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提出的问题确实相当专业,只有真正参与过运输站段运转工作的人才能深刻体会。
为何防溜措施如此关键,且要求越来越严格?这都源于过去那些因溜逸事故导致的惨重损失和深刻教训。车辆毁坏、人员伤亡,每一个案例都让人痛心疾首。
在上世纪90年代之前,防溜措施相对简单,主要依赖手闸。当手闸效果不佳时,甚至允许顺延使用。然而,随着安全管理的日益严格,防溜要求也不断升级。如今,无论是编组场还是车站,货车必须使用双重防溜措施,客车也需确保两端都有铁鞋固定。对于客运站内无动力的普通客车,停留超过一小时也必须实施防溜措施。
到了2010年,考虑到现场作业的复杂性,为了避免人为破坏或自然因素导致的防溜失效,我们开始实施定期防溜检查制度。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对停留车辆的防溜情况进行检查。尽管如此,仍有部分班组对此制度执行不力。直到视频记录仪的广泛应用,这一问题才得到根本性解决。
作为铁路管理人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车辆防溜工作,确保在作业和车辆停留期间不发生任何安全事故。这不仅是对基层管理人员的基本要求,更是对职工生命安全和铁路运输秩序的负责。为了有效落实防溜制度,我们可以采取多种措施,如定期检查、抽查职工执行情况、利用视频资源组织相互检查等。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