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SU7在高速爆燃致使3人死亡的事故,似乎打开了潘多拉魔盒。同时,雷军在社交媒体上的活跃度骤降,伴随而来的是小米SU7的产品问题——4.2万元的挖孔机盖、大灯边框翘边。
简单的来说就是用户花费4.2万元选装的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与车企宣传的实际功能不符。随后,官方也承认了错误,对于已经选装此配件的用户赠送2万积分,补偿金额为选装价的4.8%。
但是其他用户不认可这一方案,希望车企退车,认为小米汽车存在虚假宣传的嫌疑,货不对板。同时小米汽车提出的“60天冷静期”,也并未明确表示可以退还用户的定金,有部分用户表示会考虑起诉。
目前,关于4.2万元的挖孔机盖事件,大致可以归纳为三种声音,一种是接受车企的补偿方案,第二种是希望可以退车、退定金,第三种是认为车企虚假宣传,要求退一赔三。
另外,不少车主表示网络上发文称,小米SU7前大灯边框有明显的翘边,显得格格不入,不少网友评论是热胀冷缩的原因。
消保委专家分析认为翼子板设计的偏大,装配到一起过于紧密,导致翘边,冬天应该会得到缓解。这样理解的话,确实是热胀冷缩的原理。对于行车安全是没有影响的,就是外观看起来不太赏心悦目,无法解决,只能等气温下降。说白了,小米造车还是经验不足。
4月份,小米SU7交付新车28585辆,在中大型轿车排名第一,市场份额着实喜人。随着销量的与日俱增,产品工艺问题也随之浮出水面,希望厂家能够正视产品问题,积极解决用户的正当权益。
最后:
对于一个造车三年就快速交付新车,并且月销量轻松过万的新势力来说,小米汽车深受年轻用户的追捧。同时,雷军也为小米汽车带来了现象级的热度。但是对于汽车工业来说,还是要回到产品质量的,个人的热度是远远无法取代过硬的产品质量的。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