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看到8月份日产N7销量破万的消息,我第一反应是:等等,日产N7?哪款车来着?
没错,你没听错,我也愣了一下。日产N7——这名字听着像刚从PPT里走出来的概念车,结果人家8月份真卖了一万多台。合资品牌一发力,是不是真就轮不到国产车撒欢了?这事儿咱得掰扯掰扯。
先别急着下结论。日产N7,其实正是东风日产刚推出的纯电中型SUV——启辰大V DD-i的“兄弟款”,或者说是“换壳车”?别急着喷,这事儿在汽车行业太常见了。但关键在于,换壳不换心,能卖得好,说明这“壳”和“心”都够硬。
先看外观。N7这车,第一眼你不会觉得它是“老咕噜棒子”,反而挺“上头”的。前脸是日产最新的V-Motion设计语言,LED大灯配上贯穿式灯带,夜晚点亮那叫一个“出片利器”。车身线条流畅,风阻系数做到了0.248,这在同级里算是顶呱呱了。很多人说它像小号“阿凡达”,走在街上,走路摇头晃脑的人还真不少。
内饰呢?没那么“灯厂”那么炫,但够实用。15.6英寸大屏+12.3英寸仪表,车机系统是和高通合作的,用起来不卡,语音识别也挺灵敏。座椅是日产大沙发那一套,软硬适中,跑长途不累。空间嘛,轴距2725mm,后排跷二郎腿没问题,妥妥的“床车”潜力股。
重点来了:动力和续航。N7提供两种纯电版本,CLTC续航分别是520km和620km。电机最大功率178kW,百公里加速7.8秒。什么概念?比Model Y慢一点,但比大多数国产A级SUV快。关键是,它用的是日产成熟的三电技术,电池安全性做过针刺、挤压、火烧测试,心里踏实。
说到这儿,你可能想问:这不就是个普通合资电车吗?凭啥卖得动?
答案是:价格打下来了。
N7的起售价不到18万,顶配也就22万左右。你品,你细品。这个价位,以前合资品牌连个像样的油车都不太愿意给,现在居然掏出一台纯电、高颜值、高续航的SUV,简直是“打脸”那些说合资电车贵的人。
再看竞品,咱们拉两台对比下。
第一台:比亚迪宋PLUS EV。这可是“国民神车”,销量常年霸榜。优点?三电自研,成本控制牛,续航扎实,车机智能化也跟上了。但缺点也有:内饰用料一般,高速风噪明显,驾驶感偏“买菜车”,少了点激情。很多人买它是因为“真香”,但开久了,可能就“劝退”了。
第二台:特斯拉Model Y。不用多说,“车界网红”加“装逼利器”。加速猛,操控好,Autopilot辅助驾驶顶呱呱。但问题也明显:悬挂偏硬,后排坐久了腰疼;内饰极简到“简陋”,冬天连个方向盘加热都要选装;价格波动大,老车主“气的蹦起来”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再看N7,它走的是中间路线:没有极致性能,但啥都不错;没有花哨科技,但足够可靠;价格没“跌冒烟了”,但一上来就很有诚意。
更关键的是,东风日产的渠道和服务,那是经过十几年燃油车市场锤炼的。你去保养、维修,不用担心“找不到地方”或者“被当韭菜”。这种踏实感,对很多家庭用户来说,比百公里加速重要多了。
还有人说,N7其实就是启辰换标,技术没多先进。这话不假,但它恰恰说明了日产的策略变了:不再高高在上,而是放下身段,用成熟平台+本土化设计,打一场务实的价格战。
你看,它没上800V高压快充,但400V平台充电速度也不慢;没搞激光雷达,但L2级辅助驾驶该有的都有;没堆料到“内卷”,但安全配置拉满,6气囊+车身稳定系统全系标配。
这才是合资品牌的“支棱起来”——不是靠吹,而是靠稳。
你说它创新吗?不算。但你要的是天天尝鲜,还是安安稳稳开五年?N7明显是后者。
再说了,现在国产电车卷成麻花,新品牌一个月一个PPT,今天融资百亿,明天上市交付。可两三年后呢?倒闭的、停摆的还少吗?消费者要的不是“上桌第一个动筷”的排面,而是能一直坐在桌上吃饭的底气。
所以你看,N7卖得好,真不是偶然。它击中了那些既想要合资品质,又不想被割韭菜的消费者的心巴。它不炫技,但够用;不便宜,但值。
当然,它也不是没缺点。车机生态没比亚迪丰富,语音助手偶尔“发呆”,自动泊车识别率一般。但这些问题,一次OTA升级,可能就解决了。
回到开头那句话:“合资一发力,就没国产什么事了?” 我觉得这话太绝对。国产车在智能化、配置堆叠上,依然顶呱呱;但合资车在品质稳定、服务体系上,也开始反击了。
这场仗,才刚刚开始。
那么问题来了:面对这样一台“不惊艳但靠谱”的日产N7,你会考虑购买吗?
如果给你20万预算,你会选宋PLUS EV、Model Y,还是这台新晋破万的N7?
这样的车子,你爱了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