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凑级国民SUV上新,吉利第四代博越L值得买吗?

十万级紧凑型SUV市场从来都是中国车市最热闹的修罗场。

每天早高峰挤地铁时,我总在想:要是能买辆十来万的SUV代步,该多舒坦。

紧凑级国民SUV上新,吉利第四代博越L值得买吗?-有驾

这个价位段的车既要扛得住全家出行的重量,又得装得下年轻人对科技的幻想,还要在油耗和配置之间找到平衡点。

紧凑级国民SUV上新,吉利第四代博越L值得买吗?-有驾

吉利第四代博越L的上市,就像往油锅里扔了颗深水炸弹——官方指导价9.99万起,限时优惠直接砍到9.29万,配上28项同级独有配置,硬生生在红海市场撕开条血路。

先说这车的外观,设计师怕是吃了不少中式美学的大补丸。

紧凑级国民SUV上新,吉利第四代博越L值得买吗?-有驾

前脸用上"百川归海"竖条格栅,配上2.4米长的鎏光星河贯穿灯带,晚上点亮时像给车头戴了条发光围脖。侧面腰线从车头一直延伸到车尾,搭配20寸大轮毂,活脱脱一头蓄势待发的猎豹。最绝的是车尾那条2.9米的贯穿灯带,远看还以为是谁家买了条会发光的游艇。有车主在论坛吐槽:"这设计太张扬了,停小区总被问链接。"但不得不说,这种"山河气韵"的设计语言确实让博越L在车流中辨识度拉满。

坐进车内才是真惊喜。15.4寸的横屏中控像块镶在车里的平板电脑,配合25.6寸的AR导航抬头显示,导航信息直接投射在前风挡上,连看后视镜的功夫都省了。最让我意外的是副驾的"女王腿托",这个通常出现在30万级豪车上的配置,现在十万块就能拥有。有女同事试驾后直呼:"这腿托比男朋友还会照顾人。"后排纯平地板设计更是良心,三个成年人长途出行再也不用担心中间那位腿没地儿放。

紧凑级国民SUV上新,吉利第四代博越L值得买吗?-有驾

说到动力,1.5T和2.0T两种选择倒是实在。1.5T版本开起来跟德芙巧克力似的丝滑,7.4秒破百的2.0T版本则像打了鸡血的运动员。最绝的是油耗表现,1.5T版本WLTC综合油耗6.85L/百公里,比隔壁哈弗H6还省了三瓜俩枣。有车主实测过,市区跑个百公里也就7.5个油,加满一箱油能从北京晃悠到青岛。这种"鱼与熊掌兼得"的设定,倒是把燃油车最后的倔强发挥到了极致。

智能座舱才是这次升级的重头戏。Flyme Auto系统配上7nm龍鹰一号芯片,操作流畅度吊打同级合资车。四音区语音控制特别实用,后排小孩喊声"打开天窗",前排音乐立马变小声。有科技爱好者实测过,同时开导航、听歌、语音控制空调,系统响应速度比手机还利索。更绝的是手车互联功能,手机上的导航路线能直接流转到车机,连红绿灯倒计时都能同步显示,这种无缝衔接的体验,让不少新能源车主都直呼内行。

紧凑级国民SUV上新,吉利第四代博越L值得买吗?-有驾

空间魔术师的名号不是白叫的。650L的后备厢能塞下四个28寸行李箱,后排座椅放倒后秒变1.9米"露营大床"。有自驾游爱好者分享过妙用:周末带着帐篷和折叠桌进山,晚上直接在车里开"星空影院"。这种实用主义设计,倒是精准戳中了年轻家庭的痛点。不过也有用户吐槽:"第三排座椅要是能放倒就完美了。"看来厂家还得听听群众呼声。

安全配置上吉利向来舍得下本。笼式车身结构配上1500MPa热成型钢门环,碰撞测试成绩比同级车型高出不少。新增的开门预警和变道辅助功能,让新手司机也能安心上路。有车主在高速上亲测过,系统能提前200米预警后方来车,夜间跟车时自动调节灯光亮度,这种"润物细无声"的安全感比堆砌参数更有说服力。

紧凑级国民SUV上新,吉利第四代博越L值得买吗?-有驾

说到选购建议,1.5T锦绣版最让我心动。11.99万的限时价能买到AR导航、座椅加热通风、16扬声器音响这些顶配功能,相当于花紧凑型的钱买到B级车的配置。要我说,与其加钱上2.0T,不如省下钱去加装个露营装备。当然,追求极致动力的玩家可以冲2.0T热爱版,7秒级的加速配上92号汽油的亲民油耗,跑川藏线都不带虚的。不过要提醒一句,这个版本少了AR导航和座椅按摩,适合更看重性能的用户。

看着博越L的销量曲线,从初代月销破万到如今稳定在1.5万,第四代车型把价格门槛拉低到9万区间,摆明了要抢合资车的饭碗。想想看,花思域的钱能买到带AR导航的B级空间,哪个精明的消费者会不动心?不过市场从来都是此消彼长,博越L越卷,倒逼着其他品牌不得不跟进智能化配置。这种"卷"对消费者来说绝对是好事,毕竟羊毛出在羊身上,车企内卷最终受益的还是咱们老百姓。

紧凑级国民SUV上新,吉利第四代博越L值得买吗?-有驾

最近在车友群里看到有意思的现象:不少博越L车主把车机系统刷成了安卓版,装上美团、抖音这些APP,活生生把燃油车改造成"智能大玩具"。这种民间智慧虽然存在风险,但也从侧面印证了Flyme系统的开放性。要是吉利能像新势力车企那样开放更多接口,博越L的生命周期怕是要再延长几年。不过话说回来,买车终究是理性消费,再智能的系统也比不上安全可靠的基础性能。

站在4S店门口,看着实车那2.9米长的贯穿灯带,突然想起十年前买第一辆车时的情景。那时候十万块只能买到夏利之类的代步车,如今同样的预算却能享受堪比豪车的配置。这或许就是中国汽车工业进步最真实的写照——我们不再满足于"能用",而是追求"好用"、"爱用"。博越L的升级之路,恰恰印证了这个时代最朴素的真理:真正的竞争力,永远来自对用户需求的深刻理解。各位看官,如果让你在15万预算内选辆SUV,你会考虑这种"智能燃油车",还是继续等等新能源?评论区聊聊你的想法?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