想想这动作,谁能不多看两眼?不少人会问,这价格出来后,真敢买了?会不会“全系标配电四驱”,但其它缩水?
其实啊,要我说,汽车市场的卷法已经成精。往年买辆四驱SUV,得花多少血汗钱?而今,不到17万上四驱,还带智能、带配置,确实挺有诱惑力。可问题是,这车上的智能配置到底岁不岁,还是说三天两头卡死在那里让你干着急?
我们慢慢过过配置。1.5T插混动力,前后双电机,噱头不小,270千瓦总功率、500牛·米扭矩,听起来比很多合资SUV都猛,说实话,光看参数你真挑不出毛病。有意思的是,纯电续航120公里(小电池)和240公里(大电池),两种版本给你挑,120四驱Halo直接起步价下压,这波操作请教,你以为是良心吗?其实也是市场比拼逼出来的。
再看电池供应商,宁德时代、衢州极电,口碑啥样都不用我多说。中国新能源车卷到今天,你用杂牌电池都不好意思出门打广告,领克用的这几套,算是做到了面子够,安全也顾上。
说到这里,你该问自己个问题:“这价格和配置,是不是性价比爆表?”
可现实真这么美好吗?大家想想,虽然盯着的是价格和动力,但普通老百姓用车,最关心啥?“耐不耐使、毛不毛病、维修贵不贵?”再多智能六花八门,开起来不顺溜等于白搭。智能驾驶辅助,入门版用的是英伟达Orin Y,200TOPS算力,剩下的那仨升级到700TOPS的Thor索尔,牛不牛?牛。可是你爸妈能用明白不?或者说交规一变、城市老下雪,能用准不?这就得见仁见智。这个时候,你可能会问:“买个顶配值吗?”答案未必肯定。毕竟,配置要花钱、实际体验要看个人、智能驾驶哪怕通天,路边小摊还是得靠双眼。
说起内饰和舒适性,23扬声器、Nappa真皮、座椅按摩、哈曼卡顿音响、车载冰箱……这些玩意儿打一套,平时用不上三回。你连按按键都怕留指纹的时候,什么座椅加热通风、后排通风按摩全给你上,真有这个需求吗?真能充分感受到?很多人和我一样,超市500块的按摩垫用着都舒服。再说高级音响,跑国道的时候听一段,都分不清到底是哈曼卡顿还是收音机。但不是说有了就不好,关键就是,看你实际生活需要,别看人家宣传用得多牛,最后都成了“谈资”,没那么刚需。
外观呢,The Next Day概念设计,就和领克Z10非常像。前脸看起来犀利,比很多油车有范儿。不过,我总觉得现在这波国产品牌,哪家都爱走科幻溜达一遍,个性虽然有了,不免有点千篇一律。尺寸5050毫米、轴距3005毫米,室内空间比07 EM-P大一截,一家三口出门,后备箱能装下暑假作业+厨房锅碗瓢盆,绝对不用担心,空间很宽松。
说回市场竞争。不到17万四驱+大空间+智能+混动,有对手没?有!比亚迪的宋PLUS DM-i、长安深蓝、极氪007、零跑都在摩拳擦掌。伴随市场轰轰烈烈“内卷”,每家的发布会台词都是——配置给得多、价格让得狠,恨不得手机都一块送。但真要找出“全系配四驱,还卖这么低”,领克10 EM-P算是其中一个刺头。它不是打低端,也不是冲高端,而是拼综合性价比,给的够多,图一时的红火。
有人又问了:“要是这么配置,领克10 EM-P能不能拉群众倒向国产?”那得看车圈整体环境。一来,新势力品牌信任度还在爬坡,消费者买上一辆,不再简单看配置,还得看后续服务、三年质保,出点啥小毛病好不好修。毕竟,谁买车都不希望开两年就给拉修理厂,修不好还找不到配件。这就是为啥,有些人宁肯老老实实选油车,哪怕油都涨到10块一升,也觉得图省心。
再者,插电混动车型在一二线城市有政策优势,可三四线还在犹豫,充电环境不够、纯电续航未必用得着。你说240公里纯电听着牛,但下乡一趟,服务区桩位在哪,心里有数吗?说到底,人们选的不是一辆车,选的是生活便利性和心里的安全感。
这里再提一句,领克10 EM-P的本事,归根结底在“加法”上做文章,而不是“减法”。你想要的舒适配置、电动四驱、科技氛围它都给你堆上;你觉得传统动力不够环保,那就配混动;你想智能一点,那摄像头、雷达、芯片一股脑扔进来。可凡事有利有弊,配置给多了,后续维保能不能跟得上?出点小问题,维修真的省心吗?国产品牌这些年涨势很猛,可也有不少新用户“新人踩坑”,比如小毛病多、软件更新慢、延时维护。这些公共体验,影响着大家的购车心态。所以一个问题,噱头和体验,会不会反向拉低口碑?
不过咱必须说句公道话,这车整个策略,反映了领克的野心——不想只做小众车企,而是要走进大街小巷,让更多年轻人、家庭用户都能“平优价、体验高”。在价格战中拼出头,是突破,还是昙花一现,还得看后续大家用得舒不舒服,能开多少年,开起来不糟心。
说实话,我看待这个问题,就是一厢情愿想买车的人要自问:你图的是“用得省心”,还是“看上去性价比高”? 买车买的是自己的每一天,用车体验才是事业的终点。新势力品牌能不能经住市场考验,就看它面对上百万消费者的日常,能不能扛下各种琐事、意外、小折腾。
最后一个提问留给大家:“如果给你17万预算,这堆配置和动力,你会籍着勇气买国产插混领克吗?你更熊得起电动生活,还是宁愿老老实实买台油车求稳?”说起来容易,选起来难,所有光鲜的发布会背后,都会有真实的烟火气、磕磕绊绊和温吞琐碎。到头来,选车别光图痛快,更别只相信参数和配置,咱得想清楚:到底自己要啥,谁能给你,谁能坚持到底。这才是领克10 EM-P真正面对的市场考题。
我们始终秉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内容涉及权益纠纷,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依规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