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汽传祺的至暗时刻:销量腰斩、利润暴跌,华为能成救命稻草吗?】
最近两年,中国车市的日子不好过,但像广汽传祺这样“跌跌不休”的品牌还真不多见。
从2025年1月到4月,这家老牌车企的销量就像坐滑梯,每个月都比去年同期少卖三成以上。
特别是刚过去的4月份,24650辆的销量比去年同期足足少了近三分之一,创下近十年来的新低。
更扎心的是,广汽集团2024年净利润只有8亿多,还不到隔壁理想汽车的零头,扣非净利润更是亏了43.5亿,创下20年来的纪录。
MPV依赖症: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要说传祺的辉煌历史,还得从MPV车型说起。
十年前推出的传祺M8,靠着豪华配置和宽敞空间,硬生生在合资品牌垄断的高端MPV市场撕开一条口子,“中国MPV专家”的称号可不是白叫的。
可如今风水轮流转,比亚迪腾势D9、极氪009这些新能源MPV一上来就抢了风头。
传祺自己也着急,去年推出插混MPV E9,价格直奔40万,结果月销不过几千台,连理想L9的零头都够不上。
更麻烦的是,传祺的“鸡蛋全放在MPV篮子里”了。
看看2024年的销量构成,MPV占了总销量的四成还多,轿车和SUV加起来都打不过人家一款爆款车型。
反观比亚迪,光靠宋PLUS、海豹这些SUV和轿车就能月销20多万台。
传祺不是没尝试过转型,影豹、影酷这些主打年轻化的车型刚上市时挺火,但智能配置跟不上、车机动不动就卡顿,没两年销量就跌到每月三位数。
新能源转型:起个大早赶个晚集
早在2015年,传祺就搞过新能源车,结果E8、E9这些插混车型叫好不叫座。
直到2023年上海车展,他们才想起来要认真搞新能源,结果发现赛道上早已挤满了对手。
吉利银河L7靠增程式技术月销破万,问界M5靠着华为的智能驾驶半年卖了7万台,传祺这时候才慢悠悠推出向往S7,结果连个水花都没溅起来。
要说传祺最硬的核武器,还得是和华为的合作。
去年底成立的华望汽车,注册资本15个亿,专门搞30万级别的高端新能源车。
今年上海车展亮相的向往S9,装上了华为的乾崑智驾系统和鸿蒙座舱,摆明了要对标特斯拉Model Y和理想L7。
但问题来了:30万价位的市场早就是红海了!
蔚来ES6靠换电服务圈粉,小鹏G9用超快充技术抢市场,华为自己合作的问界M5都月销破万了。
传祺这时候入场,光靠华为技术背书够不够?
利润暴跌背后:合资品牌拖后腿
传祺销量惨淡,整个广汽集团的日子更不好过。
2024年集团净利润不到9个亿,同比暴跌81%,这相当于把前几年的利润都亏回去了。
更惨的是,合资品牌成了“拖油瓶”——本田雅阁、丰田凯美瑞这些曾经加价提车的车型,现在销量直接腰斩。
广汽本田全年亏了13亿,广汽丰田利润缩水四分之一,光这两家就拖累了集团近80亿的利润。
反观自主品牌这边,传祺虽然保住了1.99%的微弱增长,但和比亚迪、吉利这些动辄50%增速的对手比,根本不值一提。
埃安更惨,去年销量暴跌22%,曾经月销4万台的爆款AION S,现在连2万台都够呛。
集团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搞降价促销,全年光是商务补贴就砸了180亿,结果利润越补越薄。
华为救得了传祺吗?
面对生死存亡,广汽把宝押在了华为身上。
华望汽车这个新品牌,从里到外透着华为的影子:鸿蒙车机、乾崑智驾、甚至销售渠道都要学华为的直营模式。
但有几个问题绕不过去:第一,华为已经和赛力斯合作搞出了问界,和长安合作了阿维塔,传祺这个“三儿子”能分到多少资源?
第二,传祺自己的人心气儿还没提起来,4S店里卖传统燃油车的销售,有几个懂智能驾驶的?
第三,30万价位的车讲究品牌溢价,传祺过去靠MPV打天下,现在突然要装高端,消费者会不会买账?
看看市场反应就知道压力有多大。
向往S9虽然配置拉满,但起售价28万,在新能源市场属于“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位置。
更扎心的是,这个价位段的车企都在玩命堆料:小鹏G6搞800V快充,理想L7玩家庭智能座舱,蔚来ET5用换电服务。
传祺如果只是把华为技术拿来拼凑,没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很难杀出一条血路。
生死局下的艰难抉择
传祺现在就像站在十字路口的赌徒,押注华为可能是最后的机会。
但转型从来不是请客吃饭,2024年传祺扣非净利润亏了43.5亿,相当于每天亏掉1200万。
集团账上虽然还有473亿现金,但按这个烧钱速度,撑不过三年。
更残酷的是,新能源车市场正在洗牌,今年前四个月已经有三家新势力倒闭,传祺作为传统车企转型最慢的一个,随时可能成为下一个。
说到底,传祺的问题不是技术不行,而是思维没转过来。
过去靠合资品牌躺赚的日子过习惯了,搞新能源总是瞻前顾后。
看看人家比亚迪,早几年就All in电动化,现在全球销量前三;再看看吉利,极氪品牌硬生生在30万市场撕开口子。
传祺要是再不放下身段,把MPV专家的架子放下来,好好学学怎么造年轻人喜欢的智能电动车,别说华为救不了,就算神仙来了也难救场。
车市寒冬里的众生相
传祺的困境,其实是整个传统车企转型的缩影。
一边是合资品牌不断萎缩,一边是自主品牌疯狂内卷,中间还有特斯拉、华为这样的“技术流”跨界搅局。
听说最近广汽内部搞了“番禺行动”,把总部搬到汽车城,还要搞什么经营管控,但光靠组织架构调整就能扭转乾坤?
消费者要的是实打实的产品,不是办公室里画的大饼。
最后说句实在话,传祺和华为的合作能不能成,就看2025年下半年。
如果向往S9真能靠华为技术杀出重围,传祺或许还有翻盘机会;要是继续这么半死不活,恐怕连“中国MPV专家”的金字招牌都要砸手里。
各位老铁,你们觉得传祺这次能赌赢吗?
是该继续押宝华为,还是该另辟蹊径?
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