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车强势回暖!6月销量揭晓:34款车型破万,合资前十占九席

燃油车大爆发!6月销量TOP230出炉,34款车型月销破万,合资车前十占九席——这数据一出,多少人以为燃油车要“退场”的剧本彻底翻篇了?更让人意外的是,吉利星越L以21,668辆的成绩杀进前三,成为前十中唯一的国产选手,其余九席被合资品牌瓜分。朗逸、轩逸这对“双逸”兄弟包揽冠亚军,凯美瑞稳坐燃油B级车销冠宝座。你以为燃油车在新能源冲击下只能苟延残喘?错了,它正用销量告诉你:我还没老,还能打。

合资的“九一格局”:是底蕴,还是惯性?

6月燃油车销量前十,合资车占九席,国产仅星越L一员杀出重围——这“九一格局”背后,是消费者对合资品牌的长期信任,还是市场惯性下的被动选择?

先说说那对“老伙计”:朗逸(25,249辆)和轩逸(24,447辆)。这两款车,一个德系,一个日系,看似风格迥异,实则内核相似:稳、省、皮实。我开过朗逸跑长途,底盘扎实得像贴地飞行,高速120码稳如老狗,风噪控制在同级里算优秀。轩逸呢?“移动大沙发”不是白叫的,后排坐三个成年人也不挤,尤其适合家庭用户。它们的设计理念很明确:不求惊艳,但求无错。这种“中庸哲学”,恰恰是销量的压舱石。

而星越L以21,668辆冲上季军,是国产燃油车的一次漂亮反击。我试驾过星越L,第一印象是:这哪像15万级的车?内饰用料堪比30万豪车,双联屏+麂皮顶棚,氛围灯一开,高级感拉满。动力是2.0T+8AT,开起来不像家用车,倒像台小钢炮,油门响应快,底盘调校偏欧系,过弯稳,不飘。它成功的关键,是把“越级”两个字玩到了极致——价格对标合资A级,体验却冲着B级去。

可问题是,前十里只有它一个国产,说明什么?消费者对国产燃油车的信任,仍集中在少数头部产品上。奇瑞瑞虎8、逸动、红旗H5、博越L、艾瑞泽8都月销过万,但离前十还有距离。国产车在SUV领域有优势,但在轿车市场,尤其是A级轿车,依然难撼合资基本盘。

破万俱乐部:34款车的“生存法则”

6月共有34款燃油车月销破万,这数字比很多人预想的要高。破万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这款车型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有稳定的用户群体和口碑基础。

燃油车强势回暖!6月销量揭晓:34款车型破万,合资前十占九席-有驾

大众集团无疑是最大赢家:朗逸、速腾(20,192辆)、帕萨特(20,008辆)、迈腾(19,781辆),四款车齐刷刷进前七。我开过速腾,1.5T发动机虽然排量不大,但涡轮介入后动力输出线性,配合7速双离合,换挡干脆利落。它的底盘调校明显比朗逸更运动,适合年轻一点的用户。而帕萨特和迈腾,依然是商务人士的首选。我朋友开迈腾跑网约车,三年跑了40万公里,除了正常保养,几乎没大修过。德系车的耐久性,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日系三强也稳得住:轩逸、凯美瑞(20,358辆)、RAV4荣放(19,726辆)。凯美瑞再揽B级车销冠,我试驾过它的2.5L版本,发动机平顺得像丝绸,CVT变速箱虽然不激情,但胜在省心。RAV4荣放的四驱系统在雨天山路表现稳健,TNGA架构下的车身刚性提升明显,碰撞测试成绩一直在线。日系车的哲学是:可靠大于一切。

但合资阵营在20名后出现断层:卡罗拉跌至8,417辆(第41位),天籁6,538辆,宝来8,585辆。这些曾经的“神车”为何下滑?我试驾过新款卡罗拉,内饰塑料感强,车机反应慢,驾驶乐趣几乎为零。消费者不是不买账,而是在15万预算下,他们有了更多选择——比如星越L、博越L,甚至新能源车。

国产的“第二梯队”:在夹缝中突围

第21-80名区间,国产车开始发力。艾瑞泽8(11,775辆)、星瑞(11,238辆)领衔轿车反攻,博越L(12,971辆)、缤越(10,011辆)、捷途X70(9,837辆)组成SUV主力。

艾瑞泽8我开过,1.6T发动机动力充沛,底盘调校偏硬朗,过弯支撑性好,不像传统“软塌塌”的国产车。星瑞基于CMA架构,和沃尔沃共平台,开起来有股“北欧范儿”——沉稳、精准。博越L的设计很前卫,三联屏+电子挡把,科技感十足。我试驾时,它的L2级辅助驾驶在高速上表现稳定,车道保持和自适应巡航都不拉胯。

但问题也明显:这些车销量过万,但品牌溢价仍不如合资。比如星瑞,产品力对标凯美瑞,但终端售价却低3-5万。消费者愿意为它买单,但心里仍会嘀咕:“这是不是便宜没好货?”

燃油车强势回暖!6月销量揭晓:34款车型破万,合资前十占九席-有驾

豪华车分化:BBA的“冰火两重天”

豪华燃油车也出现明显分化。奔驰E级(12,666辆)、宝马5系(13,299辆)保持过万,奥迪A4L(7,869辆)跌破八千。

我开过5系,它的底盘滤震堪称艺术,过减速带像碾过棉花,后排舒适性无敌。奔驰E级的内饰氛围是降维打击,64色氛围灯+木纹饰板,坐进去就有“老板感”。但奥迪A4L为何掉队?我试驾过新款,虽然换装了新内饰,但车机系统卡顿,语音识别不准,智能化体验落后于时代。在电动化时代,奥迪的“灯厂”人设没变,但“科技”标签正在褪色。

更惨的是二线豪华:凯迪拉克XT6(293辆)、英菲尼迪QX50(33辆),月销连三位数都不到。这些品牌曾经靠“降维打击”抢市场,如今新能源车来了,它们的优势荡然无存。消费者宁愿加点钱买理想L8,也不愿买一台“过气豪华SUV”。

81名之后:98款车月销不足500,谁在裸泳?

81名之后的150款车型中,仅12款月销超2000辆,其余大多惨淡经营。马自达3昂克赛拉(1,257辆)、现代ix35(432辆),曾经的热门车,如今销量腰斩。马自达的“操控信仰”在实用主义面前显得苍白,现代ix35的设计老气,车机落后,竞争力大减。

更触目惊心的是:98款车型月销不足500辆,包括标致4008(133辆)、探影(32辆)。这些车不是不好,而是被市场遗忘。它们的存在,像极了“陪跑选手”——有技术,有设计,但缺营销,缺渠道,缺用户认知。

燃油车强势回暖!6月销量揭晓:34款车型破万,合资前十占九席-有驾

理性消费:燃油车还值得买吗?

看到这,各位车友可能会问:燃油车还有未来吗?现在买会不会被套牢?

我的看法是:如果你不需要每天充电,不追求极致智能化,燃油车依然是靠谱的选择。尤其是那些销量过万的经典车型,它们的可靠性、保值率、维修便利性,是新能源车短期内难以超越的。

但也要清醒:燃油车的黄金时代已过,未来属于混动和纯电。像丰田、本田已经在推混动车型,大众也在发力ID.系列。如果你预算充足,不妨考虑插混或增程——既能享受政策红利,又无续航焦虑。

最后留个问题给各位:在新能源浪潮下,你觉得哪款燃油车最有可能“逆风翻盘”?是星越L?还是凯美瑞?或者,你有更好的选择?

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老铁们,买车是大事,别光看销量,也得多试驾,多对比。适合别人的,不一定适合你。

对了,有车友问我试驾星越L时有没有发现异响?说实话,高速过沟坎时,后排有轻微“咚”声,可能是悬挂调校偏硬导致的。但这不影响整体体验。大家还有什么想问的?我尽量回复。

燃油车强势回暖!6月销量揭晓:34款车型破万,合资前十占九席-有驾

祝大家心想事成,身体健康,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