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化转型的大潮,正在悄然变调。
就在前几天,阿尔法·罗密欧宣布调整电动化目标,放弃原定于2027年在北美全面转向电动化的计划。我不禁感叹,“天塌了”,这已经是今年以来第几家欧洲豪华品牌“退步”了?
之前雄心勃勃、信誓旦旦要全面电动化的豪华车企们,现在纷纷冷静下来,重新规划自己的产品矩阵。
这背后,到底是什么原因?
作为一个混迹汽车行业20年的老兵,今天我就带各位车友一起,剖析这场“豪门退堂鼓”背后的故事。
01
阿尔法的现实主义转身
阿尔法·罗密欧北美区负责人克里斯·费尤尔直言不讳:“我们在美国有110家经销商,如果他们只销售电动汽车,生存将非常困难。”这话说得实在。
去年阿尔法在美国的销量下降了19%,仅售出8865辆车,这个数字,连一家中型4S店一年的销量都不如。
面对这样的市场现实,阿尔法决定实施“多能源”战略,推出包括燃油、电动和插电混合动力的多种车型。
特别是旗下主力车型Giulia轿车和StelvioSUV,虽然将基于STLALarge平台打造,但这个平台本身就支持多种动力系统。
这个车,有点意思。我认为阿尔法的这一决定,实际上是欧洲豪华品牌们正在经历的一场集体醒悟。
02
沃尔沃也退了一步
不只是阿尔法·罗密欧,沃尔沃也在上个月宣布,放弃了2030年仅销售纯电动汽车的目标。
回想2021年,沃尔沃信誓旦旦地宣布将逐步淘汰包括混合动力汽车在内的所有内燃机汽车,到2030年时仅出售纯电动汽车。今年3月,他们还停产了旗下的柴油发动机车型,似乎电动化转型势不可挡。
然而现实给了他们当头一棒。
由于市场条件变化和客户需求不及预期,沃尔沃将电动化目标调整为,到2030年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和纯电池车型至少占其销量的90%。
注意,是“至少90%”,而非“100%”,这1-10%的差距,正是对现实的尊重。
03
奔驰、路特斯纷纷“躺平”
早在今年年初,奔驰就宣布将放弃全电动车计划,不再坚持原先2030年前在主要市场全面转向电动汽车销售的目标。他们现在的计划是到2027年推出一个全新的内燃机车型阵容,使内燃机能够持续到2030年代。
这车,有点东西。作为燃油时代的霸主,奔驰显然不愿轻易放弃自己在内燃机领域的技术积累和品牌优势。
去年11月,路特斯也放弃了“2028年全面电动化”目标。
路特斯将为未来车型提供混合动力,以应对豪华车消费者对电动车存在的抵触情绪。
品牌首席执行官冯擎峰一针见血地指出,在高端市场,电动化的优势并不明显:“豪华车的发动机本就非常强大,驾驶体验相似,无论是八缸还是十二缸发动机,表现都很出色。”
04
电动车的现实困境
为什么欧洲豪华品牌纷纷“退步”?我认为有三大核心原因:
1.电动车亏损严重:福特去年财报显示,尽管福特最终实现43亿美元的净利润,但电动车亏损高达47亿美元,目前纯电车型研发占资本支出的40%。这种“赔本赚吆喝”的生意,显然不是长久之计。
2.市场需求放缓:欧洲最大汽车消费市场德国,今年7月纯电动汽车注册量同比大跌36.8%,上半年新注册电动汽车的市场份额从去年同期的15.8%降至12.5%。跌冒烟了!
电力价格贵、车辆售价高、电动补贴退坡等多种因素制约了电动汽车在欧洲的发展。
3.豪华品牌差异化困境:在燃油时代,V8、V12发动机是豪华品牌的标志性特征,但在电动时代,大多数电动车的驾驶体验趋同,传统豪华品牌的差异化优势被削弱。
一些豪华品牌的死忠粉丝,就是冲着那种发动机的咆哮声和驾驶感受去的。
05
务实的多能源战略更可行
我认为,放缓电动化、保持燃油电动双线并行的战略选择,更多是基于目前市场现状、多种竞争压力和盈利性的多重考量。
短期内,真的离不开油车。这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基于市场现实的判断。燃油车依然是大多数汽车制造商的主要利润来源,在电动车业务尚未实现盈利的情况下,维持燃油车业务是汽车制造商生存的必要选择。
电动化转型是一场马拉松,不是短跑。欧洲豪华品牌们之前设定的全面电动化时间表过于激进,如今的调整反而更加务实。对消费者来说,无论选择什么动力系统的车型,最终都应该是满足自己实际需求的产品。
各位车友,你们怎么看待豪华品牌放缓电动化进程的决定?
是理性的市场调整,还是对电动化未来的信心不足?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