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A股上市公司的分红数据揭晓,再次印证了中国资本市场的成熟与活力。截至目前统计,2024年5411家A股上市公司中共有3747家企业进行分红(含已宣告),年度累计分红总额(已宣告)达到了2.34万亿元,较2023年的2.23万亿元同比增长4.93%,连续3年站上2万亿元关口。
这一历史性突破背后,新"国九条"等政策组合拳发挥了关键作用。2024年4月发布的《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强化现金分红监管,对多年未分红或分红比例偏低的公司实施减持限制,同时鼓励一年多次分红、预分红等创新模式。政策的精准发力直接催生了A股分红生态的结构性变革。
分红规模再创新高,政策红利释放强劲动能
具体来看,分红总额超过10亿元的A股上市公司共264家,33家分红总额超过百亿元。在3747家企业中,机械设备、医药生物、电子、基础化工、电力设备、汽车等行业的分红数量占比居前,其中机械设备行业分红企业达447家,占比11.7%;医药生物行业分红企业达344家,占比9.1%。
制图: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
行业分化与中小盘突围
从分红金额来看,年度累计分红总额排名前十公司中,除招商银行,其他9家公司均达成年内两次现金分红。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移动三家公司2024年已宣告累计分红金额均超千亿元,中国石油、农业银行、中国银行、贵州茅台、中国海油、招商银行、中国平安分列4-10名。
制图: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 数据来源:choice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中小盘股也跻身高分红阵营,如生益科技年度分红总额达14.58亿元,凸显其盈利能力的稳健性。
从行业看,银行业以6315.39亿元的分红规模蝉联行业榜首,六大国有行贡献超4200亿元。工商银行以1097.73亿元分红刷新A股纪录,建设银行、农业银行紧随其后,分别为1007.54亿元和846.61亿元,三大行合计派现占全市场12.64%。股份制银行中,招商银行以33.99%的分红比例领跑,其首次实施的中期分红方案预计将带动行业分红频次变革。
除银行板块外,分红总额较高的企业主要集中在医药生物、机械设备、汽车以及食品饮料等行业。例如,迈瑞医疗以76.02亿元的年度累计分红总额脱颖而出,成为医药生物行业的佼佼者;而贵州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年度累计分红分别以646.72亿元、223.00亿元、87.59亿元的分红金额位列食品饮料行业前三;比亚迪则以120.77亿元的分红金额在汽车行业脱颖而出。
121家企业年内多次派现,监管引导长效机制
除了关注绝对金额外,分红比例也是衡量一家公司是否重视股东利益的重要指标之一。2024年A股上市公司年度现金分红比例(已宣告)平均值为40.21%。这一比例处于合理区间,既体现了上市公司对股东利益的重视,也兼顾了企业自身的发展需求。相比之下,新兴行业虽然发展势头迅猛,但在分红方面略显保守。科技行业虽然不断创造创新价值,但由于研发投入巨大、市场竞争激烈,需要大量资金来巩固自身优势地位,因此分红占比相对有限。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A股上市公司分红频次也显著提升。新“国九条”的发布,推动了上市公司一年多次分红的潮流。据统计,2024年分红两次及以上的上市公司数量大幅增加,达121家,部分公司甚至在季报中宣布分红计划。这种一年多次分红的模式,不仅提高了资金的利用效率,也增强了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信任和粘性。
与此同时,监管与市场的双重约束正在形成。对于33家百亿级分红企业,超额派现成为市值管理的重要手段,工商银行A股市值年内增长44.8%印证了高分红策略的有效性。而分红比例低于30%的上市公司,面临机构投资者用脚投票的压力,2024年破净股中低分红企业占比达68%。
2024年A股上市公司的分红盛宴,不仅彰显了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提升和回馈投资者的决心,也反映了资本市场对高股息策略的追捧和对稳定回报的渴望。这场由政策驱动的分红革命,不仅是资本市场成熟的标志,更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微观映射。当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分红从"选择性义务"转化为"战略性责任",A股市场的价值投资底色将更加鲜明,为投资者带来更可持续的回报。
本文源自:金融界
作者:金曦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