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吊打”的说法,我脑子里立马浮现了几张饭桌上的画面。平时一群爱车的哥们凑一起,吹牛皮卖弄懂行,茶杯端起搁下,再来点儿“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话头,气氛妥妥热闹。可是话离开了饭桌,搬到实际的驾驶场景里,这种论断其实悬得很。今天,咱就沿着日产HR16和国产发动机的这场PK,好好唠唠嗑。
先说说这个被称为“能吊打所有国产发动机”的HR16吧。这么说吧,就它这一台机器,真能打得日本人骄傲。2005年就上市了,改改进进,磨磨修修,死磕了快20年,沉得住气,这会还在市面上卖得红火。没装颗粒捕捉器,排放都能顺利过国六B标准,环保这道门槛愣是没难住它。车主们怎么评价呢?最大的好评就是:没啥毛病。很多人开着它,怠速状态安静得让你怀疑是不是车都没点火,这时候稍微碰一下钥匙,准备“二次点火”,其实人家早就启动了,默默跟着你干活呢。
好用归好用,修车师傅们对这台机器的态度却挺微妙:修得少,挣得也少。很多老司机感慨,“这么简单一台机子,拆了就跟看展览似的,光亮还整齐。”技术储备上没什么花哨的东西,没什么复杂零部件的烦恼,但关键就落到耐久性上。就像它的缸壁镜面那个工艺,熔射处理后都光滑得能当镜照人了,还轻,铝合金缸体减了重量;配气、润滑做得好,车内的磨损少,摩擦低,寿命自然长。真实开起来,油耗低到别说出租车师傅了,这两年搞网约车的都迷上它,一开就十几万公里,没啥大修,保养啥的又省事。
但回过头说,“吊打所有国产”,这话就有些失真了。懂行的都清楚,咱国产发动机这几年那是大步赶超。别的不说,拿奇瑞的鲲鹏1.6T来说,热效率都飙到37.1%,不刷新闻都很难信这速度。那就是啥概念呢?就是吃同样的一滴油,它能榨出更多的能量,跑得更远。长安蓝鲸系列更是一登录“中国十佳发动机”,从数据到口碑通通在线。再看比亚迪,专注搞混动的骁云系列直接干到全球热效率43%,诚意满满。还有吉利,搭着沃尔沃的技术积累,把插混雷神智擎Hi·X综合功率加到233kW,跑高速,那叫一个爽。
简单说吧,日产的HR16就像家里的老电视,虽然看起来不如新款潮,但就是用不坏;而国产发动机呢,能打、耐操,还带点高科技教你做人。在细分领域里,国产技术越来越不含糊,喷油压力、热效率、能耗、动力表现一项项往上刷,细节做到极致,目标本就是为了追赶全球领先水平,甚至不少地方真正站到了顶尖行列。不过也要承认,现阶段国产发动机的高技术更多放在一些重视品牌调性和用户体验的中高端车型中,家用车方面,特别是连出租车司机也偏爱的“大白话”需求,日产的HR16在稳定、省油、省心这些点,还是独具特色的。
都说买车就是买生活。你琢磨琢磨,早晚堵车停停走走,偶尔带个亲戚或小孩去兜风,周围加油站又不多又贵,你自己对车也不会太钻研,不想玩车,只想顺顺当当从A点到B点,HR16这种思路当然更舒服。但要是喜欢新科技,家里人口多,十八线小县城出门老是长途,还想体验动车提速的推背感,国产自主的新混动、高功率方案,咱还真别错过。
车,终究是看如何用。即便那一句“HR16吊打所有国产”再是吸引眼球,掰开揉碎这话也太简单了点。安静、稳定、耐用,这些日系老将手里的强牌,你换个命题不就明白了:不是谁吊打谁,而是对着自己的需求,挑个顺心眼儿的就行了。至于那些饭桌上的热闹话,嘴上说说也就算了,真开车,咱得这样过日子。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