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补即将退场?多家车企加码,打响下半年价格战

最后十天!买车能省上万块?新能源国补倒计时,车企放大招了!

2022年只剩最后几天,一个陪伴中国新能源汽车13年的“老朋友”要正式告别了——国家补贴。从2023年1月1日起,买车再也拿不到这笔几千甚至上万元的补贴款。可奇怪的是,车市不但没冷清,反而更热闹了:特斯拉猛降3万多,比亚迪却说要涨价,小鹏、长安深蓝拍胸脯保证“差价我补”!这到底唱的哪一出?消费者该不该赶紧出手?

---

补贴倒计时,4S店突然人挤人?

杭州一家新能源展厅的销售小王最近忙得脚不沾地:“11月起看车的人翻倍涨!很多人掐着表来买车,就为赶上补贴末班车。”他算了一笔账:现在买热销车型,光国家补贴就能省4800到12600元,加上杭州本地补贴,最高能薅2万多羊毛!为抢年底业绩,店里还加码送保险、返现金、赠积分,简直“白菜价大甩卖”。

这波购车热背后,是一纸明确通知:2022年12月31日之后上牌的车,国家一分钱不补!政策退场板上钉钉,但车企的反应却五花八门——有人降价清仓,有人自掏腰包,还有人放话“明年必涨价”。

---

车企抢客大战:自掏腰包补差价

“订了车却赶不上年底上牌怎么办?”这是不少消费者最担心的。小鹏车主李女士就吃了定心丸:“销售承诺,只要12月31日前付定金,明年提车照样享受今年补贴价!”原来,小鹏、长安深蓝、吉利极氪等品牌都推出了“限时保价”:车企自己扛下补贴差额!

- 长安深蓝SL03:增程版补4800元,纯电版补13860元;

- 吉利极�001:延期交付照样按2022年补贴价结算;

- 问界汽车:追加1万个保障名额,超时上牌照样补钱。

国补即将退场?多家车企加码,打响下半年价格战-有驾

“这是车企年底冲销量的大招!”汽车行业专家分析,“既保住了销量数据,又赚了口碑。”

---

降价派VS涨价派:谁更聪明?

特斯拉:率先开卷,最高降3.7万!

当其他品牌还在保价时,特斯拉直接甩出“王炸”:国产Model 3和Model Y降价1.4万-3.7万元!12月内购车再减4000元尾款。网友调侃:“它不是在降价,是在清库存腾产能吧?

奔驰、福特:咬牙跟降,最多便宜23万!

奔驰EQ电动车降价约5万-23万元,福特电马全系降2万-2.8万元。业内人士透露:“这些高端电车以前价格虚高,现在终于回归现实。”

比亚迪、广汽埃安:逆势官宣涨价!

就在大家疯狂促销时,比亚迪突然宣布:2023年起王朝、海洋系列涨价2000-6000元!广汽埃安紧随其后,预告涨价3000-8000元。两家销量巨头底气十足:“原材料太贵,实在扛不住了。”但他们都留了后路——年底前下订绝不涨价!

---

明年车价到底涨不涨?关键看两点

国补即将退场?多家车企加码,打响下半年价格战-有驾

面对车企截然不同的策略,消费者最关心的是:现在不买,明年会不会多花冤枉钱?业内人士点破真相:

1. 看利润空间

“像比亚迪,单车利润低、订单排到明年,补贴一退,成本压力必然转嫁给价格。”而利润高的品牌(如特斯拉)更可能用降价换市场。

2. 看库存压力

年末冲量时,积压库存的车企更愿意降价。比如奔驰EQ系列海报直接标着“库存促销”,而比亚迪则完全不愁卖。

---

后补贴时代:消费者反而更赚?

“补贴没了,车价会不会更高?”其实行业早有共识:影响微乎其微!乘联会数据显示,2022年11月新能源车渗透率已达32.3%——每卖3台车就有1台是新能源。市场规模足够大,政策退坡早有缓冲期。

更关键的是,车企竞争已从“拼补贴”转向“拼真本事”:

- 特斯拉靠降价抢占市场份额;

- 比亚迪用技术优势消化成本压力;

国补即将退场?多家车企加码,打响下半年价格战-有驾

- 新势力靠服务留住用户(如保价承诺)。

“就像小孩学骑车,辅助轮迟早要拆。”专家打了个比方,“现在新能源市场自己能跑了,补贴退场反而是行业成熟的标志!

---

结语:薅羊毛最佳时机就在当下!

国补退场前的最后几天,成了消费者“躺赢”的黄金窗口:

- 想捡漏?盯紧特斯拉、奔驰等降价品牌;

- 求稳妥?选保价承诺的小鹏、长安深蓝;

- 看中长期?对比亚迪等有技术壁垒的车企,早订仍享原价。

正如一位刚订了深蓝SL03的90后车主所说:“车企打得越凶,咱们越划算!”这场因补贴退出引发的价格混战,没有输家——车企清了库存、冲了销量,消费者拿到了真金白银的优惠。而中国新能源汽车,终于甩开政策拐杖,真正驶向市场化的高速路。

> 附:部分车企限时政策(截至2022年12月)

> - 保价派:小鹏/长安深蓝/极氪/问界(12月31日前锁单享补贴)

> - 降价派:特斯拉/奔驰EQ/福特电马(直降最高23万元)

> - 涨价派:比亚迪/广汽埃安(2023年调价,年底下单不波及)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