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车库那个6万5的白色小车,后驱加独立悬架,成本会计看完报表直接辞职了
上周在地下车库,一台白色小车过减速带的声音让我停下了脚步。“砰”——就一声,干脆利落,没有那种“咚咚咚”的余震。我开了十几年车,这声音不对劲。走近一看,车主正从后备厢往前面那个小箱子里塞东西,28寸的登机箱竖着就放进去了。
“哥们儿,你这车前面还有个后备箱?”
“70升,海鲜市场买的螃蟹都扔这儿,后面不用铺报纸。”他拍拍手,“要不要看看底盘?”
我蹲下去看了眼——五连杆独立悬架。再看车尾标,吉利。
“这配置多少钱?”
“6万5。”
我以为他在开玩笑。五连杆独立悬架,这玩意儿通常出现在20万往上的车型里。A0级小车为了省成本,清一色扭力梁——两个后轮用一根梁连着,便宜是便宜,过坑洼路面左边轮子跳,右边也跟着抖。可这台车不一样,每个轮子各管各的,难怪过减速带那么利索。
更离谱的是后驱。前驱车转弯推头,这是物理定律,发动机和驱动轮都在前面,重量压前轴,转急了方向盘打再多也没用。后驱不一样,动力在后面推着走,轴荷能做到50:50,高速变道车尾稳当。30万级纯电车的标配,出现在6万多的小车上,这事儿邪门。
后来打听了一圈才知道,吉利为了塞下这套硬件,把电池包压扁了11毫米,电驱系统11个大件整合成一个66升的铁疙瘩,连备胎坑都取消了。成本会计算完账,发现单车利润薄得跟纸一样,据说当场就提了辞职。
那个前备箱确实好用。门槛只有42毫米高,我妈那个年纪拎着菜往里放,腰都不用弯。防水内衬,隔板能拆,周末去菜市场,活鱼活虾直接扔进去,也不怕弄脏车。后排放倒之后,1米8长的纯平空间,宜家买的长条家具能横着塞,搬家都不用叫货拉拉。
车机是魅族那套系统,14.6寸大屏,7纳米芯片。我试了下语音,说“我冷”,座椅加热就开了,0.8秒响应,比喊媳妇帮忙按空调快多了。导航能读红绿灯秒数,还比手机准3秒,这功能堵车的时候挺实用,提前知道还剩几秒好刹车。
高速上跑过一次,印象深刻。120的时候前车突然变道,我下意识捏了把汗,结果车主方向盘一打,车身没晃,屁股没甩,稳稳就躲过去了。他跟我说测试人员把这车拉到130跑鱼钩测试——就是高速紧急S形避障那种,车身侧倾35度都没翻。我信,后驱加好悬架,物理外挂开着就是稳。
刹车也猛。有次他前面车急停,一脚下去36米多就站住了,我手机差点飞出去。这数据比高尔夫GTI还短2米,150毫秒建压,比传统分体式刹车快70毫秒。女司机开这车,遇到加塞的,一脚下去心跳都不慌。
续航310公里,实际能跑330左右。宁德时代的电芯,快充21分钟从30%到80%,10分钟能回血120公里。他说开了大半年,续航没掉,冬天零下也能满功率充电。这电池循环1000次还能保持90%多的容量,国标要求才500次,用到报废电池都不用换。
后排空间意外能打。我1米78坐进去,腿能伸直,不像飞度那种蜷着腿憋屈。地板纯平,中间坐人脚也不劈叉。轴距2650毫米,塞在4米1的车身里,得房率85%,靠的是电池扁平化和四轮四角设计。座椅放倒,气垫床能平铺,周末带孩子去郊外,车就是帐篷。
动力分58千瓦和85千瓦两个版本。他买的小功率,市区够用,一公里电费5分钱,比坐地铁便宜。大功率版0到50公里3.9秒,红绿灯起步能秒掉2.0T迈腾,后驱推背感比涡轮增压来得直接。ECO模式省电,SPORT模式跟脚,匝道上能找到点驾驶乐趣。
这车去年10月上市,现在好像卖了40万台,单月能出5万辆。二手车市场看过,一年车龄保值率78%,比飞度还高5个点。买的人里女司机占六成,首购占三成,剩下两成是家里第二台车——这价位,试错成本低,刮了蹭了不心疼。
槽点也有。车漆薄,路边树枝蹭一下就留印子。隔音一般,上高速风噪明显,胎噪也大。品牌也是问题,吉利这牌子,有人觉得上不了台面。不过6万多,底盘和三电做扎实了,其他方面凑合凑合也能接受。
开了这么多年车,我算是看明白了——小车不是凑合的代名词,关键看厂家舍不舍得往下放好东西。后驱、独悬、快充、大空间,这些配置以前只有20万往上的车才有,现在6万多就能买到,虽然做不到十全十美,但核心体验没糊弄人。
值不值看怎么用。上下班代步,周末带家人出去转转,这价位这配置,挑不出太多毛病。要追求豪华感和面子,那还是看看别的。地下车库那个车主,现在每天开着去上班,油费省下来的钱,够他每个月多吃两顿海鲜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