豹58挂上腾势标要出口了。这下终于实锤了吧。去年就说了海外统一

豹58挂腾势标出口这事,算是彻底实锤了。去年就有风声说海外市场要统一走腾势渠道,当时还有点将信将疑——毕竟比亚迪旗下品牌不少,为啥非得让腾势扛这面旗?现在看,应该是早就算过账了:同时推两个豪华品牌,研发、渠道、营销资源都得翻倍砸,不如集中火力先把腾势做起来,海外市场也能少点内耗。

三季度腾势要先杀进墨西哥、巴西,四季度转战澳大利亚,明年再杀向英国。这几个地方有个共同点:地广人稀,对硬派SUV需求大,尤其是皮卡、越野车这类能拉货能撒野的车型。腾势选这时候进去,显然是看准了当地用户换车周期和新能源政策——比如墨西哥这几年在推电动车补贴,巴西对大排量燃油车征税越来越高,澳洲地广人稀充电设施也在完善,英国更不用说,禁售燃油车时间表摆在那儿,新能源车是趋势。

豹58挂上腾势标要出口了。这下终于实锤了吧。去年就说了海外统一-有驾

Z9 GT也没闲着,三季度就要在东南亚上市。东南亚用户爱大车,像丰田兰德酷路泽、福特撼路者这些硬派SUV卖得一直不错。Z9 GT作为新能源硬派SUV,既有传统越野车的通过性,又多了电动化的高效动力,说不定能抢一波市场。不过东南亚用户对价格敏感,得看腾势怎么定价——要是能把配置和性价比做到位,估计能撕开条口子。

最让人关注的还是欧洲市场。听说豹58打算直接对标路虎卫士。卫士在硬派SUV圈里啥地位?那是“活化石”级别的,经典造型、全地形能力,还有英国血统加持,在欧洲用户心里有分量。但卫士也有短板:纯燃油车为主,新能源版本少,智能化配置跟不上。比亚迪的强项正好在这儿——DM-i混动、刀片电池、智能座舱,这些都是能拿得出手的技术。

价格方面,现在传的是欧洲大陆5-6万欧元起步,英国5.5万英镑左右。卫士在英国起价差不多5万英镑,顶配能到10万+,豹58这个定价算“中规中矩”。但用户买不买账,还得看真本事。欧洲用户对品牌认知度高,腾势现在在欧洲还是新面孔,得靠实打实的体验说话——比如去挪威、德国做试驾活动,让用户亲自试试越野性能、续航里程,再对比卫士的油耗和维护成本,说不定能打动一部分人。

豹58挂上腾势标要出口了。这下终于实锤了吧。去年就说了海外统一-有驾

有人可能会问:比亚迪自己为啥不直接用“BYD”标出海?毕竟国内比亚迪销量全球前几,品牌认知度也不低。但仔细想想,海外市场细分领域多,豪华硬派SUV和家用轿车用户需求不一样。腾势定位更高端,主打豪华新能源,挂腾势标能避免和比亚迪主品牌“抢定位”,就像奔驰有迈巴赫,宝马有劳斯莱斯,多品牌策略能覆盖更多消费群体。

不过话说回来,出海哪有那么容易?欧洲市场认证严格,售后网络得提前铺,本地化生产或进口关税也是问题。之前有中国品牌进去,结果因为维修网点少、配件贵,最后只能黯然退场。腾势得先把服务网络搭起来,哪怕初期只覆盖主要城市,也得让用户觉得“买了能修”。

再想想,要是豹58真能在欧洲卖起来,那意义可不止是卖几台车。以前中国汽车出海,大多是“性价比路线”,卖的是经济实用;现在腾势带着新能源技术、豪华定位出去,相当于告诉全世界:中国品牌也能做高端硬派SUV,也能在传统燃油车的“自留地”里分杯羹。

豹58挂上腾势标要出口了。这下终于实锤了吧。去年就说了海外统一-有驾

当然,最终还得看销量。要是三季度墨西哥、巴西能卖个几千台,四季度澳大利亚、英国跟上,明年欧洲逐渐起量,那这步棋就算走对了。要是卖不动,可能就得调整策略——比如降价、增加配置,或者换个市场切入点。

反正现在能确定的是,比亚迪在海外市场的布局越来越清晰了:家用轿车用比亚迪主品牌,豪华硬派SUV用腾势,商用车可能用其他子品牌。这种“多品牌协同”的策略,要是能执行到位,说不定真能在全球市场撕开个大口子。

亲爱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