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清晨,老龚急着去见客户,刚发动车子就感觉不对劲——方向盘沉得像是灌了铅,车身歪歪斜斜地往前"蹭"。他嘀咕着"估计是胎压不足",但抬头看看表,离约定时间只剩半小时。"就几公里路,撑一下应该没问题",他一脚油门,硬着头皮上了路。
车子像跛脚的驴子般一颠一簸,轮毂碾压沥青路的"哐哐"声越来越响。中途等红灯时,隔壁车道的大摇下车窗喊:"兄弟,你右后胎都瘪了!"老龚强装镇定:"知道知道,前面就是修车店!"其实手心早已冒汗,只能把音乐声调大掩盖轮胎的哀鸣。
好不容易蹭到目的地,下车一看倒吸凉气:轮胎侧壁被压出蛛网般的裂痕,轮毂边缘已磨出金属毛边。维修店师傅检查后直摇头:"胎壁全碾烂了,轮毂也得校正。本来补个气二三十块的事,现在换胎加修轮毂,没八百下不来。"老龚盯着账单,肠子都悔青了。
更让他后怕的是师傅后面的话:"亏得你开得慢,要是高速上爆胎,方向盘一甩,后果敢想吗?这胎没气还开,简直就是拿着钝刀子磨轮胎!"
如今老龚成了朋友圈里的"反面教材",逢人便念叨:"车胎瘪了千万别硬撑!叫个救援最多等半小时,省下的可是救命钱!"他说那次之后,车里常备充气泵,手机里存了好几个救援电话。毕竟吃一堑长一智,谁都不想用千元账单换这个教训。#汽车#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