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王师傅拎着保温杯在小区花坛边唠嗑,顺手指了指那辆灰色极狐T1,说:“小车做到这个份上,老李头家孙子都说坐着舒服。”我留心看了几眼,这车最近才进院,混在十八线小区的泵房边,也一点不显得寒酸。座舱门板的线条,师傅念叨着像“江里拐弯的水一样”,两边环抱着仪表台。很少见A0级弄得这么规整,开门钻进去,手不用往前探,就摸到所有按钮,能体会到那种被设计师算计好的自在。师傅用他那句老话:要的就是“不别撅”(不将就)。
有趣的是,周末去周边燕郊买菜,抱娃上车,媳妇闻了闻还纳闷,咋新车没那酸酸的塑料味儿?据说叫“极净座舱”,业内小兄弟在4S店上班,跟我说极狐自家的处理流程比一般A0级车精细多了。小区有个姑娘鼻炎严重,上楼下楼都呼哧带喘,前几天坐T1特满意,说终于没被呛着。其实谁家里有小孩的都懂,有时候就图这点安心。群里有老哥还起了个外号,叫它“小净舱”。
不过T1的天幕也让人记住。那玩意基本被称作“全景天幕无边版”,上次我们夜宵,顺便开过去看落日,玻璃上一点横梁没遮,抬头一片天。夏天怕晒日头,电动帘子噌地一合,就定在头顶,连俺家妈都啧啧说:“这玩意高档。”有段日子我听销售随口唠叨,这种全覆盖的天幕,跟法系车早年用过的有点像,只不过现在不吹冷风了。冬天关了帘子也没觉得车顶漏风,这点上隔壁的丰田小两厢还真比不了。
别说细节,外观也带点巧思。A0级能做贯穿式前脸的还能数得出来几个?前灯一条横带贯过去,有点像早年奥迪玩光影那种路数,晚上迎面亮起来,院里车友老何远远就认出来:“小狐狸开回来了。”有一回我蹭邻居王姐出去兜风,连车轮子都被她盯上了,18寸双色轮毂,侧面铝条亮得扎眼,说起来还稳。那种“今儿我就要谁也别和我撞色”的气势,正适合爱新鲜的年轻人。
空间倒像开挂。我一米八三,坐后排还能翘腿,前排脚下不到900毫米,实际试了下,不比表姐那台老迈腾短。三十几个随手储物口,全家人手机水瓶雨伞都能塞得下,也不乱。曾有一次我后备箱跟工地人借了个小手推车,还装了两大包砖头,459升的容积不是白来的。露营党直接说,后排一放倒,睡倦了两个人躺下歇着都没问题。
说起来,极狐T1还有不少A0级难得的“稀罕玩意”。前两天听车友圈提到它有电子手刹和小型驻车摄像头,老车主换车还真觉着用着顺溜,不用手再费劲串一圈。可惜我发现个小槽点,这车导航动不动就提醒拥堵——燕郊那几段烂路有时候开得挺烦,还好调成勿扰模式就不吵人了。还听说有的批次软件升级卡顿,群里叫:“谁家T1又死机了没有?”不过多数用起来都挺顺当。
另一个冷门配置,听维修队张师傅碎嘴子提过,说这车座椅加热是带全区恒温感应的,不像有的家用车加热得两边穿、屁股发烫却后背冷。夏天朋友小孩坐怂了,车开一会儿就热得哭鼻子,好在T1调控还算灵。还有个同城二手市场的小道消息,说这种级别里保值率算有点名堂,但最终还得看后续销量,谁也说不准。
前周末一个倒霉事,院子里小孩玩滑板,把后视镜蹭掉漆了。修理店工人感慨,说极狐这镜壳用料扎实,拆过一次才明白,比吉利那些小车强点,价格也不算太宰人。这年头,耐用性谁都格外在意。
极狐T1混迹在北方这片小区,远看一点不张扬。偶尔朋友圈有人调侃,买它是为了“省下装修钱”。车主老李头私下说,等过几年,或许这车进了二手市场还真能混出点名堂。总比那些一年一换、掉价像打水漂的车型来得实在点儿。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