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AR V27来了,20万起的“国产G级”?
5米长、增程动力、449马力、方盒子造型、外挂备胎——iCAR V27一亮相,就把“硬派”两个字写在了脸上。 这款在迪拜全球首发的中大型SUV,定位硬派风格,尺寸直逼奔驰G级,却把价格锚定在20万-25万元区间。一个大胆的问题随之而来:它真能用不到G级十分之一的价格,满足我们对“越野图腾”的全部想象吗? 我仔细扒了官方发布的测试图和参数,今天就和各位车友聊聊这台“野心勃勃”的新车。
外观:不是模仿,是致敬还是另立门户?
第一眼看到iCAR V27,我脑子里蹦出来的不是“像不像G级”,而是“它敢不敢不一样”。整车“方盒子”造型是硬派SUV的通行证,但细节才是灵魂。 前脸方正,撞色前格栅配多根粗壮横向饰板,视觉上很“敦实”。有意思的是两侧的圆形LED日行灯,这设计我见过——奔驰G级、路虎卫士都玩过,但它放在V27上,不突兀,反而有种复古机械感,像是在向经典致敬,又像是在说“我也能玩这种调调”。
再看侧面,平直腰线、传统外拉门把手、固定式踏板,这些都不是“花活”,而是实打实的硬派元素。特别是那个左右分体式天窗,我第一反应是:这设计实用吗? 后来一想,可能是为了在保证车顶强度的同时,给后排乘客更好的采光体验。前翼子板上的黑色装饰件,官方说“内部或融合了侧后向摄像头”——注意,是“或”,说明还没最终定型。 但这个设计很聪明,既隐藏了电子设备,又增加了侧面的层次感,比直接在翼子板上挖个洞要高级。
车尾是V27最“张扬”的部分。双竖向方形尾灯、侧开式尾门、外挂备胎、竞技风格后保险杠——一套组合拳下来,硬派氛围直接拉满。 我尤其喜欢那个外挂备胎,不光是装饰,更是“我不怕坏,坏了也能走”的底气。后保险杠造型夸张,官方说“预计能提供更大的离去角”,这点很关键。 越野时,离去角决定了你下坡时会不会“磕屁股”,角度越大,通过性越强。V27这是在用设计语言告诉你:我不是城市SUV改个壳子,我是真要下野地的。
尺寸与动力:5米长的增程“猛兽”
尺寸上,iCAR V27长度接近5米,直接对标奔驰G级、路虎卫士110。 这意味着什么?更大的车内空间、更强的气场、但也意味着更高的风阻和更复杂的操控。 目前暂无具体轴距和离地间隙数据,但以它的定位,轴距大概率在2.9米以上,离地间隙估计不会低于210mm——这是硬派SUV的“及格线”。
动力是V27的另一大亮点。采用1.5T增程系统,四驱版综合功率449马力(约335千瓦),这数据相当猛。 作为对比,方程豹豹5的峰值功率是550马力,深蓝G318是316马力。449马力什么概念?相当于一台3.0T六缸发动机的水平,推一台5米长的SUV,零百加速估计能进6秒内。 而且增程车的优势在于——电机驱动,起步快、响应直接,没有传统燃油车的换挡顿挫。 CLTC纯电续航约200公里,这意味着日常通勤完全可以当电车用,一周充一次电,市区零油耗。 长途出行也不用焦虑,加油就行,没有里程烦恼。
但增程车也有“软肋”:高速油耗。 增程器在高速巡航时如果频繁启动发电,油耗会比同级别混动SUV高。这点需要未来实测验证。 另外,后驱和四驱版本的布局也值得玩味。 后驱版可能主打城市通勤和性价比,四驱版才是真正的“野路子”玩家。四驱系统的调校、扭矩分配逻辑、有没有低速挡(放大扭矩)——这些才是决定它越野能力的关键,但目前暂无相关数据。
智能化与安全:硬派车也要“聪明”
硬派SUV过去常被吐槽“傻大黑粗”,智能化是短板。但iCAR V27显然不想走老路。 前翼子板集成侧后向摄像头,意味着它大概率支持360度全景影像和透明底盘——越野时看轮子压在哪,比啥都重要。 侧开式尾门+外挂备胎的设计,也暗示了它可能配备电动尾门和尾门雷达,方便在狭窄空间开启。
至于L2级辅助驾驶,我猜是标配。 城市里堵车时,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能让你轻松不少。但我要提醒各位车友:越野时,辅助驾驶系统要慎用! 泥地、沙地、碎石路,电子系统容易误判,反而影响驾驶。真正的越野,靠的是驾驶者对车辆和地形的理解,不是依赖电脑。
安全性方面,5米长的车身意味着更高的碰撞惯性,车身刚性、A柱强度、电池防护(如果是增程,电池在底部)都是关键。 暂无具体安全配置和碰撞测试数据,但以iCAR品牌对海外市场的野心(计划进入100国、2000家店),我相信它会按高标准来设计。 毕竟,要在中东、欧洲卖车,安全不过关,门儿都没有。
竞品对比:20万级“硬派”混战
V27一出,矛头直指方程豹豹5、深蓝G318、北京越野BJ40增程。咱们简单对比:
方程豹豹5(23.98万起): 比亚迪DMO技术,三电机,550马力,带差速锁,越野能力更强。但价格更高,且定位更“专业”,城市驾驶可能不如V27舒适。
深蓝G318(18.59万起): 同样增程,设计更前卫,纯电续航更长(200公里以上),但动力稍弱(316马力),品牌越野基因不如V27“硬核”。
BJ40增程(17.98万起): 北京越野老牌选手,机械素质可靠,但内饰、智能化相对落后,设计偏传统。
V27的优势在于:尺寸最大、动力最强(仅次于豹5)、设计最“G级”,价格却卡在中间。 它像是一个“全能型选手”——既要城市舒适,又要越野气场,还要科技感。 但“全能”往往意味着“都不极致”。它能不能在越野性能上追豹5,在舒适性上超BJ40,在智能化上压过G318?还得等实车体验。
海外市场野心:iCAUR出征,能赢吗?
有意思的是,iCAR在海外用“iCAUR”命名,还计划在中东、欧洲、俄罗斯等地开店。 中东市场偏好大车、豪华感,V27的“G级”既视感能吃香。为俄罗斯市场做悬架本地化调校,说明它真打算“落地生根”,不是简单出口。 但挑战也大——欧洲市场法规严,消费者挑剔;中东高温高沙,对散热和密封性是考验。 V27能不能适应,还得看后续反馈。
我的看法:期待,但别神化
iCAR V27是一台很有野心的车。 它用20万的价格,给了你5米车长、449马力、增程无焦虑、外挂备胎的“硬派”体验。但我要泼点冷水:纸面数据再好看,也得经得起烂路、沙地、陡坡的考验。 越野车的核心是可靠性、通过性和驾驶质感,这些都不是发布会能讲清楚的。
各位车友,你们觉得:
20万-25万,你会选V27,还是加点钱上豹5?
“国产G级”是真实力,还是营销噱头?
增程硬派SUV,是未来趋势,还是过渡产物?
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我会尽量回复每一条留言。顺便说个花絮:据说V27的测试车在迪拜沙漠跑了上千公里,沙地脱困成功率很高——但这只是测试,不是日常。 真正的考验,是上市后车主们的口碑。
最后说一句:车是用来开的,不是用来神化的。 无论V27多“猛”,安全驾驶永远是第一位。别为了拍视频、博眼球,拿车和命去赌。 理性消费,量力而行,找到适合自己的那台车,才是真本事。
祝大家心想事成,身体健康,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