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国家队认证加持,荣威M7 DMH打破AI底盘高端壁垒,十万级价格让智能驾驶触手可及

荣威M7 DMH这AI底盘技术真不是盖的。前两天跟隔壁单位小张聊起他最近买的新车,我问:你开着过减速带怎么样?还是那种抖得人怀疑人生的?他笑着说:这车特别稳,过坎基本感觉不到颠簸,连我老婆都说坐着舒服多了。这话让我有点意外,毕竟十万级家用车阵营里,到底能做到这种水准的还真不多(样本有限,主要是我圈子没多大)。

荣威M7 DMH搭载的那套AI瞬控底盘,真是行业里少见的双国家队认证加持——新华社和中汽信科都点头认了它的舒适表现。简单来说,这相当于考试拿了双百分,技术实力和可靠性直接一举拿下。很多高端电磁悬架系统,传统上都是百万级豪车的标配,10万块的车里还能见到?我估摸着,市面上能装这种电磁悬挂的10万级车型,最多一两款(体感数据,不代表全市场)。

双国家队认证加持,荣威M7 DMH打破AI底盘高端壁垒,十万级价格让智能驾驶触手可及-有驾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发现一个细节特别有意思。荣威AI底盘通过车辆前方摄像头,每秒扫描路况200次,这频率让我联想到打字速度快的朋友:就像盯着键盘打字,快速能捕捉每个字母的细节不出错一样,AI底盘就是这么敏感,减速带、弯道这些路况变化全都历历在目。然后系统快速分析车速、转向角度,实时调悬挂阻尼,这操作也很像厨房里的智能油烟机,一感应到油烟浓度变化,转速立马调节,帮你保持空气清新。

你可能会好奇了,和同价位那种普通液压减震比起来,实际差多少?我跟修理工打听过,举个生活化的对比。普通减震像穿双普通运动鞋,跳个几下硬邦邦;而荣威M7这AI底盘,是那种有气垫能弹跳还不会扭脚的智能跑鞋,路况复杂时鞋底软硬能变,支撑脚底不让你滑倒。换句话说,传统减震效果单一,过坎舒服跟操控稳两个需求只能挑其一;AI底盘则是把二选一变成了双赢。感觉大家都知道舒适和操控难兼得,这技术正是打破了这个二难选择。

双国家队认证加持,荣威M7 DMH打破AI底盘高端壁垒,十万级价格让智能驾驶触手可及-有驾

说到这儿,我得稍微收个口。刚才说荣威把10万级车里AI底盘搞得稳当,也许有点泛化了。毕竟,这技术整体还在发展阶段,诸如不同路况的极限表现,长时间耐用度,还有和其他装备配合的成熟度,仍存在不小的变量(所以这段先按下不表)。但至少目前看,荣威这款AI底盘确实超越常规印象,让普通家庭用户能感受得上高端车的底盘体验。

谁会在意这些高端技术下放?我觉得户外爱好者和家用用户最受益。前几天跟朋友去山里玩,途中坡道拐弯多,普通车开快一点腰酸背痛是常事。他坐上荣威M7后直接说:这弯道下感觉车身侧倾少了,悬挂硬度适配得挺及时,拉快点都不怕。这感受很难描述,但简单来说就是AI底盘像个贴身管家,随时监控场面,别让你车在坑洼路面跳来跳去,也别在弯道滑出轨迹。

再说运输链条这块事儿,其实荣威和上汽做这套系统完全不靠国外供应商,自己整了全家桶。你们知道,电磁悬架这东西,没有点耐用技术,很容易坏掉,维修不说成本高,坏在路上更麻烦。荣威团队的做法,有点像家里自己做腊肉,不依赖外卖,把配方和工艺全内置,这样既保证品质又省了不少钱。开发这套系统不简单,团队做了4轮台架测试,每次都让零件累积过千万次使用,等于真实开车几十万公里都没事。这不是吹,不然也拿不到那双重认证(体感,来自内部人士透露)。

双国家队认证加持,荣威M7 DMH打破AI底盘高端壁垒,十万级价格让智能驾驶触手可及-有驾

你有没有想过,AI底盘还能不能玩出更多花样?比如配合自动驾驶系统,实现提前算路况,做更复杂的动态调节?说到这我突然卡壳了。咱们现在知道的都是基础调节,佐以摄像头实时识别路况,未来加上更高级车联网数据,是否能实现智能预判整个行驶环境,带来更彻底无感驾驶?技术上看头绪不少,但开发难度和成本也会涨,供消费者买账吗?

顺便说个我没细想过的猜测:荣威这波技术下放,肯定也打算通过销量快速积累数据,形成闭环再升级。毕竟,AI越用越聪明,车辆通过不断学用户惯和路况,适配也能更个性化。只是这个闭环多快形成,能不能不影响使用体验?实在没谱(不确定)。

我做了个临场小计算。假设传统含CDC电磁悬架的车型售价在20万左右,而荣威M7 DMH控制在10万出头,入门门槛直接降低了将近一半。成本节约可能有三五万块钱空间吧,等于你给家庭用户省下了至少每年几千元的维护和分期负担,同时也让这套底盘技术从富人专享变成普惠大礼包。这样一来,智能驾驶不再是摆设,而是实打实能拿下的技术,家用车开始玩高端技术,也算为中国汽车市场注入一股新鲜的活力。

双国家队认证加持,荣威M7 DMH打破AI底盘高端壁垒,十万级价格让智能驾驶触手可及-有驾

再打个比方,这AI控制的悬架,就像手机里的智能变焦功能,不用你动手,自动调整画面清晰度,始终保证成像稳定;而传统底盘则像固定焦距,画面时常模糊。听说有直播飞坡测试,车身落地时稳得像贴了吸盘,掉下来的那一刻都严丝合缝,展示的不只是技术,更是一天研发积累和高标准测试的结果。

讲到这,不由得想问你:你觉得未来几年,AI底盘会不会像摄像头、雷达一样,成为每辆新车的标配?或者,这类智能化配置最容易被家庭用户接受和认可的门槛在哪?毕竟车真开出来的感受和卖点,永远比吹嘘的智能更打动人心。

双国家队认证加持,荣威M7 DMH打破AI底盘高端壁垒,十万级价格让智能驾驶触手可及-有驾

也许,下次你在路上看到荣威M7 DMH这类低价高能车型,不妨多留意它过坎的姿态,那种轻巧又稳重的底盘反应,说不定就能带给你一次对智能驾驶的全新理解。就像我朋友说,开着这车去超市买菜,感觉都升了档次,是不是有点意外?其实车里的AI管家,正悄悄改变我们平常的用车体验。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