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德国豪华汽车巨头梅赛德斯-奔驰宣布将逐步弃用“EQ”子品牌命名体系,未来其电动车型将直接使用“Electric”作为标识。这一决定标志着奔驰为期七年的电动化子品牌实验正式画上句号,同时也引发了业界对豪华电动车市场未来走向的深度思考。
七年EQ路:从开创到落幕
2016年,奔驰首次推出EQ概念,将其作为“电动智能”的象征。2019年,首款量产车型EQC正式亮相,开启了奔驰的电动化征程。七年间,EQ家族不断扩大,涵盖EQA、EQB、EQC、EQE、EQS等多款车型,形成了从紧凑型到豪华旗舰的全系列电动产品线。
然而,这个被寄予厚望的子品牌并未完全达到预期。尽管EQ系列在设计和技术上获得了认可,但市场表现却不温不火。2022年,奔驰EQ系列全球销量约为11.78万辆,虽然同比增长了一倍,但仍远低于竞争对手特斯拉的131万辆。
为何放弃EQ?多重因素下的战略调整
业内分析认为,奔驰放弃EQ品牌背后有多重考量。
首先,消费者认知存在混淆。许多消费者并不清楚EQ与奔驰传统燃油车型的对应关系,例如EQS对应S级,EQE对应E级。这种复杂的命名方式反而增加了选购难度。
其次,产品差异化不足。EQ系列与燃油车型在外观设计和驾乘体验上区分度不够明显,未能充分展现电动车的独特价值。有车主直言:“除了动力系统不同,EQ开起来感觉还是一辆传统的奔驰。”
第三,销量未达预期。尽管投入巨大,但EQ系列未能复制特斯拉或中国新势力的成功。今年上半年,奔驰甚至不得不下调部分EQ车型的售价以刺激需求。
奔驰首席设计官戈登·瓦格纳此前曾暗示:“当我们认为‘EQ’不再有用时,就会放弃它。”现在看来,这一时刻已经到来。
电动化战略不变,只是换个“标签”
放弃EQ品牌并不意味着奔驰电动化战略的转向。相反,这可能是其更加自信的表现。
奔驰计划到2025年实现纯电动和插电混动车型销量占比50%,到2030年只销售电动车的目标保持不变。取消EQ子品牌后,新车将直接采用“梅赛德斯-奔驰”加“Electric”的命名方式,例如即将推出的电动G级将命名为“G级Electric”。
这种命名方式更加简洁直接,既保持了主品牌的强势地位,又明确了车辆的电动属性。某种程度上,这也表明电动技术已经不再是需要特别强调的“附加价值”,而是正在成为汽车的“标配”。
豪华电动车市场迎来重新洗牌
奔驰此次调整也反映了豪华电动车市场的深刻变化。
一方面,传统豪华品牌在电动转型过程中遭遇挑战。宝马、奥迪等同样面临如何平衡传统基因与电动创新的难题。宝马选择了与燃油车共平台的策略,而奥迪则继续使用e-tron品牌但调整了产品定位。
另一方面,特斯拉和中国高端电动车品牌如蔚来、理想等的崛起,改变了豪华电动车市场的竞争格局。这些新生力量没有历史包袱,能够更加专注于电动车的独特体验,从而赢得了大量消费者青睐。
未来展望:电动化竞争进入新阶段
随着EQ品牌的退出,奔驰电动化战略将进入新阶段。公司正在开发专门针对电动车的MMA平台,预计2024年首次亮相。该平台将支持800伏高压快充技术,大幅缩短充电时间。
同时,奔驰正在加大在自动驾驶、智能座舱等领域的投入,试图通过这些差异化功能提升产品竞争力。VISION EQXX概念车展示的1000公里续航等技术有望陆续应用到量产车型中。
分析师认为,豪华电动车市场正在从“电动化”转向“智能化”竞争。消费者不再满足于“油改电”的产品,而是期待真正基于电动平台开发的、具有独特体验的智能电动车。
结语
EQ品牌的退出不是一个结束,而是一个新的开始。它标志着汽车行业电动化转型正在从尝试期进入成熟期,市场竞争将更加聚焦于产品本质而非营销概念。
对于奔驰而言,放弃EQ品牌是面对市场现实的务实选择,也是对其电动化战略的重新校准。在未来更加激烈的电动车竞争中,传统豪华品牌需要找到自己的新定位,既保持豪华基因,又能够真正拥抱电动智能新时代。
“Electric”代替“EQ”不仅仅是一个名称的变化,更代表着电动车从特殊品类到主流产品的转变。当电动不再需要特殊标签时,或许才是电动化真正成功的时刻。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