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合作Momenta,驾控之王要如何做智能辅助驾驶?

宝马合作Momenta,驾控之王要如何做智能辅助驾驶?-有驾
宝马合作Momenta,驾控之王要如何做智能辅助驾驶?-有驾

智能技术库装满之后,

宝马会如何发挥出最大威力?

宝马合作Momenta,驾控之王要如何做智能辅助驾驶?-有驾

智能辅助驾驶,对于不同汽车品牌,意义大为不同。

对于宝马,融入智能科技,则是其驾控基因的革新和蜕变。

就在7月15日,宝马宣布与中国自动驾驶技术头部公司Momenta达成合作,双方将基于国产宝马新世代车型的智能架构和硬件平台,开发基于AI大模型的驾驶辅助功能软件。

据介绍,合作将聚焦中国出行场景和用户需求,打造土生土长的中国专属智能驾驶辅助解决方案。该方案将应用于包含国产新世代在内的多款车型,覆盖多个细分市场。

宝马合作Momenta,驾控之王要如何做智能辅助驾驶?-有驾

宝马和Momenta合作开发的这套本土驾驶辅助系统将提供全场景、点到点的领航驾驶辅助功能,覆盖高速及城区道路。

“未来,宝马车主可实现从车位泊出,途经城区、高速、城区,到目的地车位泊入的跨城交通,一站式实现无忧出行。”双方在合作中表示。

智能辅助驾驶无疑是近几年,中国汽车领域角逐最为激烈的AI技术之一。它以年为单位实现技术栈的进化,以月为单位,进行版本更新,以10亿级为单位,进行资金投入。

对于这样激烈的驾驶革命,视驾控为基因的宝马,早已未雨绸缪。

其在过去一年,已经围绕座舱,与华为、阿里、Deepseek展开了合作,而今天针对中国新世代车型的智能辅助驾驶合作,也是宝马在AI战略上,从交互到驾控的更彻底落地。

正如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高翔所说:“宝马独有的产品理念、智能辅助驾驶之道正与中国卓越的数字科技深度融合,为中国用户打造拥有宝马DNA和中国智能的纯粹智能驾趣。”

宝马合作Momenta,驾控之王要如何做智能辅助驾驶?-有驾
宝马合作Momenta,驾控之王要如何做智能辅助驾驶?-有驾

与华为、阿里、Momenta携手,

宝马押注智能化

2022年,AI(人工智能)浪潮在大语言模型技术催化之下一夜兴起,汽车智能化也更加势不可挡。

而以技术驱动为灵魂的宝马,自然对这一趋势保持了敏锐嗅觉,也在AI技术最为富集的市场之一中国,宣布全面提速。

今年3月25日,宝马集团宣布在中国启动360度全链AI战略。

该战略以赋能数字化生产运营为基础,提升全场景用户智能体验为中心,促进研发领域的开放创新为支点,旨在加速推进宝马在中国360度全链AI融合,塑造人工智能时代的长期竞争优势。

此后,宝马首先在座舱的智能交互体验上,埋下重兵,相继与华为、阿里等科技巨头展开合作,同时也接入了中国的当红AI产品Deepseek。

沿着时间线来看:

今年3月,宝马宣布深度融合华为鸿蒙生态,开发基于HarmonyOS NEXT的智能应用,包括BMW数字钥匙、HUAWEI HiCar互联及MyBMW App适配。2025年内推出支持华为手机解锁/启动车辆。

同样是3月,宝马宣布,基于阿里通义大模型联合开发AI引擎,推出“用车专家”和“出行伴侣”两大智能体,依托阿里2000万小时中文语音数据,优化自然交互与场景化服务。核心功能是支持模糊语义理解(如“商务宴请的粤菜馆推荐”),多模态交互技术(语音+手势+眼动追踪)。

到了今年4月,宝马再抛出重磅合作,接入DeepSeek大模型技术,升级BMW智能个人助理的语义理解、知识服务及情感交互能力。

此次宝马与Momenta的合作,更是将AI技术的应用,从座舱交互和车手互联,延伸到了驾控体验。

据了解,宝马与Momenta合作的新一代方案的技术核心在于AI大模型驱动的“感知-规划-控制”一体化架构。

借助Momenta提供的人工智能算法,车辆能够理解复杂路况并做出决策,提高对动态环境的适应能力。该方案采用了端到端的大模型技术,融合超大规神经网络用于环境感知、路径规划和车辆控制,实现高度智能化的辅助驾驶判断。

相比传统基于规则的系统,大模型方案能不断从驾驶数据中自我学习改进。通过远程升级功能(Over-The-Air),车辆的软件算法可持续迭代进化,借助这一机制,宝马的新一代驾驶辅助系统将具备“自我进化”的潜力,在产品全生命周期内不断变得更聪明、更可靠。

从座舱交互到智能辅助驾驶,宝马无疑将AI战略进行了全方位的贯彻。

宝马的AI战略不是跟风而来。实际上,宝马一直是汽车行业AI应用的先行者。早在2009年,宝马即在导航系统开发中融入AI技术,使其具备基本学习能力。此后十余年间,宝马在全球范围内以AI技术驱动智能生产,借助Car2X技术,车辆与生产系统得以实时通信与互动,实现生产数据的智能采集、分析与共享。

据介绍,AIQX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Quality Next) 平台则覆盖端到端质量控制流程,依托AI算法分析摄像头、传感器等采集的实时数据,以提升质量检测和生产效率。2022年,宝马部署代号为“灯塔” (BEACON) 的自研人工智能平台,作为“超级大脑”为宝马在国内的所有生产和运营提供数字赋能。

当前,宝马已采用AI技术赋能在华360度全链业务流程,从生产一线到后台管理,从供应链优化到质量管控,助力全产业链提质增效。例如,AI仿真技术赋能研发,快速优化设计、提升安全性,动力电池热能管理及车辆型面设计模拟。再如,沈阳生产基地冲压车间行业首创的自研AI智能质检系统以及涂装车间的AI视觉检测系统,检测准确率可逐步趋近于100%,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优化了产品质量。宝马还以 “人工智能先锋” 计划 (Al Pioneer) 支持员工持续学习和能力提升。

针对此次合作,宝马集团驾驶体验高级副总裁米希亚尔·阿尤比博士也表示:“我们此次与志同道合的伙伴展开合作,将为中国客户提供独一无二的驾驶辅助体验。我们全力推进宝马集团20余年的安全技术积淀与中国本土智慧及顶尖AI技术相融合。”

宝马合作Momenta,驾控之王要如何做智能辅助驾驶?-有驾

那么,把智能技术库装满之后,宝马会如何应用,才能发挥出最大威力?

宝马合作Momenta,驾控之王要如何做智能辅助驾驶?-有驾

自研底座+本土科技,

新世代智能点满

历经百余年产业演变的宝马相信,无论科技如何发展,驾驶的本质——人与车的互动、驾驶的乐趣与激情——始终不应被遗忘。

在2016年庆祝百年诞辰时,宝马再次明确提出“悦驾”(BOOST)和“悦享”(EASE)的整体性概念,即提供极致的运动感和操控性体验,并且通过驾驶辅助减轻驾驶负担,两者绝妙配合,相互协同。

这也是宝马智能化布局与其他车企的最大不同。宝马不仅仅追求单一的智驾辅助能力,而是致力于推出一个将交互、操控、驾驶辅助融为一体的整体性驾驶解决方案。

“在智驾辅助系统与驾驶员操控之间的切换不割裂,方向盘、踏板反馈始终一致;同时,即使是智能驾驶辅助系统介入,车辆仍会通过底盘动态反馈路况,保持驾驶者与车辆的‘对话感’。”

围绕这个价值信条和产品宗旨,宝马在下一代电动汽车-“新世代”车型上,构建了一套完整的底层技术支撑。

据介绍,宝马整体性方案的实现得益于全新一代智能电子电气架构:4台高性能计算机即“超级大脑”,分别负责4大核心用户功能。

宝马合作Momenta,驾控之王要如何做智能辅助驾驶?-有驾

其中,“驾控超级大脑”(Heart of Joy)完全由宝马自主开发:通过高集成度和智能化设计,首次将动力及底盘控制二域合一,令动力传动、制动、充电、能量回收及转向等核心子功能高效集成;通过全新线束系统和高速数据传输技术所构建的全新数字神经网络,令决策链路延时小于1毫秒,信息处理速度较以往系统提升了10倍,实现了对车辆整体动态驾驶最高效的全盘思考与处理。

“智能驾驶辅助超级大脑”则覆盖全场景智驾辅助功能,将此前分散在四个控制单元的功能整合至单一高性能计算单元,算力较前代提升20倍。在智能驾驶辅助系统介入时,“智能驾驶辅助超级大脑”负责“看得清、判得准”:收集、分析环境信息,并规划出最佳的行驶路径;“驾控超级大脑”则通过智能底盘实时感知并调整车辆动态特性,精准执行决策,“控得准,行得稳”。

宝马独特的智能辅助驾驶理念离不开智能交互的革新。今年上海车展上,宝马也在新世代车型中展示了全景iDrive系统。

宝马合作Momenta,驾控之王要如何做智能辅助驾驶?-有驾

全景iDrive提供了视平线全景显示、3D抬头显示等四大界面分层信息,配合超感智控方向盘 ,可以让确保驾驶者无需视线偏移,即可获取关键驾驶数据等。这种设计既保留了传统驾驶专注度,又整合智能交互需求,是宝马将智能融入驾驶的典型代表。

在座舱交互和互联领域,与华为、阿里等科技公司的生态打通,也将帮助新世代车型深度集成数字钥匙和智能互联体验。

据介绍,不同于其它品牌,宝马在开发阶段就综合考虑智能交互、操控和驾驶辅助的协同整体性方案,力求达到智能便利、驾驶乐趣、行车安全三者的最大平衡。

此外,在电动力领域,宝马的新世代车型也将采用宝马的新一代电驱技术(第六代eDrive),应用46系列大圆柱电池技术。从公开信息看,中国动力电池公司宁德时代、远景动力、亿维锂能等,都已经开始实现了量产产品下线。

大圆柱电池技术和全新的800V高压平台是宝马第六代eDrive电驱技术的核心。其中,大圆柱电芯具有46毫米标准直径、95毫米和120毫米两种高度。该电池采用“无模组”(Cell to Pack)设计理念,直接将电芯集成到电池包中,并通过“电池车身一体化”(Pack to Open Body)技术,使电池包与车身结构融合,实现更薄的电池包、更轻的质量和更高的能量密度。

宝马方面表示,该电池包能量密度提升20%、续航提升30%、充电速度提升30%,配800V高压平台可实现快充10分钟续航增加350公里。

过去数年,借助本土产业优势,国产品牌在智能电动领域获取了先发速度,跨国品牌在厘清战略方向之后,也迅速迎头赶上。

宝马正是这样的代表,其将智能与驾趣融为一体的设计理念,无疑是智能汽车时代最为值得期待的产品体验之一。而最新一代的电动力技术的加持,也将让宝马的新世代呈现出长板够长,不留短板的强悍竞争力。这恰恰是跨国车企,融入中国智能技术的潜力所在。

宝马合作Momenta,驾控之王要如何做智能辅助驾驶?-有驾
宝马合作Momenta,驾控之王要如何做智能辅助驾驶?-有驾

宝马要做高标准的智能

安全机制完备,重新定义驾驶体验

汽车智能,在中国市场早已经是一场不可逆的价值流向。

移动互联网浪潮兴起后,智能、数字化和便捷的交互体验,已经在中国用户当中形成肌肉记忆,智能生活已然无处不在。因此,当这些智能体验从手机传承自汽车这个用户的第二大移动终端,已经没有悬念。

这也是为什么,车载座舱的SoC一路从汽车电子芯片供应商德州仪器、赛灵思等,更换成计算资源更充足的高通、联发科等消费电子公司,到如今动辄30Tops的座舱芯片高通8295P已经大量装车。

今天,在智能辅助驾驶技术领域,更是呈现狂热势头,上千TOPS的车载计算单元已经开始普及。几乎一夜之间,AI技术范式进入了汽车的智能技术栈。端到端、VLA的新技术层出不穷。AI公司搭建的基座模型、云端大模型、端侧蒸馏模型等技术,也几乎成为智能辅助驾驶技术公司的标配。

而特斯拉用FSD技术将无人驾驶车辆从工厂交付到车主家中,更是明确揭示,这场关乎汽车核心属性——驾驶的技术革命,不只会发生在中国市场,也终将席卷全球。

宝马历经百年技术剧变,对于这场行业变革,自然早有洞察。其不仅在全球储备了扎实的in-house辅助驾驶能力和工业AI能力,也在中国市场采用深度整合的战略,来推动360度AI战略高效、稳健的落地。

而且,宝马不是将AI和智能技术整合之后,进行简单的堆叠,而系统性的理解和应用。

正如宝马董事长齐普策在此前表示:“汽车发展不是参数堆积,而要进行整体优化和系统性整合。”而宝马发力高阶辅助驾驶的核心不同,则是回到智能辅助驾驶技术的出发点,即安全。

安全始终是宝马对驾驶辅助技术的第一要求。新一代系统在设计上融入了宝马20余年来在驾驶辅助领域的安全技术积淀,建立起全方位的安全冗余和风险应对机制。

宝马早在上世纪末就开始探索驾驶员辅助系统技术,并在过去二十多年中不断改进诸如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防碰撞预警、眼神变道,为智能辅助驾驶打下坚实基础。

此次合作研发的方案充分继承并升级了宝马的安全DNA。依托这样的安全基因,新一代智能驾驶辅助方案将把驾驶风险降至最低,在提供便利的同时确保始终如一的安全守护,让用户真正体验到“放心敢用”的智能驾驶辅助。

与此同时,宝马始终坚持严守数据安全与用户隐私,本次合作开发的驾驶辅助系统将在数据采集、存储与使用全流程严格遵守中国法律法规要求,确保所有车辆数据处理均在合法合规框架下进行。此次合作将把数据安全保护机制融入产品设计基因,以确保智能驾驶辅助功能的发展建立在合规、透明、值得信赖的基础之上。

有了中国的智能技术,叠加宝马的牢固的质量体系、产品定义和对汽车属性的深刻理解,宝马无疑正在中国市场进行智能化蜕变。

智能汽车的远景正在清晰,且加速到来。百年宝马,融入中国智能,不仅是其参与中国市场竞争的核心基础,也是未来在全球市场实现变革和转型的桥头堡。面向未来,宝马已经整装出发。

宝马合作Momenta,驾控之王要如何做智能辅助驾驶?-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