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其实很皮实!这5个行为根本不伤车,别再被忽悠了

现在有车的人是越来越多了,车子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但与此同时,关于怎么用车、怎么养车的各种说法也层出不穷,尤其是一些所谓的“老司机经验”,在亲戚朋友之间、在网络论坛上传播,让很多车主,特别是新手司机,感到非常困惑和焦虑。

大家捧着自己辛辛苦苦买来的爱车,真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生怕一个不经意的操作就对车子造成了不可逆的损伤。

今天,我们就用大白话,以一种客观分析的角度,来好好聊一聊那些流传最广的养车误区,看看事实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汽车其实很皮实!这5个行为根本不伤车,别再被忽悠了-有驾

咱们先来说一个几乎所有车主都听说过的说法:汽车油箱的油不能开到亮灯,最好是油表剩四分之一就去加油,否则油箱见底会把油泵给烧了。

这个理论听上去很有道理,它的解释是,油泵在工作时会产生热量,它是浸泡在汽油里靠汽油来散热的,如果油位太低,油泵裸露出来,就得不到充分的冷却,时间一长就会因为过热而损坏。

这个说法让很多人养成了频繁加油的习惯,甚至产生了“油量焦虑”。

但实际上,这种担心对于今天市面上的绝大多数汽车来说,是有些多余了。

汽车工程师在设计车辆的时候,早就考虑到了这一点。

油泵的散热,核心原理并不是靠“泡澡”,而是依靠流经泵体的燃油来带走热量,这就像电脑CPU的水冷散热器,只要冷却液在循环流动,就能高效散热,而不是说水箱必须得是满的。

只要你的车还能开动,就说明油泵正在源源不断地把汽油泵送给发动机,这个流动的过程本身就是最主要的散热方式。

油表警示灯亮起,是厂家设计的一个提醒功能,它告诉你油箱里的油不多了,该规划路线去找加油站了。

通常来说,家用车在亮灯后,油箱里至少还剩下5到10升的备用燃油,根据不同车型的油耗,这个油量足够你再平稳行驶50到80公里,这个距离在城市或者高速公路上,找到一个加油站是绰绰有余的。

真正对油泵构成威胁的,其实不是油少,而是油品差。

汽油里如果含有杂质或者水分,它们通常会因为密度较大而沉淀在油箱的底部。

汽车其实很皮实!这5个行为根本不伤车,别再被忽悠了-有驾

如果你总是等到油箱快空了才去加油,就相当于让油泵在最后阶段吸入这些沉积已久的“垃圾”,时间长了,油泵的滤网就容易被堵塞,导致泵油困难,工作负荷增大,这才是导致油泵过热和损坏的真正元凶。

所以,与其担心油量过低,不如选择一个信誉好、油品有保障的加油站来得更实际。

当然,有一种极端情况需要注意,就是当油量极低时,如果车辆停在非常陡的斜坡上,油箱里的油可能会因为倾斜而流到一侧,导致油泵吸不到油,从而无法启动或熄火,但这在日常驾驶中并不常见。

接下来说说方向盘。

很多驾校教练和老司机都会告诫新手:“倒车、掉头的时候,方向盘千万不要打死,打到底了要赶紧回一点,不然会把转向助力泵搞坏!” 于是,很多人在停车入位时都变得小心翼翼,一旦听到方向盘转到头时发出的“嘶嘶”声,心里就一紧,以为是车子在“呻吟”。

这个“嘶嘶”声,其实并不是车辆损坏的警报,恰恰相反,它是转向系统在进行自我保护。

对于过去和现在一部分仍在使用的液压助力转向系统来说,当你把方向盘打到底,车轮已经转到极限位置无法再动了,但发动机驱动的助力泵还在持续工作,试图继续泵送液压油。

这时,系统内的压力会瞬间变得非常高。

为了防止高压损坏油管或泵体,工程师设计了一个叫做“泄压阀”的安全装置。

我们听到的“嘶嘶”声,就是这个泄压阀被高压顶开,让多余的液压油通过另一条回路流回储油罐的声音。

它其实是在告诉你:“嘿,到头了,我正在保护系统呢!”

汽车其实很皮实!这5个行为根本不伤车,别再被忽悠了-有驾

当然,这并不是鼓励大家可以肆无忌惮地长时间把方向盘打死。

虽然不会立刻损坏,但长时间让泄压阀一直工作,会导致液压油的温度急剧升高,这会加速油液的老化、变质,同时也会让系统里的橡胶密封件因为高温而加速老化、变硬,长此以往就可能出现漏油的情况。

所以,正确的做法是,打到底后,稍微回一点角度,让系统压力恢复正常即可。

尤其要避免在原地不动的情况下猛打方向,这对轮胎磨损很大,对整个转向系统的负荷也是最高的。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现在越来越多的新车,包括我们很多技术领先的国产汽车,都采用了电子助力转向系统(EPS),它由电机直接提供助力,没有了液压泵和液压油,也就从根本上不存在“打死方向伤泵”的说法了。

再来聊聊带“T”的涡轮增压车型。

一个流传已久的说法是,涡轮车在跑完高速或者激烈驾驶后,不能马上熄火,必须原地怠速几分钟,让高速旋转、温度极高的涡轮叶轮慢慢冷却下来,否则机油会因为高温而结焦,堵塞润滑油路,最终“烧掉”涡轮。

这个说法在十几二十年前,对于当时技术还不够成熟的涡轮车来说,确实是有道理的。

但是,技术是在不断进步的。

如今的汽车工业,特别是2015年以后生产的涡轮增压车型,基本上都配备了一套智能的热管理系统。

其中一个关键部件就是电子水泵。

这套系统是独立于发动机主冷却系统的,当你停车熄火后,如果车载电脑检测到涡轮的温度依然很高,它会自动启动这个电子水泵,让冷却液继续在涡轮的冷却水道里循环流动,直到将涡轮的温度降低到一个安全的水平才停止。

汽车其实很皮实!这5个行为根本不伤车,别再被忽悠了-有驾

整个过程是全自动的,完全不需要驾驶员坐在车里等待。

所以,对于现在的涡轮车主来说,正常驾驶后直接熄火走人,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厂家已经把这一切都考虑周全了。

相比于熄火前的怠速,对现代涡轮发动机来说,一个更需要注意的坏习惯是“冷车大脚油门”。

车辆停放了一夜之后,大部分机油都回流到了油底壳,启动瞬间,机油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被泵送到发动机的各个角落,尤其是位置较高的涡লাইনে。

涡轮的工作转速动辄每分钟十几万转,在机油润滑油膜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的情况下,你一脚油门下去让它高速旋转,无异于让精密轴承在“干磨”,这才是真正的“涡轮杀手”。

最后,我们必须谈一谈那个最危险、也最离谱的谣言:开自动挡汽车时,在下坡或者高速上用N挡(空挡)滑行可以省油。

这个想法不仅完全错误,而且隐藏着巨大的安全隐患。

首先,它不仅不省油,反而更费油。

现代的电喷发动机有一个非常智能的功能,叫做“燃油切断”。

当你挂在D挡(前进挡)正常行驶,松开油门让车辆滑行时,发动机控制单元会判断你当前不需要动力,就会指令喷油嘴停止喷油,此时发动机是被车轮反拖着转动的,瞬时油耗几乎为零。

而一旦你挂入N挡,发动机与传动系统断开连接,为了防止自身熄火,它必须持续喷油来维持怠速运转。

汽车其实很皮实!这5个行为根本不伤车,别再被忽悠了-有驾

一个在滑行中不耗油,一个在滑行中要耗油维持怠速,哪个更省油,一目了然。

其次,它会严重损害自动变速箱。

自动变速箱内部的润滑和散热,都依赖于变速箱油的循环,而油的循环压力是由与发动机相连的油泵建立的。

挂入N挡后,油泵转速降至最低,油压也随之大幅降低,这会导致变速箱内部的离合器片、钢带、齿轮等精密部件润滑和散热不良,尤其是在高速滑行时,部件运转速度很快,磨损会大大加剧,长此以往必然导致变速箱寿命缩短,甚至引发故障,维修费用可比省下的那点油钱高多了。

最重要的一点是,N挡滑行极度危险。

车辆在挂着挡位滑行时,发动机本身会对车轮产生一种反向的拖拽力,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发动机制动”。

这个力可以有效地帮助车辆控制速度,尤其是在长下坡路段,能大大减轻刹车系统的负担。

而如果你挂入N挡,就等于放弃了这道重要的安全保障,车辆的减速将完全依赖刹车。

在连续的长下坡过程中,刹车片和刹车盘会因为持续的剧烈摩擦而温度急剧升高,一旦超过其承受极限,就会发生“热衰退”现象,你会发现刹车踏板踩下去变得软绵绵的,制动力严重下降甚至消失,极易导致车辆失控,造成严重事故。

总而言之,汽车作为一种现代工业产品,其可靠性和耐用性远比我们想象的要高。

特别是我们中国的汽车品牌,经过多年的发展,在技术、品质和耐用性上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每一款车在上市前,都经历过远比我们日常使用严酷得多的高温、高寒、高强度耐久性测试。

我们作为车主,与其被那些过时的、不科学的谣言所困扰,不如踏踏实实地翻开车辆说明书,按照厂家的要求,定期进行必要的保养,使用合格的油液。

车是用来服务于我们生活的工具,而不是需要我们小心翼翼供奉起来的“神像”。

只要做好了核心保养,就请放心地去使用它,享受它带来的便利与驾驶乐趣。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