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百加速是工业辣精,特斯拉正在用物理方式给你洗脑

讲真,看到宁波特斯拉这个新闻,我第一反应不是震惊,也不是同情,而是觉得,这事儿太合理了,合理到有一种荒诞的宿命感。

一个销售,在试驾的时候,为了展示最能体现品牌“神性”的零百加速,一脚电门下去,带着四位潜在客户,直接对着桥墩来了个硬碰硬的“献祭”。这已经不是交通事故了,这是一场充满了赛博朋克味道的行为艺术,一场信仰之力的暴力展示。

不装了,摊牌了,特斯拉卖的从来就不是车,它卖的是一种宗教体验。

而零百加速,就是这个宗教里最核心、最简单粗暴、最容易让“信徒”一秒“得道”的仪式。

你想想那个场景。销售小哥,可能前一秒还在背诵马斯克语录,下一秒就化身传教士,眼神里闪烁着狂热的光芒,对后排那几位一脸懵懂的“体验官”说:“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

然后,BOOM。

物理法则用最朴素的方式,给这场狂热的布道大会画上了一个句号。或者说,一个惊叹号。

这事儿的核心,根本不是什么销售操作不当,也不是什么车辆安全问题。这些都是表象。核心在于,在当下这个掀桌子式的竞争环境里,特斯拉这类品牌已经被逼到了一个不得不“表演”的境地。

整个车圈现在就是个大型的修仙内卷现场。有的品牌选择苦修内功,打磨什么底盘、调校、NVH,这是名门正派,但见效慢;有的品牌选择炼制丹药,疯狂堆料,800V、激光雷达、大彩电,恨不得把数据拉满,这是丹修,快是快,但容易根基不稳。

零百加速是工业辣精,特斯拉正在用物理方式给你洗脑-有驾

而特斯拉呢?它是剑修。

一剑破万法。它的那把剑,就是“零百加速”和“自动驾驶”这两个神主牌。别的都可以拉胯,舒适性可以差,内饰可以毛坯,售后可以爱答不理,但这两把剑,必须锋利无比,必须能随时拔出来吓唬人。

所以,那个销售小哥的操作,你以为是他自己的决定吗?不,他是被品牌附体了。在那个转弯的瞬间,马斯克的精神意志穿越太平洋,降临到他身上,告诉他:表演,必须表演!让凡人感受神迹!

只有这种雷电法王式的电击疗法,才能瞬间击穿消费者的理性,让他们的大脑被G值带来的眩晕感和多巴胺所占据,从而忽略掉这车可能存在的其他所有缺点。这是一种物理洗脑。很高效,就是有点费腰子,偶尔还费车头。

零百加速是工业辣精,特斯拉正在用物理方式给你洗脑-有驾

我作为一个真的拥有过特斯拉,并且真的在地库里试过弹射起步的中年人,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那一下的感觉,真的会上头。你的整个后背被死死拍在座椅上,世界在你眼前变成了一条线,你感觉自己不是在开车,而是在发射。你的灵魂在前面飞,肉体在后面追。

但这种感觉,和驾驶乐趣没有半毛钱关系。它是一种纯粹的、暴力的、反驾驶的生理刺激。

就像你吃火锅,有的店靠的是食材新鲜,汤底醇厚。有的店,直接给你端上一盆工业辣精和化学香料的混合物,一筷子下去,你的味觉直接被干报废了,除了“爽”,你什么都感觉不到。

特斯拉的零-百,就是汽车界的工业辣精。

而最魔幻的地方在于,会买特斯拉的人,就是喜欢特斯拉本身。他们买的不是一个交通工具,而是一个“身份标签”,一个“科技图腾”,一个可以用来区分自己和“油车土鳖”的社交货币。

所以你跟他们聊这次的事故,他们可能会说:“这是个例”、“哪个品牌不出事”、“至少证明了加速是真的猛”。你看,他们的核心需求是维护这种信仰,而不是讨论车辆的安全性。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他们的逻辑自洽到三体人看了都得气活过来。

只要我信仰够坚定,水泥桥墩就奈何我不得。

说真的,我每次路过那种特别硬的桥墩,都会想我这车撞上去会是个什么德行。人到中年,就是这么无聊。

我们再把视角拉远一点。为什么现在连销售都要亲自下场表演“闪电战”?因为整个市场都颠了。

以前大家卖车,是你好我好大家好,你卖你的大沙发,我卖我的操控稳,他卖他的牌子硬。大家在各自的生态位里岁月静好。

现在不行了。现在是你不过了,别人也别想活。价格战打到最后,就是大家一起跳楼,看谁先落地。配置战打到最后,就是把未来的技术提前预支,不管它成熟不成熟,先装上再说。

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这句暴论我之前就说过。因为实验室里跑一百万公里,不如一个逆行的鬼火少年给你带来的考验大。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这种混沌的、不讲道理的真实路况,才是检验一切智能技术的唯一标准。

同理,一个销售的水平,也不再是看他多会讲解配置,而是看他多敢“整活”。

这次是零百加速撞桥墩,下次会不会就是无人代客泊车直接开进喷泉里,美其名曰“车辆涉水能力极限测试”?再下次是不是就要表演“世纪飞跃”,直接从一个商场顶楼飞到另一个商场顶楼?

别笑,一切皆有可能。

因为消费者已经被惯坏了,或者说,被搞麻了。你光说你的车快,没用。你得快给我看。你光说你的车智能,没用。你得智能给我看。

所以销售小哥也难。他就是这场军备竞赛里,那个被推到最前线的倒霉蛋。他不“表演”,可能单子就是别人的了。他“表演”了,单子和自己,就可能一起送到修理厂和医院。

要么成仙,要么成盒。典中典。

写到这里,我突然感觉把一个悲剧事故写成修仙渡劫现场,好像有点缺德。但你再想想,这事儿本身不就魔幻么?

这特么简直就是行为艺术!

所以,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方法是什么?不是加强培训,不是修改流程,甚至不是给试驾车装一个副驾刹车。

而是承认,对于特斯拉这种品牌来说,这种随机的、充满暴力美学的失控,本身就是品牌魅力的一部分,是其“玄学光环”不可分割的组成。

它不是bug,它是个feature。

就像一个道诡异仙里的角色,他的强大,本身就伴随着失控的风险。你不能既要他的毁天灭地,又要他的温顺如猫。

那四位受伤的客户,从坐上这辆车的那一刻起,就不再是单纯的消费者,他们是这场“神迹”的亲历者,是这场“布道”的献祭品。他们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为特斯拉的品牌故事,增添了浓墨重彩,且带点血腥味的一笔。

就问你怕不怕?

怕就对了。怕,也是品牌力的一种。

本文以传递社会正能量为核心,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联系我方进行修正或删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