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价仍难逆转颓势!这些中大型新能源SUV为何跌跌不休?

“上个月,我们店里的优惠力度都赶上双十一了,可那些新能源大块头还是躺在展厅里吃灰。”某4座城市汽车城的销售经理老张苦笑着摇头。他身后的展厅里,某款标价直降8万的电动SUV正孤零零地亮着迎宾灯,车身落灰的痕迹清晰可见。这种场景正在全国4S店反复上演——去年还炙手可热的中大型新能源SUV,今年集体遭遇滑铁卢。就连曾经需要排队半年的明星车型,现在也加入了“买就送三年保养”的促销大军。但令人费解的是,哪怕价格砍到骨折,消费者依然不为所动。

技术升级赶不上用户胃口

降价仍难逆转颓势!这些中大型新能源SUV为何跌跌不休?-有驾

当手机快充进入“5分钟充满”时代,新能源车的充电技术却还在400V平台原地踏步。今年夏天,一位蔚来ES6车主在社交平台吐槽:“在高速服务区排队充电时,旁边的小鹏G6车主都充满电开走了,我的车才充到70%。”这条视频迅速获得5万点赞,评论区挤满同病相怜的车主。数据显示,2023年上市的30万元以上新能源车中,仍有43%采用400V平台,这让见惯了科技迭代的消费者直呼“被割韭菜”。

降价仍难逆转颓势!这些中大型新能源SUV为何跌跌不休?-有驾

智己LS7的遭遇更具戏剧性。这款车今年初上市时,可升降中控屏和威廉姆斯团队调校的底盘赚足了眼球。但消费者很快发现,炫酷的大屏背后是频繁卡顿的车机系统,而所谓的“赛道级操控”在早晚高峰的拥堵中毫无用武之地。更尴尬的是,当搭载800V平台的LS6以更低价格登场时,LS7的月销量直接从四位数跌到三位数,活脱脱演绎了什么叫“我消灭你,与你无关”。

降价仍难逆转颓势!这些中大型新能源SUV为何跌跌不休?-有驾

配置堆料堆错了地方

降价仍难逆转颓势!这些中大型新能源SUV为何跌跌不休?-有驾

走进任何一家新能源展厅,销售顾问都会热情介绍:“我们标配空气悬挂、Nappa真皮、20喇叭音响...”但翻开车主论坛,真实的用户反馈却是:“第三排座椅放倒后居然不能全平”“无线充电板连Max手机都放不下”。某新势力品牌的产品经理私下透露:“现在车企都在军备竞赛,却忘了用户真正需要的是能放下婴儿车的后备箱,而不是能在车里唱K的麦克风。”

降价仍难逆转颓势!这些中大型新能源SUV为何跌跌不休?-有驾

极氪X就是个典型例子。这款精致小车把储物空间设计得如同变形金刚,连雨伞槽都带烘干功能。但当消费者发现同等价位能买到续航多100公里的竞品时,80%的试驾者最终选择了更实用的车型。一位退订客户在投诉平台写道:“我知道你们把心思都花在隐藏式门把手上了,但我更关心冬天续航会不会打五折。”

降价仍难逆转颓势!这些中大型新能源SUV为何跌跌不休?-有驾

降价促销反成双刃剑

降价仍难逆转颓势!这些中大型新能源SUV为何跌跌不休?-有驾

某合资品牌的市场总监算过一笔账:每降价1万元,品牌价值就缩水3%。这个数字在今年得到残酷验证。凯迪拉克锐歌官降6万后,老车主集体维权要求补偿;某德系豪华品牌打出“三年保值回购”旗号,却被扒出回购条款藏着20多项免责声明。更糟糕的是,频繁调价让消费者养成“持币观望”的习惯——6月没买的客户到9月发现又降了2万,反而更不敢出手。

降价仍难逆转颓势!这些中大型新能源SUV为何跌跌不休?-有驾

高合HiPhi Y的遭遇更具警示意义。这个把鸥翼门和投影大灯玩出花样的品牌,年初还自信满满定位高端市场。但当特斯拉Model X突然降价10万,那些本打算买高合的用户转身就去了隔壁展厅。最终HiPhi Y创下月销26台的尴尬纪录,4S店的销售苦笑道:“现在来看车的都是网红,拍完抖音视频就走。”

市场的冷水正在浇醒整个行业。当某新势力掌门人说出“活下去比面子重要”时,隔壁展厅传来传统车企电动化转型的轰鸣声。这场淘汰赛没有中场休息,唯一确定的是:那个靠冰箱彩电大沙发电动爹就能躺赚的时代,彻底结束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