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界M7东北实测6.8L油耗,理想L7却要8.2L——增程车这场热管理系统暗战,正在掏空20万车主的钱包认知
去年12月哈尔滨那场测试,暴露了一个很多人不愿意承认的事实:同样是增程车,同样零下十几度的环境,有的车馈电油耗能控制在6.8升,有的直接飙到8.2升。差距就在那儿摆着,两个数字之间,是每年几千块的用车成本。
朋友开着问界M7从黑龙江回来,第一句话就是:“总算明白什么叫双回路温控了。”他那台车电池预热速度快得离谱,别人还在烧油给电池“暖身”,他早就进入高效工作状态。另一个哥们开同级车走同样的路,油耗数字看得人心疼。
这事儿细琢磨起来挺玄乎:一路专门伺候增程器散热,另一路管电池和电驱的温度。能量回收效率做到22%,比行业平均水平高出四个点。听着像是堆料,实际上是软件在定义硬件——BMS和VCU联手控制,热源该给谁就给谁,不浪费一丁点能量。
北方车主对这种差别感受最深。冬天续航打几折,直接决定你敢不敢上高速。
深蓝S7坚持后驱,不是玩情怀
很多人看到深蓝S7用后驱平台,第一反应是:“增程车还玩操控?”开过的人多半会改口。
EPA1纯电平台,后桥160千瓦永磁同步电机,全铝H臂多连杆独立悬架。这些配置堆起来,麋鹿测试能跑到78公里每小时,比Model Y还高两公里。绕桩侧倾角只有2.8度,方向盘回正线性度92%。
后驱带来的好处,不只是过弯那点快感。湿滑路面并线、高速变道时那种稳当劲儿,比零百加速快零点几秒实在多了。50:50的轴荷分配摆在那儿,循迹性就是比前驱强。
当然,这也意味着成本更高。同样二十来万,有人把钱花在油耗数据上,有人愿意为驾驶质感多付。市场正在分化——不再是谁家油耗低就买谁,而是开始有了更细的需求。
零跑C10的800V平台,激进背后有算盘
增程器输出400V,通过升压模块给800V电驱供电,零跑C10这套玩法乍一听像是多此一举。但账得这么算:电驱效率提升4.2个点,高速馈电油耗降0.5升,这些都是真金白银。
更关键的是预留了接口。哪天想换800V电池包,硬件早就准备好了。电驱系统效率能做到92.5%,CLTC馈电油耗5.2升,这个数字在同级里很能打。
代价也明摆着:双层硅胶绝缘加铝箔屏蔽线,成本直接多出两千三。但这个思路值得琢磨——增程车到底是过渡方案,还是能做成长期主力?如果是后者,前期多投点本钱,似乎说得过去。
比亚迪只做一件事:把油耗打到极致
宋PLUS DM-i冠军版的策略特别直接。发动机直驱介入速度从60降到38公里每小时,高速工况效率能到90%。那台1.5L骁云发动机热效率超过46%,配上EHS电混系统,CLTC馈电油耗做到3.9升。
用户APP社区十万多个样本的实际数据:城市4.1升,高速6.3升,综合5.2升。刀片电池配脉冲自加热,零下十度充电速度能提升五成。
前驱加非独立后悬,操控上限确实有天花板。但对绝大多数家用场景,够了。这种做法在验证一个逻辑:技术路线没有绝对优劣,把一个点做到极致,就有人愿意买单。
岚图FREE 318不是营销数字
318这个数字来自CLTC纯电续航的真实里程。43千瓦时三元锂电池,能量密度165瓦时每公斤,支持11千瓦外放电。
双模温控是关键:低温时电芯自加热和液冷同时启动,零下二十度续航保持率能到78%,行业平均只有65%。增程器是1.5T四缸,经过东风马勒联合调校,怠速噪音能压到58分贝,同级平均得62分贝。
馈电油耗6.1升,支持纯电优先和燃油保电两种模式切换。用户可以自己设电量维持阈值,比如锁定在30%。这给了策略自由度——长途可以多用电,市区保着电跑。
增程不是妥协,是能源管理的玩法。
领克08把音响和电驱系统整合了
EM-P系统综合功率436千瓦,性能够猛。但更有意思的是,它把哈曼卡顿23扬声器音响和电驱系统做了深度协同。
电机工作时会产生800到2000赫兹的电磁噪声,音响系统用主动反向抵消的方式把它干掉。实测60公里匀速车内噪音只有34.2分贝。音响功放直接集成在电驱控制器里,省空间还降低线束干扰。
CLTC馈电油耗5.5升,但驾乘体验才是重点——安静、沉浸。这证明混动车的豪华感不只靠皮质和木纹,更靠底层技术整合。
哪吒S的模块化设计藏着维修成本
山海平台虽然没用全滑板底盘,但电池包和车身解耦设计,预留了快换电池接口。更实际的是:电驱、增程器、电控三大件分开封装,单件更换成本比一体化设计低35%。
电机坏了只换电机模块,八千块;要是一体化设计,整个电驱总成得两万五起步。这对二三十万车主来说,后期维保成本可控才是硬道理。
1.5L增程器来自东安动力,结构简单,保养周期一万五,机油只要3.8升。技术不必最前沿,但得可靠、便宜、好修。
启辰VX6预留了V2G接口
双向充放电功能,最大放电功率11千瓦。车能当家庭应急电源,甚至能参与电网调峰。电池管理系统预留ISO 15118-20协议接口,等政策开放后,可以在电价低谷充电,高峰时反向卖电。
增程器有静音模式,转速锁定2500转,夜间露营噪音只有52分贝。这个押注挺明确:增程车不只是交通工具,更是移动能源节点。
长安启源Q05的车机和能量管理联动了
高通8155芯片,8核CPU加16GB内存,跟深蓝SL03同源。全场景语音、AR-HUD导航、手机APP远程控温都有。
关键在能耗优化:车机系统和VCU联动,电量低于20%时自动降屏幕亮度、关非必要后台,能省3%的电。语音识别率98.7%,含方言,OTA每月更新一次。
智能体验不该因动力形式打折扣。
小鹏G6增程版可能改变格局
供应链消息说,2025款G6会出增程版。52千瓦时磷酸铁锂电池,CLTC纯电续航380公里,配1.5L增程器,热效率44%。
最大看点是XNGP和增程系统深度耦合:导航规划路线时,系统自动算最佳电量分配策略,高速用油、市区用电,还能预判充电站拥堵情况。800V平台支持5C超充,十分钟补能300公里。
如果定价在22到26万,问界M5和深蓝S7的日子不会太好过。这个逻辑挺清楚:增程不是退步,是智能电动的另一条路。
买增程车就是做选择题:愿意为哪些点多付钱,能接受在哪些地方妥协。没有完美方案,只有更适合你的那款。多看真实车主反馈,多去试驾对比,别被营销数字牵着走。
市场还在快速变化,明年又会冒出一堆新技术新车型。但核心还是那三点:省不省钱、好不好开、修不修得起。想明白这些,选车就不会太纠结。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