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龙号南极启程,阿维塔12全程挑战极寒零下28度,新能源轿车极地表现真相揭晓

阿维塔12随雪龙号赴南极,挑战零下28度极寒考验

8月末的天津港口风有点硬,我到的时候正好赶上阿维塔科技、中汽中心工程院和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的人在中汽中心总部合影,背后那块“新能源汽车先进共性技术全球适应性开发及应用创新基地”的牌子刚揭下来不久,还带着新喷漆的味儿。听他们说,这次阿维塔12要跟着“雪龙号”去南极,是第一辆跑到那片白色大陆的新能轿车。

雪龙号南极启程,阿维塔12全程挑战极寒零下28度,新能源轿车极地表现真相揭晓-有驾

我一开始还以为是作秀,但老李(以前在试验场干过)悄声说,这活真不是闹着玩的——南极年均零下二十多度,路况比内蒙古冬天还凶残,有冰裂缝、松软雪,还有像玻璃一样硬的冰面,不光考电池,还得看底盘骨架结不结实。

阿维塔这回挺狠,把南极当成全球适应性开发的第一站。他们仨单位分工也清楚:极地中心管提供环境和空间支持,中汽中心工程院做第三方整车适应性技术支撑,阿维塔自己负责把这些先进共性技术装进车里并跑起来。等于是三条腿一起走路,要填补新能源车在这种地方的数据空白。

雪龙号南极启程,阿维塔12全程挑战极寒零下28度,新能源轿车极地表现真相揭晓-有驾

我蹭了个内部讲解,说这台去南极的12配的是宁德时代电池,加了华为那套热管理系统——里面有智能温控、高效热泵空调、余热回收这些玩意儿。我插嘴问,那万一停车半小时再启动,会不会掉续航?一个技师笑,说他们冬天在黑河测过,比一般纯电掉得慢很多,“不过你别指望它奇迹般不掉”。他还提到一个细节,他们给去南极那台加装了低温专用润滑脂,据说普通款没这个配置,因为国内大部分地区用不上。

底盘方面,用的是空气悬架配CDC动态阻尼控制,可以根据路面自动调高度和软硬。我想起群里有个哥们去年冬天开老款SUV上山,被冻住减震器油液,一路颠得牙疼。这次如果真能实时调整,那驾驶舒适度应该会好不少。不过维修师傅提醒,高性能空气悬架到了保养周期可不好伺候,更换成本高,而且要注意密封件防冻裂,他之前就见过北方用户因为忽略检查导致漏气趴窝的事儿。

雪龙号南极启程,阿维塔12全程挑战极寒零下28度,新能源轿车极地表现真相揭晓-有驾

有人关心这趟是不是一次性的,其实不是。他们打算把从复杂地形采集来的数据反哺量产,比如优化悬挂逻辑,让日常城市坑洼或者高速紧急变道更稳;还有低温续航表现,也会直接影响未来车型冬季表现。有意思的是,有销售顺嘴提到,如果这一套成熟下来,将来出口北欧市场也不用临时改配置了,“直接原汁原味发过去”。

至于为什么选现在出发,一个参与筹备的小伙子说是为了赶上“雪龙号”本季航程窗口,否则就得等明年。而且今年船舱恰好腾出位置,可以多带一些备用部件,包括两套不同规格胎——一种钉胎,一种宽面的深花纹胎,以便现场切换。他笑称这是第一次给轿车准备像科考队越野卡车一样丰富的轮胎组合。

我倒是挺想看看它回来之后是什么状态,会不会被贴满各种科考标识,然后停在展厅角落当纪念品,就像以前某些参加拉力赛回来的赛车一样。但听另一个工作人员讲,这台可能继续作为耐久样车使用,不会直接卖出去,也就是说,它接下来可能还要去别处吃苦头,比如高海拔或者沙漠……想到这里,我突然觉得,这辆银灰色的大溜背,在港口阳光下闪一下腰线,好像已经迫不及待想冲进风雪里去了。

雪龙号南极启程,阿维塔12全程挑战极寒零下28度,新能源轿车极地表现真相揭晓-有驾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