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迪又在申报图上整活儿了,全新Q5L,核心亮点,马力加大到了272匹。
讲真,在2024年这个时间点,看到一个豪华品牌改款,最大的亮点居然是燃油发动机多了27马力,这感觉就非常魔幻。
魔幻的点在于,这不像是在造车,更像是在进行一种行为艺术,主题是《最后的倔强》。
同行都在掀桌子,拿电动机当不要钱的压缩毛巾用,一泡水就无限膨胀,恨不得把车造成陆地飞行器,大家比的是谁更颠,谁更不讲武德。结果奥迪老师这边,慢悠悠地从工具箱里掏出一把祖传的扳手,当当当拧了半天,然后郑重宣布,看,我的劲儿更大了。
这画面,太阳看了都要一个趔趄。
这已经不是存量竞争了,这是黑暗森林,是修仙渡劫。别人都在研究怎么请神上身,怎么直接元婴出窍,你还在那苦练金钟罩铁布衫,说自己更抗揍了。抗揍有什么用啊,人家直接用飞剑戳你天灵盖,根本不跟你玩肉搏。
所以你看奥迪这波操作,就透着一股浓浓的犬儒主义。
不装了,摊牌了,我奥迪就是不想玩你们那套花里胡哨的,什么智能座舱,什么自动驾驶,都是虚的。我作为一个“灯厂”,现在连灯都懒得吹了,就跟你聊最朴素的马力。
你看它的升级点,全车黑化,加大轮毂,贯穿式尾灯。这些东西,说白了,就是汽车界的“美颜滤镜开到最大”。本质上还是那个人,但看起来好像更精神了,更不好惹了。这是在干嘛?这是在固粉。是在对那些内心深处还留着BBA最后一块自留地的中年男人们喊话:兄弟们,别走,我还能战!
我作为一个中年油腻男,其实特别能理解奥迪。人到中年,最怕的不是不行,是别人说你不行。所以你得证明自己。怎么证明?加大,加大,再加大。马力加大,屏幕加大,尺寸加大。这种简单粗暴的逻辑,充满了工业时代的雄性美感。
但这套逻辑在今天这个市场,就显得特别古典。
现在的市场是什么样的?是小米直接把价格焊死在21.59万,告诉你什么是性价比的闪电战。是理想告诉你,车不是车,是移动的家,冰箱彩电大沙发才是核心科技。是蔚来乐道,上来就掀桌子,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直接把换电门槛干到地心。
这他妈还怎么玩啊?!
在这样的战场里,你多出来的27马力,峰值扭矩预计370牛米,百公里加速6.65秒,这些参数固然好看,但它们能帮你解决什么核心痛点?
是能让你在早高峰的五环上飞起来吗?是能让小区保安多给你一个停车位吗?还是能让后座的孩子停止哭闹?都不能。它最大的作用,可能就是在某个深夜的红绿灯前,让你在崩赢一辆凯美瑞之后,获得一丝转瞬即逝的、廉价的快感。
我最近在琢磨一件事,小区楼下的流浪猫是不是都认识我了,看见我就喵喵叫,是觉得我长得像猫粮吗?
说回奥迪,它的quattro ultra四驱系统,0.2秒完成扭矩分配。听起来很厉害,典中典的技术参数。但讲真,这个技术的最大应用场景,可能就是北方的冬天,在上一个结了冰的地下车库坡道时,让你比隔壁的两驱车显得更从容一点。
而真正的驾驶技术挑战是什么?是自动驾驶。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你那个0.2秒的扭矩分配,在突然窜出来的老头乐面前,可能还不如一声大喇叭管用。只要大爷躺得快,你这quattro ultra瞬间就变成了呈堂证供。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但奥迪的坚持,本身就带着点这种感觉。
这种坚持,有一种悲壮的美感。它依然坚信机械的精密、引擎的轰鸣是汽车的灵魂。它不屑于去堆砌那些花里胡哨的屏幕和语音助手。它就像一个固执的武林宗师,在别人都开始用加特林的时候,他还在擦拭自己的宝剑。
但另一面,这种坚持又显得那么不合时宜。这就像你非要在诺基亚上开发王者荣耀,精神可嘉,但结果注定是460。
所以,全新Q5L的这套升级,在我看来,就是一次大型的、面向内部的“信仰充值”活动。它的目标用户画像极其清晰:就是那些坚信BBA品牌玄学,对新势力嗤之以鼻,觉得“电车都是玩具”的最后一批燃油车信徒。
他们买的不是车,是那个四个圈的“道标”本身。奔驰最值钱的是品牌,奥迪也一样。对他们来说,272马力不是一个性能参数,而是一个可以跟朋友吹牛的社交货币。车内的空间也不是用来装孩子的,是用来安放自己疲惫的中年灵魂的。
会买特斯拉的人,就是喜欢特斯拉本身,你跟他说内饰差、品控烂,他会跟你聊自动驾驶和极简美学。
会买奥迪Q5L的人也一样,你跟他说国产电车多牛逼,他只会淡淡地回你一句:这可是奥迪。
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所以,这辆车最终会卖给谁呢?答案很简单,卖给那些五年前就决定要买Q5L,只是因为各种原因拖到了今天的人。对他们来说,这不是选择,这是兑现一个迟到的诺言,是完成人生的一个任务清单。新款的这些升级,只是给了他们一个“就是现在”的理由。
至于想靠这27马力去跟外面那群已经杀疯了的“修仙者”抢地盘?
别闹了,洗洗睡吧。
本报道旨在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如有版权或内容问题,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第一时间核查并调整。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