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一秒钟我就觉得,奔达又在搞事了。真巧,前几天我还在想,现在自个开个摩托其实没那么复杂,越做越精细,配置还在涨价的同时变值。一想到这一点,车厂能坚持整个摩博会不停亮新车,真是个人一点都不吃惊。就像那天市场调研里说,国产品牌在高端巡航的市场份额逐年上升,估算还是占比20-25%(体感,样本少,不太精确)。这不,奔达直接拿出黑旗600那款新品,就是冲这市场的蛋糕来了。
忘了说,刚才翻了下笔记,看到黑旗600车款的照片。我说,这个颜色搭配,看起来就很硬核。那天我在展台边,旁边一个销售和我聊,这款车能不能成为你心中的第一台巡航?我笑了,得看你是不是喜欢这种有点未来感,又带点复古的设计。
我觉得这次展示不光是车型漂亮,背后还有点心思。你知道我怎么觉得?其实奔达在研发上,像做菜一样:第一步准备好食材(零件供应链),要看得准,不然炒出来的菜难吃;再就是火候控制(调校技术),这才决定味道到底是美味还是硬饭;最后上菜时,摆盘(设计细节)也得讲究。你说的那些配置,像TFT屏幕、双刹、电子离合,是不是就像调料一样,越加越多,味道越浓?
对了,提个问题:如果发动机排量实际只有598cc,功率52kW/10500rpm,扭矩55Nm(估算,没有光看参数也挺虚的),那么它的动力表现会不会比我预期的要差?我心里一直觉得,峰值转速定得太高了点(这段先按下不表),对巡航车来说低点其实更舒服。人都是逛街逛累了,总想快点走,可等一等,长途里温柔点更实在。
其实我刚才想到,很多人说,国产巡航车都追求配置而忽略了油耗,那我算了看,按目前的油耗估算,百公里可能在4-5升左右(体感,估算有限),换算成成本,即使涨到7块一升,也就快到35块。其实这个数字还算可以接受,特别是像我那种常跑高速的人。
说到这我突然卡壳了:黑旗600的减震配置,真的是全球最低调的豪华吗?到底有没有用料高端,感觉像是国内某个隐藏大奖——配置这么实在,这是不是意味着奔达在供应链上,也像做菜一样选料都是一线货,比起其他品牌要用心点?还是说,这些配置其实也就是标配,关键还是靠调校和设置去亮点。
我还记得,前几天朋友问我,奔达是不是太拼了?万一新品出来,旧车贬值快怎么办?我想,答案其实更复杂点:新款出来,老款的二手价值会怎么?这个,主要看市场反应,但有趣的是,市场上低端摩托的保值率都不高,可能也就几千块钱。就像我买二手手机,越旧越不值,倒是新鲜才有市场。
我想到这里,也想问你们一个问题:你觉得,未来的巡航车,会不会变成智能+可穿戴的新时代?打个比方,比如你骑车不用捧着手机看导航,手套上的屏幕帮你调速、导航(这段先按下不表),会不会更便利?我没仔细想过,只是随口猜猜,可能会有这种趋势吧。
说到细节,我注意到P51的车架设计,居然是钢管外露的,挺像老式的工艺品。我在想,这是不是意味着奔达在心意上,还是在搞复古工业风?这个我答不上来,但看那些细节配置,比如后摇臂用铝合金,轮轴的圆形设计,都是刻意去呼应那些圆形元素——其实我更喜欢那种细节藏光的做法。
其实我觉得,奔达的这批车,最大的亮点不是一味的炫炫酷或堆配置,而是在细节的打磨。但你们会不会觉得,这样的车实际上很容易被套路?每个元素都看似用心,但真正用到路上,能不能过日子?这是我心里的疑问。
我还在想,像黑旗600这样配置丰富的车型,价格会定在什么位置?估计合理价格在12万到15万区间(不太确定,估算),过10万的巡航,绝大部分人还是望而却步,但如果配置够用,质量靠谱,说不定还能吸引那些想入坑但怕花太多的用户。
说到这,我突然想到一句没细想过的猜测:奔达是不是在用这些新技术来测试市场反应?像电子离合、混合动力,都是未来感又节能的招数。其实我心里暗想:他们是否还在实验室里琢磨,下一步怎么让这些配置既合理又实用?这也是个问号。
摩托车的核心还是那股骑行的快乐。技术再强,没有情怀和操控感,还是不行。就像我那次骑着黑旗950,骑在山路上,那个感觉,真是有点回到初心的味道。这次展出来的黑旗600和P51,能不能在速度和操控上,也让人感受到那份热爱?
归根结底,一款车的价值,其实不光在参数和配置,还在于你骑着它时的心情。你会不会觉得,未来摩托车越来越智能,但同时也会不会变得没有灵魂?我有点矛盾,却又满腹期待。反正,就像我手里那辆老旧的车,虽然落了灰,但每次骑出来,总能让我找到那个感动的瞬间。
现在说这话,感觉自己又跑偏了。可实际上,今天的科技感也许就是为了那份非理性的纯粹追求吧。你怎么觉得?
全部评论 (0)