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头: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买了一台新手机,结果第二年系统就停止更新,新功能全给了最新款。或者,刚买的车还没开热乎,厂家就推出“升级版”,老车主感觉自己被抛在了后面。这种“买新不买旧”的焦虑,在新能源汽车圈里更明显——硬件淘汰快,软件收费贵,老用户常常感觉自己成了“技术弃民”。但最近,零跑汽车的一波操作,却让老车主们直呼“被宠到了”——不仅退了钱、升了级,还承诺终身质保。这场被称为“用户保卫战”的行动,到底赢在哪儿?
---
第一回合:退费——从“收费订阅”到“真金白银退钱”,打破行业潜规则
2025年4月10日,零跑汽车的一条公告刷屏了:所有老车主花钱买的高速智能领航辅助(NAP)功能,直接免费开放,钱全部退回来!
举个例子,一位2023年买了零跑C11的车主,之前花588元开通了高速NAP功能,现在钱原路退回,功能照常用。用车主的话说:“本来以为这钱打水漂了,没想到零跑真退了!有种中彩票的感觉。”
为什么这事能引发这么大反响?因为这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几乎是“破天荒”。很多车企的智能驾驶功能采用“订阅制”,用户每年交钱才能用,甚至新车主免费,老车主却要付费升级。而零跑这次不仅免费,还主动退钱,相当于把到手的利润又吐了出来。有车主调侃:“别的车企忙着割韭菜,零跑这是反向操作,直接给韭菜浇水。”
背后的逻辑:
零跑创始人朱江明说过一句话:“用户的支持是全域自研的底气。” 这次退费,表面上看是“亏钱”,实际上赚的是用户信任。数据显示,政策公布后一周,零跑的老车主推荐购车率提升了30%,口碑裂变带来的销量增长,远比588元的订阅费值钱得多。
---
第二回合:升级——老车也能“逆生长”,OTA不再是摆设
新能源汽车的OTA(远程升级)功能,听起来很酷,但很多老车主吐槽:“OTA就是个摆设!新车功能一大堆,老车升个寂寞。”比如某品牌2021款车型,因为芯片算力不够,连红绿灯倒计时这种基础功能都用不上。
但零跑这次干了件“吃力不讨好”的事:给2021-2023年的老款C11和C01推送两次大升级。比如7月份要上的“红绿灯读秒”功能,能实时显示路口信号灯倒计时;还有“直线召唤”,手机一点,车自己从狭窄车位里挪出来。虽然这些功能在新车上不算稀奇,但对老车主来说,就像给旧手机装了个新系统——体验直接拉满。
为什么这事难?
老车型的硬件配置落后,比如芯片性能弱、传感器数量少,升级功能需要工程师重新优化算法,甚至“螺蛳壳里做道场”。零跑的技术团队为了给老车升级红绿灯读秒,硬是把旧款芯片的算力压榨到了极限。用工程师的话说:“这相当于让一台老电脑跑最新游戏,能跑起来就是胜利。”
但用户不关心技术细节,他们只看到:“我的车居然还能越用越聪明!”一位2021款C11车主在论坛晒图:“开了四年,感觉车还在‘逆生长’,这钱花得值!”
---
第三回合:终身质保——电池焦虑?零跑直接“包一辈子”
新能源汽车最让用户头疼的是什么?电池!网上随便一搜,就能看到这样的吐槽:“换电池比买车还贵”“开五年续航打五折”。而零跑这次直接甩出“王炸”:全系车型三电系统(电池、电机、电控)终身质保。
举个例子,一位2022年买零跑T03的车主,原本担心微型电动车电池寿命短,现在零跑承诺:“只要你是首任车主,电池有问题我们全包,开到报废都行!”这相当于给用户吃了一颗“定心丸”。
为什么敢承诺终身质保?
零跑从成立第一天就坚持“全域自研”,电池、电机、电控全部自己研发生产。用朱江明的话说:“自家的孩子自己最了解。” 这种技术底气,让零跑敢对用户说“终身质保”。而其他依赖外部供应商的车企,连电池寿命的测试数据都拿不全,自然不敢轻易承诺。
数据显示,政策公布后,零跑门店的到店率暴增50%,很多用户直言:“冲着终身质保来的,买别的车还得赌运气,零跑这是把风险全扛自己身上了。”
---
赢在哪儿?用户说:“零跑把我们当自己人”
退费、升级、终身质保——这三板斧看似简单,却刀刀砍在用户痛点上。但零跑真正的杀手锏,是它把老用户当成了“品牌共建者”,而不是“沉没成本”。
一位零跑C01车主的故事很有代表性:他2023年买车时,销售说“这车硬件超前,未来升级空间大”,结果一年后发现新款车功能更多,心里难免不平衡。但这次零跑主动给老车升级,还退了钱,他直接变身“零跑铁粉”,逢人就推荐:“别的品牌卖完车就不管了,零跑是卖完车才开始宠你!”
行业的启示:
当其他车企还在卷价格、卷激光雷达数量时,零跑用行动证明:用户要的不是参数表上的数字,而是“被重视的感觉”。2025年3月,零跑销量冲到新势力第一,同比增长154%,这背后是老用户口碑的爆发式传播。用一位车主的话总结:“零跑这场保卫战,赢就赢在‘不把用户当韭菜’。”
---
结尾彩蛋:
下次你再看到车企宣传“技术领先”“性价比高”时,不妨问一句:“老用户也能享受吗?”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这辆车可能只是一台冷冰冰的机器;而零跑的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智能汽车,应该是一段“越用越暖”的长期关系。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