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销商陷亏损深渊 七成未达标 转型求生路在何方

#城市里的小众街巷#

经销商陷亏损深渊 七成未达标 转型求生路在何方

2025年的汽车经销商。正集体经历一场生存风暴。

超过一半在亏损。52.6% 。这是近八年的最高点。仅29.9%盈利。残酷吗?还有更残酷的——七成经销商无法完成销售目标。完成率不足70%的占29%。行业满意度跌至64.7分。创十四年新低。

一场巨大的结构失衡。

💸 卖一辆亏一辆:价格倒挂之痛

根源之一。价格倒挂。

零售价低于进价。74.4%的经销商正经历此痛。其中43.6%倒挂幅度超15%。这意味着。卖得越多。可能亏得越狠。

“所有主机厂的全年销量目标之和。需要两个中国车市才容得下”。一位经销商的话。犀利。且真实。任务过高。迫使经销商降价换量。陷入 “销量涨收入不涨。收入增利润不增” 的困局。

传统燃油车经销商受损最重。其新车销售毛利贡献为 -29.1%。相比之下。新能源独立品牌则为+16.8%。冰火两重天。

🤯 返利之困:画饼充饥的游戏

厂家返利政策。备受诟病。

返利构成复杂。模糊返利占比高。经销商难以精准计算实得。返利周期集中在2-3个月。部分超3个月。仅少数厂家全额现金返还。多数采用“部分现金+部分转提车款”或“全额转提车款”等方式。这进一步加剧了经销商资金压力。

经销商陷亏损深渊 七成未达标 转型求生路在何方-有驾

经销商垫资卖车。期待返利回血。一旦厂家延长账期或调整政策。资金链即刻紧绷。奖励缩水。付出与回报严重失衡。满意度如何不跌?

🔋 生存分化:新能源 vs 传统燃油

并非所有经销商都深陷泥潭。新能源独立品牌展现出更强韧性。

42.9% 的新能源经销商盈利。传统燃油车仅 25.6%。新能源经销商亏损占比为34.4%。传统燃油车高达58.6%。

原因各异。传统阵营。苦于价格倒挂。新能源领域。则面临售后产值低、投资回收期长等压力。许多新开新能源店。尚处销量爬坡期。未达盈亏平衡。

毛利结构揭示根本差异。行业整体。新车销售毛利贡献为 -22.3%。售后业务支撑了 63.8% 的毛利。金融保险贡献36.2%。新能源独立品牌的新车销售。却能贡献 16.8% 的正向毛利。这是其生存状况更好的核心原因。

🚗 转型之路:自救与他救

经销商在求生。转型新能源是主流选择。

经销商陷亏损深渊 七成未达标 转型求生路在何方-有驾

中升集团、永达等龙头经销商集团正加速转型。布局新能源渠道。超1500家经销商报名加盟华为鸿蒙智行旗下“尚界”。其中不乏豪华品牌经销商转投。蔚来去年也曾透露。有超40家传统豪华品牌经销商选择加盟。2024年全国4S店网络规模缩减2.7%。退网4419家。收缩集中在非新能源品牌。新能源网络仍在增长。

专家建议。经销商应积极布局新能源业务。适时与新能源汽车品牌合作。同时。全方位布局销售渠道。打造线上线下融合的营销模式。并向后市场延伸。挖掘新利润增长点。

协会呼吁厂家简化返利政策。实施单一月度考核。2个月内兑现返利。取消使用限制。并根据市场实际情况制定销售任务。减少对终端价格的过度干预。

🔮 未来展望:微增长与重构

经销商对2025年全年市场预期谨慎。

约49%的经销商认为销量会增长。但此预期较2024年底有所下降。判断市场微增长或持平成为主流。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郎学红指出。需特别关注经销商流动性不足问题。若价格倒挂无法解决。负现金流经营状况将难以改善。

行业正处于转型调整的关键期。新能源与燃油车的结构性变化将持续影响经销商经营策略。如何在激烈竞争中找到新盈利增长点。是所有经销商必须面对的课题。

经销商陷亏损深渊 七成未达标 转型求生路在何方-有驾

*

这场风暴。冲刷着传统模式。也催生新机。经销商的故事。关乎生存。更关乎进化。未来或许不属于所有人。但一定属于勇敢求变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