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网3月22日讯(通讯员 朱强 记者 张可)开春以来,南京各大景区人流持续高涨。在栖霞区燕子矶公园,高峰时段每日人流量超过3500人次。游客增加的同时,生活垃圾量也随之增加。对此,公园管理处按照游客量、垃圾投放量等数据规划两分类果皮箱和四分类收集点位置分布。
城管执法人员检查景区垃圾分类桶
燕子矶公园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园高峰期时段每日游客量可达3500余人次,产生生活垃圾近150公斤,增长近15倍,在公园入口处张贴分类指引提醒游客自主分类投放。景区园林垃圾高峰期每日产生近200公斤,增长约10倍,均送往园林垃圾处置场,确保随产随清。同时,公园管理处在办公区积极推行无纸化办公、不使用一次性用品、减少垃圾袋使用等措施落实垃圾分类源头减量计划等。
栖霞区城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自南京市开始推行垃圾分类以来,栖霞区垃分办通过全面情况摸底、针对性规范指导、分类宣传教育及联合检查等措施,全面把控区内各板块分类情况。对于区内的7家公园景区优先部署,根据不同的规模和特点,细化制定工作方案,在投放收集、运行管理模式等方面均进行了优化,目前区内各公园景区的垃圾分类工作逐渐趋向规范、成效明显。
银辉宣讲团开展垃圾分类公益宣讲
同时,2023年栖霞区将持续推进垃圾分类工作进程,完成除差小区29个,除差单位21个以上,“差级”比例降至3%以下。同时,加大垃圾分类宣传力度,栖霞区垃圾分类银辉宣讲团将在去年框架基础搭建完成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宣讲活动开展,持续完善师资队伍建设,力争将垃圾分类志愿服务品牌做实、做大、做强。
校对 陶善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