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司机也中招!C1驾照新“雷区”,碰一下扣9分罚2000

“滴”的一声。

九分就这么蒸发了。

脑子里嗡的一下,瞬间一片空白。

眼前交警同志那张严肃的脸,好像默片里的特写镜头,嘴巴在一张一合,但我什么也听不见。

就跟打游戏打得好好的,屏幕突然黑了,只剩下一行红字:GAME OVER。

我,一个驾龄十年、连违章停车都很少有的“老司机”,居然就因为骑个电动车去买酱油,直接被干掉了四分之三的血条。

真的,我到现在眼前还能浮现出当时买车那小哥的脸,特诚恳,特真挚,就差指天发誓了:“哥,放心骑!这就是个带电的自行车,上个牌就行,要什么驾照啊,咱这是新国标电动自行车!”

我当时还挺感动,觉得这小伙子实诚。

老司机也中招!C1驾照新“雷区”,碰一下扣9分罚2000-有驾

现在回想起来,他脸上那哪是诚恳,分明写着“下一个”。

“同志,您这车,时速超25公里,又没脚蹬子,按规定,算电动摩托。”

警察同志的声音把我拉回现实。

电动……摩托?

这两个字砸下来,我彻底蒙了。

我一个开汽车的,连摩托车龙头都没摸过,怎么名下就多了辆“摩托”?

这玩意儿在我眼里,跟小区里大爷大妈们骑的“老头乐”有啥区别?

就因为它跑得快了那么一丢丢?

这算什么道理。

后来我才想明白,这事儿压根就不是讲道理的。

老司机也中招!C1驾照新“雷区”,碰一下扣9分罚2000-有驾

这就好像所有人都默认1+1=2,突然有天蹦出来个文件,说根据最新算法,在某些特定场景下,1+1=3,不接受反驳,答错了就得罚款。

你上哪儿说理去?

更绝的是,这道题的“正确答案”,压根没几个人提前知道。

别以为就我一个倒霉蛋。

我回头上网一查,好家伙,我这哪是个人恩怨啊,我这是加入了组织了!

全国第一季度,有超过12万的“难兄难弟”,都栽在了“准驾不符”这个天坑里。

大家手里都攥着一本C1驾照,心里都觉得稳如老狗,结果被现实狠狠地来了个背刺。

我们就像一群参加闭卷考试的学生,考卷发下来才发现,有一半的知识点,老师压根就没讲过。

这事儿最让人憋屈的地方在哪?

老司机也中招!C1驾照新“雷区”,碰一下扣9分罚2000-有驾

在于它形成了一个完美的“甩锅闭环”。

生产厂家大批量造出这种“非驴非马”的车,反正标准模糊,有空子就钻;销售呢,为了业绩,肯定是怎么方便怎么说,恨不得告诉你这车能飞;等我们这些普通人真金白银买回家,骑上路,得,交管部门拿着“最终解释权”在路口等着你呢。

一环扣一环,最后板子稳稳地打在了最末端、最不知情的消费者屁股上。

完美。

你以为不开两轮的,老老实实开四个轮子就安全了?

我只能说,少年,你还是太年轻。

我一哥们,前阵子花大价钱买了辆挂蓝牌的商务车,特气派那种。

他开着那车走南闯北,觉得自己就是人生赢家。

结果呢?

在一个平平无奇的下午,高速收费口,他也被拦了。

原因?

车长超过6米。

就因为多了那么几十公分,他那辆车在法律上就不再是“小型客车”了,他的C1驾照,配不上他那辆车的“身份”。

罚款扣9分,一套带走。

我那哥们儿给我打电话的时候,声音都带着哭腔:“我感觉我不是在开车,是开着一颗移动的违章炸弹!”

看见没?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驾驶技能”问题了,这简直是一场“信息战”。

你不仅得会开车,还得是个车辆分类学专家,得把2025新交规研究透彻,出门前还得拿着尺子量一量自己的车,再翻开行驶证,逐字逐句地检查一遍。

这哪是开车,这是在做学术研究。

所以说,现在那本驾照,已经不是你身份的证明了,它更像是一张“免责声明”,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各种你可能看不懂的条款,核心思想就一条:出了事,你自己兜着。

那你说咋办?

总不能不出门了吧?

还能咋办,认怂呗。

以后买车,别听销售吹得天花乱坠,直接把行驶证要过来,找到“车辆类型”那栏,那上面的字,才是“圣旨”。

至于那些电动爹,别问它能跑多快,先问问它有没有脚蹬子。

说真的,开了十年车,我第一次对方向盘产生了敬畏之外的疲惫感。

以前觉得,遵守交通规则,小心驾驶,就能一路平安。

现在才发现,最大的风险,可能压根就不在路上,而在于那些你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冒出来的新规矩。

我那瓶最终也没打成的酱油,成本有点高,两千块加九分。

估计够我吃一辈子饺子了。

你说,这事儿上哪儿说理去?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