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提新车那会儿,心里别提多美了,可一到保养的时候,不少车主就开始纠结:首保之后不去4S店,车会不会“脱保”?网上有人说“必须去”,有人却说“没关系”,弄得人心里直打鼓。前段时间,我特意找了一位在4S店干了十多年的售后经理聊天,没想到他直接甩出一句话:“其实很多车主都被误导了,真相真没大家想的那么复杂!”
真相一:政策早改了,脱保的说法早过时了
“现在都2023年了,还有人拿脱保吓唬车主?”售后经理一开口就笑了。他告诉我,早在2015年,国家交通运输部就发过通知:车主有权自主选择维修点,只要保养符合规范,厂家和4S店不能以“不在指定地点保养”为由拒绝质保。说白了,只要你的车在保修期内,哪怕首保之后一直去外面正规汽修店保养,也不会影响质保权益。
不过,他特别提醒了一个案例:去年有位车主李先生,车子还在保修期内,发动机突然故障。4S店一开始以“没在店里保养”为由推脱,但李先生提供了外面汽修店的资质证明、保养记录和正规发票,最终厂家还是免费更换了发动机。“关键是要保留好证据,有理有据,谁都不敢糊弄你!”售后经理强调。
真相二:4S店的优势,其实就这三点
虽然不去4S店不会脱保,但售后经理也坦言,4S店确实有它的优势。“原厂配件、专业技师、完整记录,这三样是外面很难完全替代的。”他举了个例子:有位车主王女士,图便宜去路边店换了个副厂空气滤芯,结果滤芯质量差,导致发动机积碳严重,修车多花了3000多块。“原厂配件贵有贵的道理,尤其是关键部件,别为了省小钱吃大亏。”
不过,他也提到,现在很多连锁汽修品牌(比如途虎、天猫养车)的配件和技师水平并不差。“如果车主自己懂点车,或者能找到靠谱的店,完全可以在外面保养,省下不少钱。”他的一位同事甚至私下透露,自己家的车首保后也常去熟人的汽修店做保养,“毕竟4S店工时费太贵,换个机油能差出两三百”。
避坑指南:外面保养做到这三点,质保稳稳的
售后经理总结了一套“避坑口诀”:“选资质、留记录、看条款”。
1. 选资质:一定要去有《机动车维修经营备案证》的正规店。可以现场查看店面悬挂的证件,或者在“全国汽车维修电子健康档案”系统上查询。
2. 留记录:每次保养后,要求汽修店开具详细单据,包括更换的配件品牌、型号、施工项目,最好盖上公章。手机拍照存档,方便随时调取。
3. 看条款:买车时仔细阅读《保修手册》,重点关注“免责条款”。比如有些品牌规定,变速箱必须用指定型号的油液,如果外面保养用了其他品牌,可能影响保修。
他还分享了一个真实故事:车主小张在保修期内发现刹车异响,4S店检查后说是刹车片磨损,属于“正常损耗”不保修。但小张翻出保养记录,发现上次在外面换的刹车片是正规品牌,且有合格证明,最终4S店免费更换了配件。“你看,留好证据,关键时刻真能省下一大笔钱!”
未来趋势:保养越来越透明,车主选择更多元
聊到最后,售后经理还透露了一个行业趋势:“现在很多车企推出了‘全国联保’,甚至和第三方平台合作。比如某新能源品牌,车主在官方APP上预约保养,既能选4S店,也能选合作的连锁汽修店,价格透明,用的还是原厂配件。”他预测,未来5年,“保养就像点外卖一样方便,车主比价、选店、看评价,全在手机上搞定”。
他提到,已经有平台开始试点“保养可视化”:车主通过手机直播观看技师操作,换什么配件、用什么工具一清二楚。“这种模式一旦普及,谁还敢偷工减料?车主自己就是监督员!”
总结:自由选择权在你手里,但别忘“三个靠谱”
说到底,首保之后去不去4S店,完全取决于车主的实际情况。预算充足、图省心——选4S店;懂车会挑、想省钱——找正规第三方。但无论怎么选,牢记三个“靠谱”:店铺资质靠谱、配件来源靠谱、记录留存靠谱。只要做到这些,你的车既能享受质保,又能省下真金白银。
最后,售后经理还笑着补充:“其实我们4S店压力也挺大,现在很多店都开始降价促销保养套餐了。比如基础保养买三送一,算下来和外面差价不到100块。车主们多比比价,说不定会有惊喜!”你看,市场透明了,最终受益的还是咱们普通消费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